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自身具备较高知名度和辨识度,且自带科普标签,又因《中国成语大会》跟成语文化达成强相关。该选题中,作者结合科普栏目经历新解成语,从科普 传统的角度来看,可谓前无古人。
2.作者十多年笔耕不辍,知识储备丰富,且又相关团队支撑,因而选题文本质量上乘,同时,作者用语新潮大胆,不乏幽默自嘲之处,笑料不断,并充分结合了主持《走近科学》的经历,使得文本阅读体验极佳。
3.文本考据严谨,引用必摘原文,附翻译,再以作者的理解跟进解释,既翔实可靠,又通俗易懂,是覆盖全年龄层读者,弘扬传统文化的优质选题。
4.作者媒体资源丰富,人缘和形象俱佳,后续营销具有天然优势;同事媒体界朋友自带粉丝流量,拟邀请马伯庸、张绍刚、撒贝宁、水均益、朱迅等名人寄语推荐。
绕不开,避不过,既传统,又好玩
马伯庸
张腾岳老师请我为他这本新书写个序,我夸下海口,说你这本既然是讲成语的,那我在序言里就偏偏一个成语不用,如此才能显出水平。
结果临到动笔之时,我才发现实在是举步维艰。很多话,不用成语几乎都不知该怎么表达,即使勉强用大白话写出来,行文也比用成语要赘冗得多,还容易辞不达意。比如前一句里的举步维艰、辞不达意,就是两句成语,绕不开,避不过。这让我不由得想起马季曾经有一段相声《成语新编》,里面马季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只有同甘共苦,才能够同心同德。两个成语一用,简洁明了地表达出了意思。唐杰忠问他如果不用成语怎么说,马季答:我们大家呀,只有有罪一块受,有福一块享。有了甜的大家一块分着吃,有了苦的谁也跑不了。谁也别藏,谁也别躲,谁也别争,谁也别抢,谁也别多,谁也别少,谁也别特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个心眼、一个劲头、一个目标、一个德性、一个模样……
这个包袱自然是有所夸张,可也确实能反应出来,成语对于中文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它能够用最少的字数,表达出最多的信息量,充分体现出了中文的简洁之美,可谓是言简意赅。
成语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这是因为几乎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典故。当我们说起这个成语时,绝非仅仅只是说那四个汉字,带出来的是隐藏在后头的种种故事。一说退避三舍,我们想的是晋文公的忍让和承诺;一说风声鹤唳,我们脑海里浮现的是淝水之战苻坚仓惶北逃的凄惨。讲洛阳纸贵,是夸赞对方有左思那样神妙的文笔;用破镜重圆,是祝福夫妻如乐昌公主与徐德言那样坚贞的爱情。
每一段典故,都带着一片传统文化的基因;每一个成语,都牵起一根国人与历史的命运丝线。实际上,我们正是靠不断运用成语来描绘生活,才得以潜移默化地传承下祖先的文化。
即使不提这些大道理,考究成语本身的进化过程,其实也是一件好玩的事。
比如纸上谈兵这句成语,我们都知道这是在讽刺赵括。但若仔细想想的话,赵括是战国时人,而纸到了汉代才被发明,他怎么能穿越时空在纸上谈兵呢?我仔细考证过这个问题,然后惊讶地发现,这句成语的出现,比想象中晚得多。要到元末明初,大儒刘如孙写的诗句里,才第一次出现了这个用法:鄂垣仅有湘南地,朝野犹夸纸上兵。 而这个成语一直到清朝中期,才和赵括发生联系,变成今天的样子。
再比如说,妇孺皆知这个成语,前身可追溯到《战国策》:今秦妇人、嬰儿皆言商君之法。,然后到了北宋时期,千古文人苏东坡给另外一位千古名臣司马光撰写行状,有这么一句:虽田父野老,皆号公司马相公,而妇人孺子,知其为君实也。 到了明代,这个词以妇孺知名为基础,发生了一些变化,演化出了妇孺咸知、妇孺亦知等变体,但内容用法已趋一致。如屠隆有诗曰:家声肩吕望,相度拟刘宽,妇孺咸知姓,蛮夷亦問安。 徐勃《笔精》:东坡赤壁赋古今传诵,即妇孺亦知之。 这几种用法,在清代齐头并进,都被人广泛使用,最终妇孺皆知得以杀出重围,修成正果。也就是说,妇孺皆知这个成语,雏形可溯至汉代,宋代苏东坡亲笔定下基调,经明朝演化,至晚清终于定型。
略举一二例子,从中可知成语和人一样,随着社会发展而成长。如果想要系统、全面地了解一下某些成语典故的来历,不妨翻开此书一观。若大家能观其来源,察其演变,洞其深意,他日运用起那些成语来,必然更加得心应手。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自然也就能更上一层楼了。
张腾岳,央视主持人,曾主持《走近科学》《10视之窗》《公众与科学》《百科探秘》《中国记忆中国文化遗产日》《我爱发明》《发明梦工场》。
2014年起,主持央视一套两届《中国成语大会》,以其诙谐风趣的主持风格,及运用自如的知识储备受到观众喜爱,并被选手们称为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