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草原植物图鉴(博乐卷)》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博乐市草原的主要优势种、建群种、主要饲用植物和危害畜牧业生产的有毒有害植物,共收录了主要植物种类504种(含变种4种),其中蕨类植物2种,裸子植物7种,单子叶植物77种,双子叶植物418种,隶属于66科298属。
《新疆草原植物图鉴(博乐卷)》图片涵盖每种植物全株、花、果、叶和鉴定植物的其他关键部位,为便于少数民族查阅,书中列出每种植物的维吾尔名称,维吾尔名称依据为《新疆植物志》。
博乐市位于新疆天山北麓西段,准噶尔盆地西缘,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和半荒漠气候。地势西高东低,由高山到平原呈阶梯状分布,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天然草原资源,同时也孕育了种类繁多的植物资源。博乐市现有8个草地大类,44个草地型,已发现植物1600余种。
植物是草原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家畜主要的利用对象。准确识别植物是正确判别草地类型、保护草原生态的基础。但是植物鉴定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于草业、农业、林业和生态保护行业的技术人员,甚至非植物分类的植物学专业学者来说,鉴定难度都很大。由于目前许多草原工作者缺乏专业的植物分类知识,加之目前书店见到的植物分类相关书籍专业性很强,难以掌握,草原工作者普遍反映植物识别难,识别错误时有发生,大大降低了草地资源调查、草地动态监测、草原生物多样性等相关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持续性。因此,亟需一本区域性强、直观实用、便于识别的草原植物图鉴。
博乐市草原工作站为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草原工作站,在2008年博乐市草地资源调查及历年草地动态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对博乐市草原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采集了植物标本并拍摄了植物图像信息。在我们的努力和疆内外众多同仁及专家的帮助与支持下,《新疆草原植物图鉴——博乐卷》终于完稿。
本图鉴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博乐市草原的丰要优势种、建群种、主要饲用植物和危害畜牧业生产的有毒有害植物。全书共收录了主要植物种类504种(含变种4种),其中蕨类植物2种,裸子植物7种,单子叶植物77种,双子叶植物418种,隶属于66科298属。科的排列上,蕨类植物按照秦仁昌系统(1978年)排列,裸子植物按照郑万钧系统(1978年)排列,被子植物按照恩格勒系统(1936年)排列;属种排列上,按拉丁名的首字母顺序排列;植物中文名、拉丁名参照《新疆植物志》和《中国植物志》,并列出当地经常使用的别名。图片涵盖每种植物全株、花、果、叶和鉴定植物的其他关键部位;为便于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同仁查阅,依据《新疆植物志》列出了每种植物的维吾尔语名称。
本图鉴的出版,得到博乐市科学技术局资助;得到了新疆师范大学海鹰教授、新疆农业大学安沙舟教授、石河子大学阎平教授、通化师范学院周繇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朱仁斌博士、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张源副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刘永刚博士、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曹秋梅助理研究员等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维吾尔语编辑得到了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布买丽娅的帮助。在此,谨向以上单位和个人致以最真挚的感谢!
本图鉴植物图片由编著者共同拍摄,主要摄影者有张云玲、郝振江、刘兴义、王杰、黎阳、依甫拉音·玉素甫等,部分图片由周繇、朱仁斌、张洪江、张源、刘永刚、曹秋梅等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和编著时间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再版时得以修正。
序一
序二
前言
傅乐市革原资源概况
俘乐市革原植物资源
一、蕨类植物
木贼科
二、裸子植物门
松科
柏科
麻黄
三、被子植物门
杨柳科
桦木科
大麻科
荨麻科
蓼科
藜科
苋科
马齿苋科
石竹科
毛茛科
小檗科
罂粟科
山柑科
十字花科
景天科
虎耳草科
蔷薇科
豆科
亚麻科
栊牛儿苗科
白刺科
骆驼蓬科
蒺藜科
远志科
大戟科
凤仙花科
锦葵科
藤黄科
柽柳科
半日花科
堇菜科
胡颓子科
千屈菜科
柳叶菜科
伞形科
报春花科
白花丹科
龙胆科
夹竹桃科
萝藦科
旋花科
花葱科
紫草科
唇形科
茄科
玄参科
列当科
车前科
茜草科
忍冬科
败酱科
川续断科
桔梗科
菊科
香蒲科
黑三棱科
水麦冬科
禾本科
莎草科
灯心草科
百合科
鸢尾科
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