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材质厚重,较之诗歌、戏剧,它对细节的拿捏总是足斤足两。诗人与戏剧家所思的,是将时代浓缩,是千钧一发的那个千钧。但小说家呢,却要把生活打散,使它漫漶开来,飘忽上去。就像王安忆在《成长初始革命年》中所言:我们做的活计,堪称莫须有,好比《红楼梦》太虚幻境的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思想本来应该让存在更明晰,我们却相反,让世界变得模糊,暧昧,摇曳不定,仿佛物体在光影里的边缘,也许这就是我们的思想史。
而《成长初始革命年》就是一本这样的小说家思想漫游之书。它从革命年代写到二十一世纪,一路穿过绍兴、徐州、上海,飞跃维也纳、巴黎与美国西部,以不同时空的表达,敷衍故事、编排逻辑,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呈现思想的材质。
这本书不厚重,甚至有些散乱,但它足够轻,让你可以离开地面,回望时代。
一、一切从封面开始,带读者穿透雾霾,触摸历史的实体与肌理。
一切从封面开始。
王安忆在七十年代街头,猛一回首,定格成老照片,带着成长初始革命年特有的质感。我们于今日回看那段时光,两岸隔着浩荡长河,河面总是飘满雾霾,模糊而不确切。仿似当年的照片,放在抽屉里遗忘,渐趋褪色。
被时间磨损的老照片,如同失去光泽的金属,沦落成废铁。而文字工作者的使命,也许就是复活这块废铁,让其重新活跃起来,让这张老照片历史化,重现平面背后立体的世界;让我们能够伸手穿进这片雾霾,触摸那个年代的实体与肌理。而这实体与肌理,就是封面背后的文字。
二、 王安忆一个人的思想史: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从革命年代到二十一世纪,王安忆的写作生活离我们那么远又那么近。她用隽永的文字,流露情感,铺陈逻辑,诉说自己的生命理路。
写人、写物、敷衍故事、编排逻辑,张弛舒缓,大度有序,让读者在毫无防备中进入一个人与她正在进行中的思想史。
1. 见自己:*辑从个人经验出发,梳理自己的来路,那是成长的源头也是思想的源头。相比于后天的补足,这里是王安忆说王安忆,是*独特的所在,感性大于理性的自白。
2. 见天地:第二辑以他者的眼光审视自己,通过陈映真、陈思和以及少年时的同学董小苹,从思想和生活的不同领域出发,在时空的不同焦点上触碰历史,从而引起对自己、对中国、对时代的反思。这一部分着眼他者,其实说的还是自己,但格局已经大得多了,思想的成分开始大于感性。
3. 见众生:第三辑和第四辑,通过众生万物反观自己。但这时的自己和世界,已经是千帆过尽后的总清算。比起前两部分的迷茫与虚无,这部分充满观点和认识,理性占了完全的上风。第三辑以讲话的形式出现,包括演讲和对谈,用王安忆自己的话说,在文本以外的声音,可能*思想的外形。
王安忆,1954年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亲移居上海,文革期间赴安徽插队,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曾获茅盾文学奖,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最杰出的华文作家称号,2011年布克国际文学奖提名,2017年纽曼文学奖。
一个人的思想史(序)
辑一
茹家溇
成长初始革命年
魏庄
辑二
我的同学董小苹
重建象牙塔
英特耐雄纳尔
接近世纪初
辑三
两个69届初中生的即兴对话
中国和日本的未来
教育的意义
在同一时代中
相逢俄克拉荷马
辑四
音乐生活
朝圣
旅馆里发生了什么
祛魅时代的异象
人生烦恼识字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