《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共包括11章内容,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部分包括第一章至第四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高等学校体育的地位、特点、任务、目标、行政法规,以及厦门大学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厦门大学公共体育的基本形式、厦门大学本科生体育课程教学规定等方面的内容;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的相关信息;第四章主要从生理、疾病、营养、中医体质、卫生、运动处方6个方面来阐述健康与运动的关系。实践部分包括第五章到第十一章,分别介绍了三大球类运动、小球类运动、操舞类运动、武术类运动、户外冒险、水上项目、体育养生这七大类运动项目,多达35门体育课程的概述、技战术或套路、竞赛规则、考核内容、评价标准等。
《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还新增了视频影像教学内容,为求更直观、更有效地教授学生各类运动的方法和技巧。扫描书中二维码,即能观看相关运动的真人演示。
大学体育课程的教材建设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建设内容之一。《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是为了适应高等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厦门大学双一流高校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提高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有关精神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有关规定,联合厦门大学医学院和附属翔安医院,结合我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而编写的。本书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加强“体医融合”,力求做到健身性与科学性、时尚性与民族性、教育性与实用性相结合,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与体育人文含量;同时,根据学校所处的地域特点和实际情况,力求做到选择性与实效性、发展性与多样性、地域性与文化性相结合,使课程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为学生的身体锻炼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
本书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高等学校体育的地位、特点、任务、目标、行政法规,以及厦门大学公共体育的基本形式、本科生体育课程教学规定、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的相关信息、健康与运动等;实践部分主要介绍了三大球类运动、小球类运动、操舞类运动、武术类运动、户外冒险、水上项目、体育养生这七大类运动项目,多达35门体育课程的概述、技战术或套路、竞赛规则、考核内容、评价标准等。针对实践部分,本版教材采用理论与视频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阅读完理论后可以扫对应动作的二维码观看分解、完整示范动作。直接视觉冲击加深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印象,从全方位的角度来提升学生参与运动的动力。这也是本教材修订的宗旨。
本教程由陈志伟、林致诚、林顺英主编,何元春、吴飞腾任副主编。全书共11章,由陈志伟和林顺英整理、统编。各章内容编写主要负责人员分别为:第一章至第三章理论部分由陈志伟和林顺英负责;第四章由厦门大学医学院、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和体育教学部的叶本兰、赵宏、朱丽冰、卜祥伟、王孝艳、孟蒙负责;第五章三大球类运动由莫菲、陈志辉、林顺英、柯惠芬负责;第六章小球类运动由刘婷、刘小龙、张建敏、林香菜、傅亮、陈文锋负责;第七章操舞类运动由唐文玲、赵秋爽、焦芳钱、邹红,冯菲、胡云霞、孟蒙负责;第八章武术类运动由曾秀端、胡立虹、杨广波、林晓群、李生负责;第九章户外冒险运动由黄力生、骆腾昆、谭江明、谈广言负责;第九章水上项目运动由翁兴和、黄桑波、林秋华、谈广言负责;第十一章体育养生由黄惠玲、杨广波负责。希望通过本教程的学习,能实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及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目标。
由于时代处于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之中,所以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不断地研究,在深入全面了解学生使用和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改进。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吸收与引用了一些其他教材的内容与资料,借鉴了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与不妥之处,真诚地欢迎广大师生、专家、学者、同行提出批评与建议,以便我们改正、提高。
本书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此表示感谢!
第一章 高等学校体育概述
第一节 高等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主要特点
第二节 高等学校体育的任务和目标
第三节 高等学校体育的行政法规
第二章 厦门大学公共体育的管理
第一节 厦门大学公共体育的基本形式
第二节 厦门大学本科生体育课程教学若干规定及要求
第三章 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第一节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说明
第二节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和测试方法
第三节 厦门大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理念与注意事项
第四节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表
第五节 申请免测的流程与申请表
第四章 健康与运动
第一节 生理与运动
第二节 疾病与健康
第三节 营养与健康
第四节 中医体质与运动
第五节 卫生与健康
第六节 运动处方与健康
第五章 三大球类运动
第一节 篮球
第二节 气排球
第三节 三边足球
第六章 小球类运动
第一节 网球
第二节 乒乓球
第三节 羽毛球
第四节 高尔夫球
第五节 英式橄榄球
第七章 操舞类运动
第一节 体育舞蹈
第二节 健美操
第三节 瑜伽
第四节 形体与形象塑造
第五节 啦啦操
第六节 健身健美
第七节 动感单车
第八节 排舞
第八章 武术类运动
第一节 太极拳
第二节 击剑
第三节 剑术
第四节 木兰扇
第五节 跆拳道
第六节 长拳
第七节 自卫防身
第九章 户外冒险运动
第一节 攀树运动
第二节 马拉松
第三节 攀岩运动
第四节 定向运动
第五节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
第十章 水上项目
第一节 游泳
第二节 潜水
第三节 帆船
第四节 皮划艇
第五节 赛艇
第十一章 体育养生
第一节 形意强身功
第二节 健身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