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插花是重要的艺术形式,内涵深邃,绚丽迷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书分甲、乙两篇。甲篇花之情,介绍中国花文化与插花艺术的发展历史、用花风俗等。乙篇花之艺,介绍插花技巧,包括花器,斋花、堂花,花朵、花枝姿与形、情态,折枝、团花、供果、聚景等造型,文人、宫廷、青少年、佛式、道式插花的不同文化内涵,构图等。全书注重归纳传统插花造型技巧与内涵的多样性,彰显民族特色,反映传统插花艺术情境之美。
本书特点:深入发掘历代文史资料,对中国花文化与插花史、花器、花姿、花型、文化内涵、构图作了清晰描述,并收入大量插图,加上作者手绘的图解,以文配图,便于读者领会。
1.作者从事中国插花艺术研究将近20年,在多家插花机构及院校授课。
2.本书详细讲述了中国插花艺术的渊源流派、发展演化、对现代插花的影响以及应用,对插花艺术境界的提升有指导价值。
花,多么美丽,多么引人陶醉!
它的多彩花色,它的俊雅姿容,它的馥郁芳菲,都在吸引着人们去观赏,去亲近,并将它栽植于园苑、盆盎,插放于瓶篮,日日赏玩,从而产生了各种花卉艺术,插花即其中一项。
插花一词,本意是在发髻上插花枝。如唐代张泌《浣溪沙》词句:插花走马落残红,月明中。后又指在容器内插上花枝的艺术形式,延续至今。如南宋吴自牧《梦粱录》有插花一词,列为四种艺术之一。《全宋诗》收有一位叫谘的诗人的瓶胆插花时过蝶之句。目前,一般将插花与花艺这两个词并列使用,它们是不同的概念。花艺多指装饰用花,更为实用化。传统插花,或者说古典插花,专指中国古代形成、流传至今的传统形式之插花。
中国人普遍爱花。插花,用以美化生活,陶冶情操,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达到精妙的审美高度。经过千百年的不懈努力,插花成为与盆景、书法、绘画等并列的一种艺术形式。我们窥其堂奥,汲取灵机,可获得无限清趣,更可使中华花文化不断绽放新颖佳蕊。
学习中国传统插花,应了解其花器、造型技巧、传统的花卉种植、观赏知识,还要了解花卉文学、艺术,了解一年四季祖国大地上盛开的种种花木的绚丽形态、寓含意蕴,大概知晓中国花文化面貌,在插制时传达出民族的代表性花语、深远文化内涵。
笔者从小爱花。幼时,祖母等长辈都喜欢插花。耳濡目染,受民间插花熏陶,心中萌生了研学插花艺术的因缘。1995年开始动笔撰写此书,搜集资料,习袁宏道《瓶史》等经典,向师长请教,历经八载,屡易其稿,2002年交稿,初版于2003年。
转眼多年过去,念兹在兹、魂牵梦绕的还是瓶篮中花。笔者留心插花史迹,流连于图书馆、书店,阅考古著作,搜花经画谱,阅读更广,对传统插花的认识更深一层。非敢言学而不厌,然而时光如水,也该有所长进。
今日传统插花已在王莲英、秦魁杰教授等名师努力下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赞为文化珍奇、国宝、国华,更受瞩目,爱好者、传习者更多。本书也蒙大家提及,认为有参考价值,在书店里却难买到了。再版本书,亦是佳事。但回头看,书中亦有缺失、错误之处。为回报师友,自2018年10月搜集资料,增订此书。至2018年5月完稿,得以告成。至此,23年光阴已过。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内容宏大,有约三千多年传承的历史源流,是优美的文化。深入学习,即可破除中国插花理论不如外国详细丰富之偏见。
正因为内容浩瀚,实在不易学习。对之进行考察、梳理,形成理论与造型体系,是复杂的文化大工程。对于插花意境、剪裁、造型构图等,历代前贤又多述而不作,或吟诗作画以记,或三言两语便止,多靠后来者琢磨。是以初学者往往惘然,有茫无头绪之感,大勇亦不例外。若想深明究竟,确实困难。
传统插花代表着民族文化的底蕴,诚堪宝贵,任何花艺体系也难以取代,再难我们也应继承弘扬,为吾国文化增光,有益于当今精神文明建设。大勇一直在思考,如何勾勒出中国传统插花的基本面貌?其造型、内涵如何加以介绍?《瓶史》所述插花之晓夕喜愁梦醒如何继承?即以本书所叙作为初步答案。
本书是专门讲述中国花文化、传统插花艺术造型及文化内涵与技巧的一部普及读物,分甲、乙两篇。
甲篇为花之情:中国传统插花起源及演进,主要介绍中国古代花卉栽培与引种简史的发展;花卉文化的起源与延伸,包括花卉文化中厚重的哲学、美学思想,花卉文学的历代美境,花卉绘画、工艺类美术,花卉音乐歌舞等;中国插花的发展历史源流。
乙篇为花之艺:中国传统插花技艺。介绍了中国传统插花的分类、用途,包括:花器的种类;堂花、斋花;花朵、花枝姿与形;插花之情态;主客使三枝插制,直立、倾斜、下垂、悬崖四态;折枝、团花、供果、聚景等造型;宫廷、文人、民间、青少年、佛、道等特定人群插花艺术风格;特定文化内涵的蕴含;插花布局构图等。
全书归纳传统插花多姿多彩的美:守一(天地之中)、正反阴阳两仪(含十七态)、堂斋二花、三主花、花枝姿态四种、花脚插法四种、高下合插法五种、五型、六式、花枝八景、堂花八景、三才、五行、八卦九宫十方布局、十器(又有八异形器)、花枝情态十种、花材十二枝,加上艺术构思、意境,四季花材与相配、九色、配色法十六种、整顿法等运用,总结了传统插花主要造型体系。造型融合花器、花材、技巧、清赏,显现传统插花文化的内涵、艺境,含蕴更深。
笔者浏览书本古物,向师长们学习,认真研修多年,非曰能之,愿学焉!所知尚浅,却仍不揣冒昧,撰成此书,散论种种有趣常识,愿使读者可以轻松读去,满心欣愉,如散步于香花苑中。故而文字力避高深,有如漫谈,聊供参酌。若是读者从中对传统之美有所认知,进而借鉴、运用、发展,作品既传统又表达个性的色彩,便是笔者最大的欣慰。
本书为笔者研习、叙述传统插花第一阶段的成果。日后当继续第二阶段的研习、叙述,进一步叙述花卉名种、诗文内涵、观赏法、四季花材作主花详法等。又以彩图本胪列中国传统插花基本造型、内涵、技巧等理论体系,一目了然,便于阅习、授课。学习者循序渐进,在继承的基础上出新,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果。
这些尚待进一步努力。
在写作本书初版时,书稿曾呈插花名师、中国林业大学王莲英教授审阅。王教授认真阅读,提出了宝贵的批评意见,认为插花分类宜脉络清晰,应将特定人群形成的艺术风格与插花主题分开描述;将传统插花与花艺分清;不必堆砌材料,应归纳分类,描写具体技法;也不必去求全、求综合性,只讲述传统。笔者听取建议,又将书稿细心修改一遍,使得书稿之错误得到改正,不足得以弥补。在此,谨向王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
原北京鲁迅文学院院长雷抒雁先生于百忙中欣然为本书作序,文字华美,从花卉与文化结合、花卉与人的关系等角度加以评论,阐述了花卉对人们所起的净化心灵的作用,正是中华花卉文化之主旨。序中为提携后学,对本书颇加勉励之词。知感之情,至今郁于笔者心中。
原《中国花卉报》副总编、东方文化馆张穆舒先生曾在本书初版时逐字逐句加以校审阅读,所付劳动极大,使作者备受鼓舞。
王莲英教授、秦魁杰教授主编的《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中国古典插花名著名品赏析》,蔡仲娟教授的《艺术插花指南》,蔡俊清老师的《插花图说》等多部花书,笔者皆据以参考。
中国台湾黄永川先生对中国插花历史很有研究,书中亦引述黄先生《中国插花史研究》等大著阐发的史实。中国台湾出版之《瓶盆风华明清花器特展》一书与各种绘画、瓷器图录,亦有所参考。
张朋川老师《甘肃民间美术探源》、扬之水老师《终朝采蓝》《宋代花瓶》等佳作,是研究中国花文化、插花历史的重要篇章,书中亦加征引。又得雷鸣霞、陈晴、李红春老师向笔者提供了多件古代插花照片资料。又参阅多位老师的文献资料。
在此,谨向诸位师长叙鸣谢之意!
书中附插花古画及一些图片,作为必要的插图,使读者能直观地理解,在此向图片作者致谢。个别插图因辗转转载,难以注明作者,甚是抱歉,还盼识者见告,方可补入。
此次增订,对传统插花理解更深入一些,得以改正个别错误,补充许多插图、文字,以便观览。初版引用有花艺家之插花照片,初衷也是为了介绍原作。因涉及版权,今皆不用。谨致谢意。
虽经订正,本书舛错必还多有。
要之,本书实亦一家之言,非是不刊之论。所谓各抒己见,不违夫子之教。何所望焉?望发扬传统,略尽绵薄之力而已。愿贤达不吝赐教,恰为至盼。
马大勇
2018年5月记于南宁市宾州
马大勇,1976年生,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人,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文联,作家,南宁市作协会员。2000年于北京鲁迅文学院作家班毕业。主要从事中国文化普及读物的写作,出版有讲述中国节日民俗、插花、雕塑、衣冠礼仪、女子发型发饰的多本书籍。
自幼受民间插花的熏陶,从1995年开始学习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曾得到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原会长、北京林业大学博导王莲英教授的指点,2003年出版《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情境漫谈》一书,受到读者欢迎。另外在《中国花卉盆景》、《中国之韵》、《中华遗产》、《厦门航空》、《钱江晚报》等报刊上发表多篇介绍中国传统插花的文章。
甲篇 花之情
中国传统插花起源及演进
002 甲篇综述
003 第一章 原始至先秦时期:花卉文化与插花的诞生阶段
003 第一节 原始至先秦时期的花卉栽培
006 第二节 花卉文化的形成
014 第三节 插花的肇始时期
017 第二章 汉魏六朝时期:花卉文化与插花的发展阶段
017 第一节 汉魏六朝时期的花卉栽培
020 第二节 汉魏六朝的花卉文化
022 第三节 汉魏六朝时的插花
031 第三章 隋唐五代时期:花卉文化与插花的兴盛阶段
031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花卉栽培
034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花卉文化
037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的插花
048 第四章 宋元时期:花卉文化与插花的普及阶段
048 第一节 宋元时期的花卉栽培
051 第二节 宋元时期的花卉文化
054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插花
068 第五章 明清时期:花卉文化与插花的繁荣阶段
069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花卉栽培
075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花卉文化
079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插花
106 第六章 清末至民国:花卉文化与插花的停滞阶段
106 第一节 清末至民国的花卉栽培
107 第二节 清末至民国的花卉文化
109 第三节 清末至民国的插花
乙篇 花之艺
中国传统插花技艺
116 乙篇综述
117 第一章 中国传统插花的基本插制方法
117 第一节 中国插花以花器分类
141 第二节 花与枝阴阳姿形
148 第三节 花枝山水天时八景
179 第四节 花与枝之情态
187 第五节 花与枝主客使之名称
193 第六节 中国插花的五大类型及其造型
197 第七节 折枝型花
261 第八节 团花型花
288 第九节 斋花、堂花造型内涵概说
331 第十节 聚景型花
361 第十一节 供果型花
371 第十二节 自由型花
385 第二章 中国传统插花的人文内涵
385 第一节 中国插花按文化内涵分类
394 第二节 吉庆式花
420 第三节 高韵式花
450 第四节 爱思式花
467 第五节 佛式花
483 第六节 道式花
495 第七节 新异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