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口述史记录了40个普通农民工40年来的经历、感受,采访记录者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师生,记录对象为在东中西部选取的40位农民工。记录者深入各地,耗时4年,完成上百篇采访,精选40篇汇编成本书。这些来自底层的口述展示了不同的个体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复杂生活和奋斗轨迹。他们不仅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同时也是默默的推动者,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构成改革开放*坚实的力量。
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宏大叙事中,我们需要聆听来自底层的卑微的声音。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我们编写这本书,是想向这个两亿七千万的人群致敬。
是想提醒大家,在欢庆四十年伟大成就的时候,不要忘记他们。
是想告诉大家,这个为中国崛起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群,还有很多困难,很多诉求。四十年后再出发,我们要共同努力,解决他们的困难,回应他们的诉求。
是想请大家读读农民工的故事,这是四十年来,人间*丰富、*真实、*悲壮的故事。
是想请所有的城里人、中国人,善待他们!
序
王卫民
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数以亿计的劳动力大流动。
贫穷使农民毅然决然离开家园和土地,到城市打工讨生活。他们凭一把力气、一身汗水,包揽了城里最脏、最累的活,支撑起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制造业,创造出数量最多的廉价商品供全世界的人享用。
世界上没有哪个群体像中国农民工那样,每天干十几个小时的活,拿最微薄的报酬,住最简陋的工棚,从来没有节假日,不讲任何待遇和条件。
到国外就会发现,欧美人的工作时间越来越短,强度越来越低,收入增长很慢,但他们的日子过得很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制造支撑了他们的消费。世界为中国农民工提供了出卖力气的机会,中国老百姓为世界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如果真存在美国人所谓的便车,那拉车的一定是中国的农民工,其他人只是坐车而已。
中国崛起的奥秘并不复杂,就是我们在全球合作竞争中的低成本优势。这个低成本主要是农民工的低收入和低福利。在我们付出的发展代价中,农民工付出的最多。他们常年不能见着妻儿,不能照料老人,像浮萍一样在城市间飘荡。
中国的崛起印证了那句老话:有付出就有收获。
中国农民工雄辩地说明:劳动创造财富。
四十年中,我见过最温馨的画面,是掌灯时分,农民工拎着大包小包回家后,孩子的欢笑,妻子的娇羞。
四十年中,最使我欣慰的事情,是春节之后,工厂的大轿车在乡间迎请工人。而很长时期,出门找工作是需要到处求人的。
四十年中,我最不能忘记的,是有一天下班后,一群疲惫至极的农民工,躺在大门外的草丛中,嚼着干冷的馒头,之后,他们还要奔往附近的工地。
中国为什么快速发展,看看农民工就知道了。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一个人只有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社会里,才有意义。
农民工在城市几十年、几代人,从来就没有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社会。他们永远都是外地来的乡下人。蒙尘的脸庞、疲惫的身影、脏兮兮的编织袋是他们的标配。艰苦尚可忍受,但公交车、地铁上一些人的白眼最令他们难过。
每年春节,几乎半个中国的人都在回家的途中。这其中的农民工最为执着。他们在火车站日夜排队买车票,在广场上的寒风中等候回家的钟声。最为壮观的,是风雪中的摩托车队,他们载着妻儿,载着给亲戚朋友的礼物,千里迢迢奔向回家的路。
千辛万苦回家,是为了家乡,为了亲情,但更重要的,是要回到他们熟悉的社会,感受生活的意义。每年春节,他们随意挥洒汗水跌八瓣挣来的钱,穿着崭新的衣服,提着年货东家进西家出,抽着与他们身份很不匹配的高档香烟。这一切,都是为了意义,为了尊严。而还有什么,能比生活的意义和尊严更重要的呢?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每个人都怀了自己的心思,怀了意义和尊严。每个人都有值得书写和品读的心路,即使卑微如农民工。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我们编写这本书,是想向这个两亿七千万的人群致敬。
是想提醒大家,在欢庆四十年伟大成就的时候,不要忘记他们。
是想告诉大家,这个为中国崛起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群,还有很多困难,很多诉求。四十年后再出发,我们要共同努力,解决他们的困难,回应他们的诉求。
是想请大家读读农民工的故事,这是四十年来,人间最丰富、最真实、最悲壮的故事。
是想请所有的城里人、中国人,善待他们!
2018年12月8日
主编王卫民,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学历。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党组成员。
副主编卢晖临,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副主编彭涛,系国务院参事室工作人员。
主要采访者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