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和掌握玉米高产与养分高效的理论基础,是实现玉米高产和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前提。《玉米高产与养分高效的理论基础》汇集了作者李春俭10多年来在玉米高产和养分高效利用方面的植株形态、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及研究生培养所取得的新成果,分析了玉米高产与养分高效的影响因素,论述了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养分吸收规律、植株冠根关系、吐丝后光合产物运输和养分吸收与分配、根系生长分布与土壤速效养分的关系、根系对氮磷胁迫的适应性反应及根系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玉米高产与养分高效的理论基础》可供植物营养学、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确保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及农业生产结构性调整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长期以来面临着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难以协同的问题。在集约化农业生产中,大量投入化肥尽管保障了粮食高产,但同时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降低了肥料利用率,并提高了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
优良品种选育及相匹配的种植密度是玉米高产的关键。要实现养分高效利用,仅仅控制养分投入总量是不够的,必须了解和掌握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养分吸收规律,实现养分在供应与需求二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匹配。尽管根系直接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养分,但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量由地上部决定,并且地上部对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调控机制不同。根系生长不仅受养分供应量的影响,也能对养分在土壤空间中的分布差异做出响应。由于养分在土壤中分布的异质性,即使在充足甚至过量施肥的条件下,也会有部分根系生长在养分缺乏的环境中,根系能够对异质性分布的土壤养分做出形态和生理适应性反应。土壤微生物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根系生长及土壤养分的有效性。由于遗传的差异性,会导致同一植株上不同类型根系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明显不同。玉米籽粒中的光合产物主要来自吐丝后叶片的光合作用,而籽粒中的矿质养分则有很大一部分是吐丝前吸收并储存在营养器官、吐丝后通过活化和再转移而来。营养器官中的养分转移速率不仅影响籽粒中的养分含量,也决定着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根系的吸收活性。即使是绿熟型玉米品种,叶片持绿也是以充足的养分供应为前提的,缺氮导致营养器官中的养分提前转移,叶片和根系提前衰老。与适量施肥条件下的高产相比,为维持甚至延长叶片绿色为目的的过量施肥不仅不能提高产量,反而会降低养分利用效率。这些研究成果与我国近期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农业生产化肥零增长计划相契合,并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作者的研究团队在上述方面连续十多年开展了持续性创新性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多个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了数十篇相关研究论文,并培养了数十名硕士和博士。本书内容即是对上述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和提炼。研究期间得到了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群体项目的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共分7章,由李春俭负责全书的组稿和统稿。编写分工具体如下:第1章由李春俭、彭云峰、于鹏、宁鹏、严云和王超编写,李春俭负责串稿。第2章由彭云峰、马玮、牛君仿和尚爱新编写,彭云峰负责串稿。第3章由闫慧峰、牛君仿、廖成松、宁鹏、李学贤、彭正萍和许良政编写,闫慧峰负责串稿。第4章由宁鹏、廖成松、李学贤、彭云峰、王超和李飒编写,宁鹏负责串稿。第5章由周亚平、彭云峰、宁鹏和马玮编写,于鹏负责串稿。第6章由刘海涛、于鹏、张瑜和彭云峰编写,刘海涛负责串稿。第7章由王超和于鹏编写,于鹏负责串稿。
本书的出版,希望能够对植物营养学、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的科技工作者有所启发和帮助,以推动我国的玉米生产事业更好发展。尽管作者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尽了最大努力,但难免在内容、图表和文字方面有欠妥之处,敬请读者原谅。
李春俭,男,1957年生。1993年获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博士学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硕士研究生课程高级植物营养学和高级植物生理学。研究方向为植物营养生理,根系形态、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根际养分转化与高效利用等。在烤烟及玉米养分高效利用和品质提升方面工作多年。主持两项973项目课题及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自然科学奖和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主编中英文著作5本,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第1章 玉米高产与养分高效的影响因素
1.1 品种更替
1.1.1 地上部变化
1.1.2 根系变化
1.1.3 国内外玉米品种根冠比及根系大小比较
1.2 种植密度
1.2.1 种植密度对群体产量的影响
1.2.2 种植密度对个体生长的影响
1.3 氮肥施用
1.3.1 不同供氮水平对产量的影响
1.3.2 植株和土壤临界氮浓度
1.4 磷肥施用
参考文献
第2章 玉米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规律
2.1 地上部生长发育规律
2.1.1 干物质累积和叶面积变化
2.1.2 地上部养分累积变化
2.2 根系生长发育规律
2.2.1 节根发生及根长的变化规律
2.2.2 地上部与根系发生的同步性
2.2.3 根系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
2.2.4 轴根与侧根及根系的更新
2.3 玉米根分泌蛋白质组
2.3.1 玉米根系分泌蛋白质组鉴定
2.3.2 玉米根系分泌蛋白质组功能分类
2.3.3 玉米根系分泌蛋白代谢组分析
2.3.4 玉米根系分泌蛋白质组与拟南芥、油菜和豌豆根系分泌蛋白质组比较
2.3.5 玉米根系分泌蛋白质组结构分析
2.3.6 玉米根系分泌蛋白参与糖代谢及细胞壁功能
2.3.7 玉米根系分泌蛋白中抑制活性氧功能的蛋白
2.3.8 玉米根系分泌的抗胁迫蛋白
2.3.9 与植物养分吸收相关的蛋白
参考文献
第3章 玉米冠根关系
3.1 地上部对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3.1.1 叶片在玉米生长和氮素吸收中的作用
3.1.2 雌穗对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3.2 根系对地上部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3.2.1 限根对地上部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3.2.2 节根对地上部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3.3 冠根间氮素循环
3.3.1 植物生长和氮素吸收
3.3.2 蒸腾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3.3.3 氮素在体内的分配和循环
3.4 冠根间磷素循环
3.5 木质部汁液蛋白组
参考文献
第4章 吐丝后光合产物运输和养分吸收与分配
4.1 氮对玉米花粉和雌穗发育的影响
4.1.1 低氮导致玉米花粉萌发率下降
4.1.2 低氮使花粉母细胞四分体中微核数量增加导致花粉萌发率下降
4.1.3 氮对玉米雌穗发育的重要作用
4.1.4 不同供氮水平对玉米抽雄前幼穗中蛋白质累积的影响
4.1.5 不同供氮水平对幼穗发育的多种代谢途径影响
4.1.6 不同供氮水平引发的植物一般性胁迫响应机制
4.1.7 不同供氮水平对玉米抽雄前幼穗中激素代谢、穗发育及碳/氮代谢的影响
4.2 吐丝后光合作用及同化产物向籽粒运输
4.2.1 吐丝后叶片光合作用的昼夜变化
4.2.2 吐丝后叶片碳水化合物积累的昼夜变化
4.2.3 缺氮对叶片中光合产物向淀粉和蔗糖分配及代谢的影响
4.2.4 缺氮对叶片中蔗糖输出的影响
4.2.5 雌穗中碳水化合物的累积规律
4.2.6 茎注射蔗糖对缺氮玉米叶片与雌穗中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4.3 吐丝后光合产物和养分的累积与分配
4.3.1 吐丝后光合产物的累积与分配
4.3.2 吐丝后氮磷钾养分的累积与分配
4.4 吐丝后氮素向籽粒运输
4.4.1 吐丝后叶片衰老与氮素转移
4.4.2 吐丝后叶片中的主要含氮化合物变化
4.4.3 玉米吐丝后不同时间氮素吸收与转移
4.4.4 氮素由穗轴向籽粒转运
4.5 吐丝后磷向籽粒运输
4.5.1 吐丝后营养器官中磷的再转移
4.5.2 玉米籽粒中磷的累积
参考文献
第5章 玉米根系生长分布与土壤速效养分的关系
5.1 田间根系研究方法
5.2 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变化
5.2.1 土壤中速效养分的测定方法
5.2.2 土壤浸提液与抽提液中速效氮磷钾浓度比较
5.3 地上部氮磷钾累积与根际养分耗竭
5.3.1 玉米地上部氮磷钾累积规律
5.3.2 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氮磷钾浓度的动态变化
5.4 不同年代玉米根系空间分布差异与养分吸收的关系
5.4.1 不同年代玉米根系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差异
5.4.2 玉米根系空间分布与土壤氮磷钾速效养分分布的关系
5.5 玉米根鞘形成与功能
5.5.1 植物根鞘的生理功能及生态意义
5.5.2 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形成根鞘的普遍性
5.5.3 根鞘形成的可能机理
5.5.4 玉米生育期内根鞘的形成规律
5.5.5 玉米不同轮次节根的根鞘、根际和原土体土壤中无机氮浓度和微量元素浓度
5.5.6 根鞘形成对土壤粒径分布和pH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6章 玉米根系对氮磷缺乏的适应性反应
6.1 根系皮层空腔形成
6.2 田间不同供氮水平对玉米根系根长和分布的影响
6.3 玉米根系对硝态氮非均匀分布的响应
6.3.1 玉米根系在生育后期仍然可以响应非均匀分布的硝酸盐
6.3.2 不同根系类型响应非均匀分布硝酸盐的形态可塑性差异
6.3.3 局部高浓度硝酸盐诱导玉米吐丝期节根上侧根起始的生理及分子机制
6.3.4 局部高浓度硝酸盐诱导玉米不同类型根系侧根起始机制的差异
6.4 根系对缺磷的形态和生理响应
6.4.1 玉米和豆科植物根系对缺磷的形态响应
6.4.2 玉米根系对缺磷的生理响应
参考文献
第7章 根系与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
7.1 丛枝菌根真菌对侧根起始的影响
7.2 田间菌根真菌对玉米根系的侵染及受土层的影响
7.3 根系转录组与根中的真菌群落结构
7.4 土壤微生物对玉米生长及根系转录组的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