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儿童哲学启蒙读物,是一位特别用心的爸爸写给儿子小笼包的哲学读本,这位爸爸通过与小笼包的日常相处而从儿童视角引申出一系列有趣而引人入胜的哲学思考。对小孩子进行哲学启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很考验写作水平,以及对儿童认知能力的理解,本书作者从日常生活切入,尝试用直白的话来理解一些问题,并增加了非常巨大的知识信息,引入许多有趣的真人真事、历史故事以及传统文化,如人类祖母露西、树上的椰子蟹、德黑兰的友善之墙等。因此,在哲理学习之余,本书也能为社会大众提供较好的基础写作素材,书中的哲学感悟课外小知识,也可作为小朋友们将来写作时有用的写作素材。
小笼包是我的儿子,所以原来这本书要取名《小笼包的哲学》,但又觉得这么取名是否有些刻板,故而做了改动。但这本书就是要写些与儿童有关的哲学,或者至少从儿童的视角引申出的哲学。其任务,则是要为儿童普及基础的哲学知识。
儿童有没有哲学,对此我们无需否认,但并不是说儿童懂得哲学,或者说他们能讲得出哲学的理论。我的意思是,儿童的生活中无处不充斥着哲学问题,且比起成年人,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哲学问题更易在儿童的生活中突显出来,或者这么说,正是小朋友的生活才启发了我们无数日用而不知的问题。
有一本书叫《哲学与幼童》,作者马修斯先生搜集了许多儿童的奇思怪想,在一位哲学教授的眼里,那些荒诞不经的想法足以突显出许多基础的哲学问题。比如六岁的蒂姆问道,我们怎么能知道一切不是一场梦呢?对于普通人来说,梦与现实当然不是问题,然而如何有效地判别梦与现实却是个哲学问题。又比如五岁的乔丹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他试图确定在他睡着的十几个小时内,时钟里短针确实只走了一圈,而不是趁他不注意时偷偷走了两圈。他不认为可以通过已经观察到的状态去推测未观察到的状态是可行的,事实上这已经涉及了归纳法的问题。诸如此类问题很多,马修斯从儿童无数的奇思怪想的困惑出发引申出这样一个结论,儿童是有哲学的,不能轻易加以否定。
我身边就有个例子,我的一个朋友说,她儿子的幼儿园老师会在每学期末给小朋友们写学期评语,有一次,大约评语里表扬的话比较多,于是她大声读给了儿子听。她儿子听到高兴处,说到:
长大以后我也要当幼儿园老师。
朋友说:行,那以后就叫你李老师吧!
可她儿子立马否定,说:不行,李老师已经有人叫了……叫我王老师。
朋友一时哑然。
这个小故事让我笑了很久,但细细思考,这里正有哲学。大人会很自然地认为,你姓李不姓王,所以姓李的人被叫做王老师就会很好笑。然而,姓李的人为什么就不能叫王老师呢?在好笑之余,当我们去追问一个为什么时,我们就会发现,这就是对名实关系的哲学思考了,这是个严肃的哲学命题。先秦的《公孙龙子》专门讨论了物与指的问题,那就是最早的思辨哲学。物即客观的物本身,指即其形色等给人的感官感受,这个感受和物本身是同一的,因此通过感官感受,人可以给物以确定的名称。但名称是主观感受赋予的,所以是虚的,与实在之物终究是有区别的,所以当人们专注于名称而把真切的实在之物置之不理时便会出问题。
其实,大人的世界里会有很多名实分离的问题,只是那些寓于问题的事件更为严肃、高级,大人们不会察觉,但有时却故意混淆。著名的案例,如秦二世时,赵高为了试探朝臣是否听话,于是在二世面前指鹿为马,明明是胡说八道,但大臣们却依旧附和肯定,无人敢说他错了,更没有人觉得这很好笑。用马之名命鹿之实,就好像称李某为王老师,后者是好笑的,而前者却是严肃的。因为名不正而言不顺,所以秦至二世注定灭亡。那么我们反过来想想,称李某为王老师果真是个笑话吗,非也,只是在小朋友的世界里,混淆了名实竟显得那么的生动可爱。
小笼包两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带他去逛运动用品商店,他对各种各样的运动器材都很新奇。突然,他看见了货架上的弓箭,这是我在给他讲后羿射日的故事时说过好几次的武器,第一次看见实物,他非常兴奋。他拿起比他个头高一半的弓箭,摸来摸去,当然他只是觉得好玩。这时候,有一个大约3岁的小男孩跑了过来,也许是觉得这么大的弓箭挺有意思,于是驻足看着小笼包。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小笼包的反应,他竟然对着我大声说:小哥哥抢东西啦!我简直不知所措,那个小男孩也显得不知所措。当然,我最终制止了小笼包。
两岁小朋友的心智已经发育到了自我中心的阶段,自私自利的反应并不奇怪,然而这里到底还是蕴含了一个很大的哲学问题,那就是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小哥哥到底有没有抢东西?如果那个小哥哥真的有拿小笼包手上弓箭的想法,是否该算是抢东西?如果算,那就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命题,知行合一了。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但凡人不行善那就是不知善,知善就必定会行善;但凡人产生了恶念那就是行恶了,所以要立刻制止恶念。这么说有道理吗?他又为什么不把善念看做是善行呢?有善念而无行善的条件怎么办呢?别人有无恶念我又如何判断呢?恶念善念又是从哪里来呢?这些都是知行哲学要讨论的问题。小笼包当然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的确可以从小朋友的言行中开发出来。
而且从小笼包的神反应中,我产生一个小想法,是否小朋友总是从恶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比如他们总是自我中心的,也不会伪装自己的自私,因此他们始终觉得别人有侵犯自己的想法,并直接认为侵犯的行动已经实施。所以,是不是可以进一步说知行合一本来就是人类的本能呢?
还有一次,是小笼包2岁半的时候,他拿着玩具锤子拼命地砸墙,我觉得是个教育的好机会,于是我佯装生气地训诫说,这样做会把墙砸疼的。我本以为他会很内疚,然后不再继续他的破坏行为。但令我没想到的是,他回答我说,我在修理墙,你看,上面有裂缝。哦,原来你在帮助它呀!我本能的答道,竟不再阻止他,而是接着说谢谢你,但你可以轻轻的修理。话说出来以后,我才意识到,我竟认可了他的行为。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孟子的那句话,君子可欺之以方,意思是君子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被欺骗。我之前不太能理解,为什么君子可以被欺骗。原来,这个某些情况指的是面对善的理由时。有的人做了坏事,却用善的理由搪塞,而君子却宁愿相信这个理由(当然必须在一定原则之内)。何以君子不识破他呢?小笼包的反应竟让我能够理解这句话了。
小笼包破坏墙壁的行为当然是错的,但他给出的理由是墙壁需要修理,因此他认为他的行为是合理的,这显然是强词夺理的欺骗。然而仔细想想,小笼包的理由不是善的吗?难道我要阻止他去做好事吗?因此,我反而感谢他修理的善行。我的本能反应,不正是可欺之以方嘛。当我不愿意拒绝一个善的名义,甚至因为呵护善念的可贵而称赞他时,不就是甘愿被欺骗吗?而且,我的甘愿被欺骗,不正体现了我也是善的吗?孟子讲君子可以被善的理由欺骗,正是出于呵护那种可贵的良知,即是他的良知也是我的良知。其实,要揭露所谓本质岂不容易?但比起呵护良知,揭露本质就显得太肤浅了。通过这件小事,我不得不感叹古代贤哲的用心良苦,而引导我深刻领会贤哲意图的,竟然是我和小朋友的交互。
名实问题也好,知行关系也好,道德哲学也好,都是正儿八经的哲学问题,直接去讨论那些问题,即使大人也觉得无聊。然而,小朋友的世界却是具体而鲜活的,无形中给了我们许多启示,有时候我想,小朋友不正是我们的思想助产士嘛。所以虽然这本书是我送给小笼包和他的小朋友们的,但在某个角度看,这本书也是给我自己的,是我尝试用直白的话来理解一些问题。或者再矫情些,在哲学的世界里,我们又何尝不是一个小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