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哲学的角度对技术进行了多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对技术的本体论、社会历史哲学和元伦理学的研究,各个层面又包含了若干独特的分析视角,如本体论中关于技术的存在论视角、社会历史哲学中关于技术的社会形成视角、元伦理中关于技术的善恶及其实现方式选择的视角等,力求通过对这些基础性和前沿性问题的深入分析,来展示技术问题的哲学深度和广度。
肖峰,1956年生,重庆人,博士,现为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已出版专著《技术发展的社会形成》、《高技术时代的人文忧患》、《现代科技与社会》、《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科学精
总序
导言
第一篇 本体论视域中的技术
第一章 技术作为一种存在
一、存在(论)与本质(论)——技术本体论的两个维度
1.技术本体论的两个维度及其相互关联
2.区分两个维度的必要性
二、“技术存在”的若干问题
1.“技术的存在”意指什么?
2.技术如何成为存在?
3.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承认技术的存在?
4.什么情况下我们不承认技术的存在?
5.什么情况下我们说不准技术是否存在?
6.为什么要争取技术存在的“身份”?
三、技术的存在与非存在
1.技术的存在与存在感:一种人学的视野
2.技术的非存在感:一种人性的追求
3.现代技术与后现代技术:存在感的对比
第二章 技术作为一种实在
一、技术实在:概念、类型与复杂性
1.问题的提出
2.技术的实体实在与功能实在
3.技术实在的解释柔性
4.第二种技术实在及其与科学实在的关系
5.关于技艺的实在性
二、虚拟实在:技术实在的新境遇
1.作为一种“存在”的虚拟实在,究竟是一种什么存在?
2.作为一种实在的虚拟实在:对现实实在和意识现象的双重否定
3.从实在到实在感:两种实在感的区别
4.从虚拟实在到虚拟实在论:是强化还是弱化了实在论?
5.从虚拟实在本体论到认识论:是增强了还是降低了对实在的可知性?
6.从虚拟实在本体论和认识论到虚拟实在价值论:人愿不愿意成为一种虚拟实在?
三、关于“伪技术”
1.伪技术的界定
2.伪技术的主要类型
3.分析伪技术的意义
第三章 物化进程中的技术
第二篇 社会与历史哲学视域中的技术
第四章 社会形成中的技术——技术作为一种社会建构
第五章 历史中生成与演进的技术
第三篇 人学与元伦理视域中的技术
第六章 人文世界中的技术
第七章 从元伦理看技术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