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哲学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徐远和、李甦平、周贵华、孙晶主编。该书共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现代”五卷,除“总序”、“附录”、“后记”外,各卷分南亚、西亚北非、东亚三编,又分印度哲学、古埃及·巴比伦·巴勒斯坦哲学、斯里兰卡等国哲学、阿拉伯伊斯兰哲学、中国哲学、朝鲜半岛哲学、日本哲学、越南哲学诸篇,共计126章,280多万字。其内容涵盖东方各个国家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哲学体系,囊括众多哲学思潮、学派、代表人物的哲学学说,全面地介绍和反映了从古代到现代的东方哲学的历史发展与整体面貌,从广度和深度上展现了东方哲学独特的思想性质与内容,是第一部全面反映我国哲学界*研究成果与最高学术水准的完整的东方哲学通史。
本册为《东方哲学史》(近古卷)。
前言
第一编 南亚
第一篇 印度哲学(10世纪至18世纪)
第一章 近古吠檀多哲学的发展
第一节 近古吠檀多哲学的代表哲学家
第二节 罗摩奴阁的制限不二论
第三节 摩陀婆的二元论
第二编 西亚北非
第二篇 阿拉伯伊斯兰哲学(13世纪至17世纪)
第二章 近古前期的伊斯兰哲学
第一节 近古前期的苏菲派哲学
第二节 伊本·阿拉比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 伊本·法里德与哲拉鲁丁·鲁米的哲学思想
第四节 其他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
第三章 阿拉伯社会哲学与历史哲学
第一节 阿拉伯人文科学的发展
第二节 伊本·赫勒敦与阿拉伯社会哲学、历史哲学的创立
第四章 阿拉伯逻辑学
第一节 阿拉伯逻辑学的创立与发展
第二节 阿拉伯哲学家与逻辑学
第五章 阿拉伯伦理学
第一节 阿拉伯伦理学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阿拉伯伊斯兰道德原则
第三节 阿拉伯伊斯兰的“两世吉祥”人生观
第三编 东亚
第三篇 中国哲学(10世纪至18世纪)
第六章 宋明新儒学概说
第一节 新儒学之名义
第二节 宋明新儒学兴起的先驱
第三节 宋明新儒学的流派划分
第七章 朱子之前新儒学的发展
第一节 新儒学的奠基
第二节 新儒学的流传
第八章 朱子对宋代新儒学的整合与朱子学的形成
第一节 朱子的理学建构
第二节 朱子学的形成
第九章 阳明学的兴起与流传
第一节 先声:陆象山与孟子学的再生
第二节 王阳明的良知学
第三节 阳明学的多元发展
第十章 新儒学的其他线索
第一节 象数学
第二节 事功之学
第三节 气学
第四节 刘宗周对晚明儒学的整合
第十一章 明清之际与新儒学的典范转移
第一节 黄宗羲:从心性到工夫
第二节 王夫之:从形上到惟器
第三节 颜元:从理学到古学
第四节 戴震:从超越到内在
第四篇 朝鲜半岛哲学(14世纪至17世纪)
第十二章 徐花潭的气哲学
第一节 “功用”之气学
第二节 “气数”之气学
第十三章 李退溪的性理哲学
第一节 理气不杂
第二节 理有动静
第三节 四端七情
第十四章 李栗谷的理气妙合哲学
第一节 “理气妙合”说
第二节 “理通气局”说
第三节 “人心道心”说
第十五章 宋浚吉的性理学
第一节 理气说
第二节 四端七情论
第三节 人心道心说
第十六章 宋时烈的“直”哲学
第一节 “直”的哲学
第二节 修养论
第十七章 朝鲜朝的阳明学
第一节 阳明学的传入和形成
第二节 郑霞谷的阳明学思想
第五篇 日本哲学(17世纪至19世纪)
第十八章 近世儒学
第一节 朱子学派
第二节 阳明学派
第三节 古学派
第四节 町人哲学
第五节 农民哲学
第十九章 近世神道
第一节 儒学神道
第二节 复古神道
第二十章 近世佛教
第一节 德川时代的佛教制度
第二节 佛教的世俗化和德川排佛论
第二十一章 近世西学与水户学
第一节 兰学
第二节 洋学
第三节 水户学
第六篇 越南哲学(10世纪至15世纪)
第二十二章 丁黎李陈时期的哲学
第一节 丁黎李陈时期和合思潮的兴起
第二节 丁黎李陈时期的佛教哲学
第三节 越南儒宗朱文安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