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人类学视野中羌族民间文化研究》以羌族“民俗亨象与族群生活”为对象,既从民俗事象透视族群生活,又从族群生活解读民俗事象;既涉及民俗符号在族群表达中的运用,又涉及族群意识在民俗符号中的积淀;既考察族群表达中显露的民俗信息,又考察民俗呈现中传递的族群意识。研究方法上,将理论阐释与田野考察结合、口述材料与书面文献结合、过去历史与今日现实结合、个案审视与整体观照结合。研究途径包括文献查阅和田野走访等,尤其注重文化人类学所倡导的跨学科理念、知识及方法的运用。《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人类学视野中羌族民间文化研究》研究既从民俗事象看族群表达又从族群表达看民俗事象,内容包括先祖敬奉、女神传说、白石象征、圣树崇拜、古老经典、仪式戏剧、民族歌舞、民艺符号、民居建筑、节日文化等十多个子题,涉及的学术话题有口头传统、神话母题、民间信仰、族群意识、集体记忆、地方知识、文化遗产、文化展演等。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四川是中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重要省份。《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人类学视野中羌族民间文化研究》通过对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的双向观照,力求从民间文化角度对羌族这一族群个案进行深入发掘和学术阐释,以推进对多民族中国文化的认识和把握,并且为本土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提供有现实意义的学术参考。
在多民族共同生活的中国,青藏高原东南缘、川西北岷江及涪江上游,如今是羌族的主要聚居地。羌人有语言无文字,2008年突如其来的“5.12”大地震使众多羌民遇难的同时也使羌族文化遭到“毁灭性的打击”①,损失惨重,令人痛心。作为“地方性知识”,羌族有丰富的口述传统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关注和认真研究。在此以口头为传播渠道、以民间为存活场域的文化遗产中,积淀着羌人的历史,结晶着羌人的信仰,凝聚着羌人的情感,寄寓着羌人的生命。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心动,引我们神往,也令我们敬重。
20世纪80年代,童恩正从考古学角度曾提出“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观点,他通过分析中国从东北到西南至青藏的器物、墓葬、建筑遗迹等考古材料,发现在此区域存在诸多很难用“耦合”来解释的明显相似的文化因素,认为从新石器时代到铜器时代在我国东北沿蒙古高原至西南存在这样一条构成华夏边缘的地带,对之的研究能增进我们对古代边地民族之间关系的理解②。在此文化传播带上,从中国西北到西南的一段正是费孝通所提出的“藏彝走廊”的地理范围,对此蜀中学者李绍明在文章中亦多有阐释①。“藏彝走廊”是费孝通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提出并屡加强调的,到2011年又有“藏羌彝走廊”概念出现并渐为今人沿用②。总的说来,无论“半月形文化传播带”还是“藏彝走廊”乃至“藏羌彝走廊”,都不可忽视对族源古老的“羌”的研究,这在目前学界是有共识的。
关于羌族文化,长期以来人们在田野材料搜集、有关学科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民国时期陶然士、葛维汉、黎光明、胡鉴民、庄学本、马长寿等国内外学者的调查及著作,是学界熟悉的。新中国成立后的书籍,有20世纪十大文艺集成志书以及《羌族史》《羌族源流探索》《羌族社会历史调查》《羌语简志》《羌族文学史》《羌族民间故事集》《羌族民间叙事诗》《羌族释比文化探秘》《中国原始宗教资料丛编·羌族卷》,还有21世纪以及“5·12”地震后出版的《羌族词典》《羌族习惯法》《羌族释比经典》《羌族口头遗产集成》《羌族释比文化研究》《羌族教育发展史》《中国羌族二声部民歌研究》《川西北藏族羌族社会调查》《民主改革与四川羌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濒危羌文化》《川西北羌藏民俗文化图集》《羌族文化传承人纪实录》等。
研究中国西部民族迁徙走廊上源远流长的羌族文化,除了实证性描述也需要理论性阐释,除了局部对象考察也需要整体学术透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实事求是地讲,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人们在这两方面所下功夫并不均衡,薄弱方面期待更多关注和投入。当今也有《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这样的著作为学界所熟悉,其在运用人类学理论及方法研究羌人的“历史心性”等方面别具眼光,给人启示。关于该书用力点,如作者在大陆版序中所言:“本书更大的研究企图是透过羌族之历史,说明华夏(自觉的)西部族群边界变迁,以及如何贡献于近代中华民族之形成。”
李祥林,男,1957年生于成都,四川大学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治学涉及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戏剧学与文艺美学,主要著作有《神话·民俗·性别·美学——中国文化的多面考察与深层识读》(2015)《城镇村寨和民俗符号——羌文化走访笔记》(2014)《中国戏曲的多维审视和当代思考》(2010)《戏曲文化中的性别研究与原型分析》(2006)等。
前言
第一章 白石象征与族群代码
第一节 族群识别的重要标志
第二节 族群信仰的象征表达
第三节 族群身份的婉转叙事
第二章 圣树崇拜与传统习俗
第一节 祭神仪式及民间习俗
第二节 圣树崇拜与神话传说
第三节 生存环境和周边观照
第三章 地震唤犬与古老信仰
第一节 从释比地震唤犬说起
第二节 中华犬信仰历史考察
第三节 羌民的灵犬信仰管窥
第四章 民间禁忌与生态意识
第一节 年货节的野味及其他
第二节 古老故事和民间禁忌
第三节 “小传统”作用不小
第五章 女神故事与集体记忆
第一节 救苦救难的伟大女神
第二节 来自天宫的尔玛祖先
第三节 相关传说及民情风俗
第六章 先祖敬奉与华夏认同
第一节 大禹崇拜和地方知识
第二节 口头遗产及多样表达
第三节 族群叙事与华夏认同
第七章 族群表述与文化寻根
第一节 羌城神庙及根基寻求
第二节 认同选择与历史追述
第三节 文明意识和文字想象
第八章 释比名实及生存现状
第一节 称释比为端公之辨析
第二节 释比之名的词语考察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羌释比
第九章 皮鼓传说及超凡底蕴
第一节 从圣到俗的羊皮鼓舞
第二节 羊皮鼓制作用材探秘
第三节 羊皮鼓来历故事透视
第十章 神奇经典与文化遗产
第一节 羌人的“百科全”
第二节 奇异图经“刷勒日”
第三节 神秘“天书”谁能识
第十一章 释比诵经与仪式戏剧
第一节 主流视野之外的羌戏
第二节 释比法事和仪式戏剧
第三节 本体识别及学术反思
第十二章 唱灯跳灯及文化交融
第一节 民间花灯在北川羌区
第二节 岷江上游的唱灯跳灯
第三节 灯俗民艺的多面考察
第十三章 民族歌舞及多面观照
第一节 地震之后的频繁亮相
第二节 艺术学视角下的歌舞
第三节 歌舞不只是“艺术”
第十四章 民艺符号及原型透视
第一节 从羌绣”卐“字说起
第二节 古老的人类文化符号
第三节 原型内涵的文化解读
第十五章 地方饮食及名称译介
第一节 洋芋也能做“糍粑”
第二节 族群情感和地方美食
第三节 此食英译的是是非非
第十六章 世俗场域和神圣空间
第一节 彰显族群特色的民居
第二节 作为世俗场域的碉房
第三节 表征神圣空间的建筑
第十七章 节日文化和当代展演
第一节 年节展演与地方诉求
第二节 节日打造和族群意识
第三节 古老习俗及当代传衍
附录一 不可忽视的“小传统”
——从灾后羌民迁居问题说开去
附录二 村寨仪式中身体展演的神圣艺术
——岷江上游黑水地区铠甲舞之人类学考察
附录三 藏羌彝走廊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