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微课版 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定 价:48 元
丛书名:“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新世纪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类课程规划教材 , “互联网+”创新型教材
- 作者:苏德利,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 编
- 出版时间:2010/11/1
- ISBN:9787568514354
- 出 版 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U47
- 页码:309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地基与基础(微课版 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也是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的建筑工程技术类课程规划教材之一。
《地基与基础(微课版 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自2010年出版以来,深受相关院校师生及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等广大读者的欢迎,被多所院校选为建筑类专业教材。为了紧跟高职教育的改革步伐、充分体现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编者根据高职教育发展情况及广大读者的实际需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再次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在总体框架上以上一版教材为基础,继续沿用相应的写作思路和写作风格,但在内容上进行了重新调整。
《地基与基础》(第三版)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也是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的建筑工程技术类课程规划教材之一。
本教材自2010年出版以来,深受相关院校师生及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等广大读者的欢迎,被多所院校选为建筑类专业教材。为了紧跟高职教育的改革步伐、充分体现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编者根据高职教育发展情况及广大读者的实际需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再次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在总体框架上以上一版教材为基础,继续沿用相应的写作思路和写作风格,但在内容上进行了重新调整。
一、继续保持上一版教材的编写特色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整合与编排教材内容
编者以地基与基础专业设计工作与现场施工工作程序为导向,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在一般的教材编写中,通常将“地基处理”一章放在最后,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经常忽略它。但调研发现城市开发新建项目往往地质条件差,需要详细了解地基土的物理性质、状态及合理的处理方法,因此本教材将传统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内容有机整合,以符合当前工程实际需要。另外,近年来城市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的开发越来越多,为本课程建设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基坑工程问题,因此在教材中增加了“基坑工程应用”一章。
2.基础理论遵循“实用为主、必需和够用为度”的原则
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本课程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课程内容强化应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基础理论方面遵循“实用为主、必需和够用为度”的原则。例如,在教材的第3、5章中主要阐明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减少不必要的公式推导过程,以原理应用为主;第4、6、8章考虑高职教育层次的工作实际需要,对于技术理论含量更高的内容只介绍构造与工艺,不讲设计;第2、7、10章则以实际工程应用为主。
二、教材修订重点突出三个特色
1.提供最新的技术资讯,突出教材的先进性与前瞻性
本教材根据国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最新教育标准、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要求,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等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编写而成。
2.增加“引导型”工程案例
在绪论中加入完整的实际工程案例,内容涵盖所学的主要内容,作为后续知识的“引导索”;通过“知识链接”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学生的工程与专业意识。
3.体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要求,加大实践教学内容力度,突出应用性与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地基与基础”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编者将实践教学环节划分为课堂实验、案例教学和模拟设计三个部分,并要求教学过程中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案例教学。根据岗位能力需要,结合各章节内容配置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计算例题、思考题及综合训练题,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教材的应用性。
本教材由大连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苏德利任主编;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徐秀香、辽宁建筑职业学院付丽文、大连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徐秀娟、洛阳理工学院郭进军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绪论和第1、3、4章由苏德利编写;第2、5章由付丽文编写;第6、9章及土力学试验由郭进军编写;第7章由徐秀香编写;第8、10章由徐秀娟编写。全书由苏德利统稿。滨州职业学院杨会芹担任主审。
为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本教材配有微课、课件等资源,如有需要,请登录教材服务网站下载。
鉴于编者学识和水平有限,教材中仍可能存在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我们,以便修订时改进。
绪论
0.1 地基、基础与土力学的概念
0.2 地基与基础工程的重要性
0.3 地基与基础设计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0.4 本课程性质与学习目标
第1章 土的物理牲质与软弱地基处理
1.1 土的成因与组成
1.2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1.3 土的物理状态指标与工程特性
1.4 建筑地基岩土的工程分类与野外鉴别
1.5 软弱地基处理
第2章 地基中应力计算
2.1 概述
2.2 土的自重应力
2.3 基底压力
2.4 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
第3章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
3.1 概述
3.2 土的压缩性
3.3 地基最终变形的计算
3.4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与地基允许变形值
第4章 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
4.1 概述
4.2 土的抗剪强度
4.3 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
4.4 地基承载力
第5章 土压力与挡土墙设计
5.1 土压力的类型与影响因素
5.2 静止土压力
5.3 朗肯土压力理论
5.4 库仑土压力理论
5.5 几种常见情况的土压力计算
5.6 挡土墙设计
5.7 土坡稳定分析
第6章 岩土工程勘察
6.1 概述
6.2 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和内容
6.3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
6.4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6.5 基槽检验与地基的局部处理
第7章 地基浅基础设计
7.1 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规定
7.2 浅基础类型
7.3 基础埋置深度的影响因素与确定
7.4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7.5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7.6 扩展基础设计
7.7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7.8 筏板基础与箱形基础简介
7.9 复合地基基础设计
7.10 减少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
第8章 桩基础设计
第9章 基坑工程应用
第10章 区域性地基
土力学试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