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凤翔隋唐墓:1983-1990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
定 价:320 元
- 作者: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编
- 出版时间:2008/10/1
- ISBN:9787501026098
- 出 版 社:文物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K878.85
- 页码:335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16开
凤翔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县城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4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0’34~107°38’47,北纬34°20’43~34°45’20。北依层叠的山峦,西有千水相绕,东、南部连以广阔的渭北台原,古代属周原之域。县境内地势形如簸箕,东北、西北环山,东南、西南两面低敞,中部黄土台原,坦荡无垠,古称“三畤原”。西北山区海拔950~1673米,中部平原区海拔700~850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雍水、纸坊河、横水河等大小河流纵横蜿蜒,贯穿全境,土地肥美,宜于耕种,并可兼得渔桑之利。这里既是古“丝绸之路”之重要驿站、Jdz是关中西部交通之枢纽。东可长驱直人关中腹地,西通甘青,南扼巴蜀,北走泾源可达于塞外。春秋战国时,秦国曾在此建都长达294年之久。秦汉及其以后,历为关中西部重镇。唐代在此设凤翔府,并曾一度称“西京”(《资治通鉴·唐肃宗》)。之后经宋、元、明、清至本世纪40年代,凤翔一直是关中西部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凤翔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县城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4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0’34~107°38’47,北纬34°20’43~34°45’20。北依层叠的山峦,西有千水相绕,东、南部连以广阔的渭北台原,古代属周原之域。县境内地势形如簸箕,东北、西北环山,东南、西南两面低敞,中部黄土台原,坦荡无垠,古称“三畤原”。西北山区海拔950~1673米,中部平原区海拔700~850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雍水、纸坊河、横水河等大小河流纵横蜿蜒,贯穿全境,土地肥美,宜于耕种,并可兼得渔桑之利。这里既是古“丝绸之路”之重要驿站、Jdz是关中西部交通之枢纽。东可长驱直人关中腹地,西通甘青,南扼巴蜀,北走泾源可达于塞外。春秋战国时,秦国曾在此建都长达294年之久。秦汉及其以后,历为关中西部重镇。唐代在此设凤翔府,并曾一度称“西京”(《资治通鉴·唐肃宗》)。之后经宋、元、明、清至本世纪40年代,凤翔一直是关中西部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凤翔县城位于该县平原区中部。据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凤翔县志》载,凤翔城始建于唐代末年,为岐王李茂贞所筑。后经明、清时的几次整修,各代相因沿用至近世,今凤翔县城基本保持其原有的位置与规模。秦都雍城遗址在凤翔县城之南,范围近11平方公里,城址北边部分地段被凤翔城南部所叠压。凤翔城外的东、南两面,有西(安)宝(鸡)公路绕城而过,也称为“环城东路”和“环城南路”。环城南路南侧,自西往东驻有南关村,县燃料公司,凤翔公路监理站,电管站,县棉织厂,铁丰村第二、三村民组(凤尾村),高王寺村等单位与村民组。县城东2公里处为纸坊村,很早以来就是凤翔城的一个附属小镇,亦称为“纸坊街”,曾为纸坊乡、镇政府驻地。
凤翔城郊隋唐墓即位于唐代凤翔城郊外,除西郊外,东、北、南三面均有分布。南郊墓地集中于环城公路两侧,西起南关村雷家台、县燃料公司,东达高王寺村东南,东西长约1.5 公里,南北宽1公里,其中以县棉织厂、凤尾村一带分布最为密集。据勘查,南郊墓地墓葬总数有千座以上。
前言
第一章 南郊墓地
第一节 发掘经过及墓地范围
第二节 墓葬形制
一、墓葬类型与举例
(一)甲类墓
A型
凤南M93
B型
凤南M299
C型
工式
凤南M294
凤南M296
凤南M302
凤南M298
Ⅱ式
凤南M337
D型
Ⅰ式
凤南M297
Ⅱ式
凤南M13
Ⅲ式
凤南M52
Ⅳ式
Ⅳa式
凤南M87
凤南M306
Ⅳb式
凤南M305
Ⅴ式
凤南M322
Ⅵ式
凤南M43
Ⅶ式
凤南M295
E型
Ea型
Ⅰ式
凤南M227
凤南M200
Ⅱ式
凤南M36
凤南M23
Eb型
Ⅰ式
凤南M172
凤南M323
Ⅱ式
凤南M316
凤南M18
凤南M226
凤南M31
凤南M333
凤南M92
凤南M68
Ⅲ式
凤南M17
Ec型
Ⅰ式
凤南M83
凤南M41
凤南M24
凤南M62
凤南M130
Ⅱ式
风南M58
凤南M4
Ⅲ式
凤南M33
Ⅳ式
凤南M136
凤南M48
Ⅴ式
凤南M139
风南M242
凤南M54
凤南M9
凤南M86
Ⅵ式
凤南M32
凤南M28
Ed型
凤南M30
F型
凤南M319
(二)乙类墓
A型
Aa型
凤南M303
凤南M88
凤南M82
Ab型
Ⅰ式
凤南M336
凤南M3
Ⅱ式
凤南M163
凤南M133
凤南M181
Ⅲ式
凤南M166
凤南M94
B型
凤南M55
凤南M77
凤南M168
凤南M131
C型
凤南M51
凤南M238
凤南M108
(三)丙类墓
A型
凤南M274
风南M149
凤南M170
凤南M207
风南M318
凤南M85
凤南M119
凤南M126
凤南M182
凤南M185
凤南M223
凤南M252
凤南M66
凤南M201
凤南M215
凤南M224
凤南M183
凤南M12
B型
凤南M248
凤南M21
C型
凤南M42
D型
凤南M101
E型
凤南M257
凤南M40
F型
凤南M167
……
第二章 东效墓地
第三章 风翔境内零星发现的唐墓及其随葬品
第四章 结语
后记
英文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