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再对话:东西方撞击与融合的新转向》从新比较、新语境以及新文本角度回顾东西方思想对话与再对话的历史进程,阐释其社会发展的作用,并揭示当前其面临的困境、危机与挑战,以及可能的机遇、复兴与发展。
《思想的再对话:东西方撞击与融合的新转向》分为四部分:第一编主要探讨东西方研究的方法、方法论和元方法论;第二编主要探讨当前有影响的三大文明观;第三编主要探讨多位西方大哲如何在华得以传播与影响,并构成“思想对话”;第四编主要探讨西方世界主义与中国传统的天下主义。
丁子江:美国普渡大学哲学博士,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哲学教授,原北美中国哲学家学会副会长,《东西方思想杂志》(Journal of East-West Thought)主编,《东西方研究学刊》主编,靠前东西方研究学会会长。
自序
引言 东西方思想对话的历史拐点
一 从“崇华派”与“恐华派”两个西方术语谈起
二 东西方思想对话的双向大格局:“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
三 东西方思想对话引领多元社会的发展
四 东西方思想对话的困境、危机与挑战
五 东西方思想对话的机遇、复兴与趋势
六 东西方思想对话中的全球观比较
编 东西方思想的对话:方法新论
章 东西方研究中的方法论与元方法论
一 概念化与操作化
二 主位取向与客位取向
三 研究设计与研究测量
四 分析单位与分析层次
五 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
六 文化抽样与对象抽样
七 多元跨越与纵横坐标
八 案例分析与模式创新
第二章 比较方法的再审思
一 比较方法的历史渊源
二 比较方法的概念界定
三 比较方法的学科运用
四 比较方法的分类形式
五 从比较主义到新多元比较主义
第三章 语境理论的再审思
一 语境理论的创立过程
二 语境理论的现实运用
第四章 跨文化语境中的东西方比较研究
一 文化自我反思的语境化
二 东西方研究中的语境化
第五章 东西方思想对话的三大语境差异
一 语境的本体性差异
二 语境的方法性差异
三 语境的伦理性差异
第六章 后现代语境中的东西方比较研究
一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界定
二 后现代丰义的思想取向
第二编 东西方思想的对话:三大创意文明观
第七章 福山乐观主义的“文明趋同论”
一 《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二 《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技术革命的后果》
三 《国家构建:21世纪的政府治理与世界秩序》
四 《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史前时代到法国大革命》
第八章 亨廷顿悲观主义的“文明冲突论”
一 亨廷顿的文明观
二 亨廷顿文明观所受到的批判与挑战
第九章 尼斯中间主义的“文明差异协调论”
一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别
二 对福山和亨廷顿的批判
第三编 东西方思想的对话:近现代欧美大哲在华传播与影响
第十章 走近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思想在华传播与影响
一 笛卡尔及其主要思想
二 笛卡尔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第十一章 思辨精神的东方化:康德和黑格尔思想在华传播与影响
一 康德和黑格尔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回顾
二 康德和黑格尔思想的独特性及其对中国的现实影响
第十二章 公共知识分子的伟大楷模:穆勒思想在华传播与影响
一 穆勒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回顾
二 穆勒及其思想的独特性
第十三章 东西方思想的直接对话:罗素和杜威思想在华传播与影响
一 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杜威化与罗素化
二 在东西方思想对话的历史语境中重温罗素
第十四章 新思潮的引领者:哈贝马斯思想在华传播与影响
一 哈贝马斯及其主要思想
二 哈贝马斯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编 东西方思想的对话:天下主义与世界主义
第十五章 西学东渐与中华传统天下主义
一 西方世界主义的历史回顾:从苏格拉底到哈贝马斯
二 中华传统世界主义的历史演变轨迹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