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城池》这本散文集中,作者亲历北京、荆州、西安、开封、青州、亳州、泉州、赣州、温州、徽州、松阳、农安等十二座各有特色的古城,以具有典型意义的史实人物、重大事件或重要建筑物为媒介,梳理其历史脉络,探索各自的文化基因。
序:一个人的攻城略地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在进入每一个陌生的城市前,我都会想起王阳明的这句话。他是在回答一位朋友的疑问。那天,他们入山游玩,边走边聊。对阳明提倡的“心外无物”,那位朋友一直有些不以为然,于是随手指着山岩间的一树野花,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并无意深究阳明的心学,我只是因为他们的对话而有了这种感觉:似乎眼前出现的所有一切,都是随着我目光流转而一点一点苏醒过来的。我甚至还想象过,未知的前方原本只是无边无涯的荒漠,而随着脚步声遥遥响起,山河、树木、屋宇、车辆,乃至人群,一一破土而出。很快,一个五彩而滚烫的世界在视线尽头向我鲜活地绽放了。
这种想象在穿过昏暗的隧道时尤为强烈,重新出现的强烈阳光总是会令我产生如幻觉般的不真实感。
的确,在此之前,那片土地,那座城池,对我而言,只是阅读时的一个枯槁符号,一个用冰冷数字标注着的遥远坐标。
正如岩中花树,自开自落,完全存在于我的轨道之外。
只是与阳明不同,未见此花时,我的心未能如他一般的寂静,而是日甚一日汹涌着,翻滚着,澎湃着,催促我走出书房,走向车站,去千里万里外,令那一株株原本与我无关的花树“一时明白起来”。
当然,花树在这里只是比喻。更确切地说,使我背起行囊的是一种如春草般放肆的野心:我要跃马扬鞭,去收获一片尽可能广阔的日不落疆域。
“我来到,我看见,我征服。”疾驰的火车上,我经常会不可抑制地反复默诵起凯撒的豪言,并因此把自己的远行,也当作一次又一次攻城略地的征战——虽然,我全部的军队只有我自己一个人,而且很多时候看上去还旅尘满面,疲惫不堪。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我知道,在个人感知的意义上,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将一帧漆黑的底片轻轻踩入显影水。所以我能走多远,属于我的世界便会延伸到多远;从此,身后的土地将永远与我血脉相连,时空共享。
于是,当我将旅行手册由上北下南的地图改换成沉重泛黄的史书——对于版图,在横向扩张的同时,我也在往纵向深挖——这一块块新收编土地上的时间也开始迅速逆流。
就在这穿越于前世今生的孤独行走中,坍塌的城墙重新竖立,朽烂的吊桥再次架起。
逝去的风景一米连着一米,一年接着一年,在眼前依次点亮。
郑骁锋,浙江永康人,1975年生。盛大文学首届全球写作大展历史类十强作者,已出版散文体中国通史《人间道》系列,文化散文集《眼底沧桑》《本草春秋》《逆旅千秋》等,并在台湾出版繁体版文集《落日苍茫》《本草春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人,中央电视台文史纪录片特约策划、撰稿人,作品有《一脉钱塘》《太湖画脉》《帝国的黎明》等。
001 / 序:一个人的攻城略地
001 / 朝天阙 北京·紫禁城
“溥仪先生,你今后是还打算做皇帝,还是要当个平民?”“我愿意从今天起就当个平民。”
023 / 走麦城 湖北·襄阳、荆州
关羽的挽歌,应该在十三年前,诸葛亮在襄阳与刘备兄弟三人初次相见时就已经唱响。或许还要更早……
049 / 大兴记 陕西·西安 江苏·扬州
次年五月,李渊登基为帝,立国号为唐,定都大兴。只是,他将城名改回了“长安”。
073 / 脚底东京 河南·开封
宋亡之后,历代开国之君在选择都城位置时,再没有人会想起开封。遗忘一座城市需要多久?
097 / 佛眼绀青 山东·青州
虔诚的祷祝,尽管已被岁月侵蚀得斑驳模糊,但还是能清晰地传达出来自千年前,来自血泊与火焰的绝望和希望。
117 / 花戏楼 安徽·亳州
最后的阵地已失,普天之下,已再也寻不出一座属于曹操的庙宇。还不如华佗,有间小小庵堂,木鱼声中,草木暗暗舒展,直到长成属于自己的寒热温凉、酸辛苦甘。
139 / 祈风之城 福建·泉州
一位农夫,通常情况下,对雨水的依赖远远大过风。而水手则正好与之相反。这种风雨之间的转变,很可能就是读懂泉州的一个关键。
163 / 龟背之城 江西·赣州
逍遥于泥淖,赣州城做不到,陶渊明的九江同样做不到。甚至,它们要比其他城市,遭遇更多的金戈铁马,更多的血雨腥风。
181 / 瓯海之城 浙江·温州
然而,在很多时候,这种另立山头的修行,也会成为一片土地的原罪。
203 / 出新安 安徽·徽州
他们的行囊通常都很简单,不外是几件换洗衣裳,几块充当干粮的米果,几两散碎银子,一根捆绑杂物的长绳——当然,山穷水尽时也可以用来吊死自己。
223 / 停摆江南 浙江·松阳
两次漂洗,两次沉淀。到了松阳,一爿江南终于铅华尽洗,素面朝天。越是本色,便越接近本真。
237 / 雪原之下 吉林·农安、白城、集安、珲春等
一层又一层,叠压着无数古国的遗蜕。这片土地的厚重,其实并不逊色于我所居住的江南。
263 /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