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分析当代中国家庭的子女教育方式,并且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尽可能全面地评估各种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改善我国家庭教育方式进行探索,并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本书的贡献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研究设计的严谨性以及抽样规模在同类研究中可谓真棒。研究团队花了5年的时间收集两个在学青少年的样本,数据包含大量的关于青少年教育及其成效的信息,并对其中一个样本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跟踪调查。其次,团队采用科学的分析和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探究当代中国青少年家庭教育的主要模式。第三,本研究采纳了多种青少年教育及发展的理论,从各种不同的视角探讨当代中国青少年教育模式与世界其他地区教育模式的相似性和独特性,并深入考查中国教育方式的多元性。针对现有理论的不足或欠缺,本研究将予以补充,而且会根据客观需要,对现有理论进行更正或创建更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新的理论框架。
序 言
我在二三十年以前就开始对家庭教养问题产生了兴趣,直接诱因是对父母教养行为的观察。有些父母教训孩子是不分场合的,孩子有什么不对,当着外人的面也是要施加管教的,这就给我提供了观察的机会。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一些年轻父母不负责的态度,好像孩子生下来就大功告成,照顾和管教孩子不是他们的事情。更加过分的是,一旦孩子出现什么问题,他们马上会认为是帮助照看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错,而他们可以坐视不管。另有些父母,不是不关心,而是实在不知道怎么教养孩子,高兴了就把孩子宠上天,不高兴了就又打又骂,孩子好像成了他们发泄情绪的工具。每当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就禁不住摇头,心里难免对下一代的成长感到担忧。
那时候我还生活在美国,偶尔回国一次,回来后就免不了要东奔西跑,乘坐出租车是常事。有一次刚在出租车里坐下,就被司机问了一个问题。他说他上初中的儿子不爱学习,也不听话,只喜欢打电子游戏,同其他孩子一起胡混,他问我该怎么办。之所以问我,是因为我看起来像个有学问的人。我给他讲了一大番儿童发展的道理,但心里想,你这时候着急是不是有点晚了,孩子现在的状态说不定正是你之前管教不力的结果,这时候想弥补,恐怕没有多少办法了。当时我就想,如果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做个关于儿童教养的研究,帮助做父母的了解如何正确地培养自己的孩子。
我在美国接触过很多关于家庭教育和儿童发展的研究, 自己也做过一些。我曾经工作的单位是美国最大的研究所之一,所属团队专攻儿童教育和福利研究,接过很多政府的项目,包括全美最大的由国会直接拨款资助的儿童虐待调查。当时的美国是民主党执政,前第一夫人希拉里非常关注儿童教育和发展问题,从小就被父亲遗弃的前总统奥巴马也同样关注这个问题,但关心的重点是父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受美国政府委托,我们的研究团队做了很多关于儿童和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的研究,目的是帮助相关机构确定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
李德,教授,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华人儿童发展研究学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儿童发展,家庭与越轨行为、犯罪预防与犯罪心理学、药物滥用、矫正、暴力、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等。
第一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在学青少年的家庭与个人特征
第一节 家庭特征
第二节 个人特征
第三章 家庭教养方式
第一节 家庭教养方式
第二节 父母角色与冲突
第三节 祖父母角色
第四节 跨文化比较
第四章 青少年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发展
第一节 价值观
第二节 自我控制
第三节 心理健康
第五章 青少年教养方式与日常活动
第一节 学校表现与成绩
第二节 课外活动
第六章 青少年教养方式与社会适应
第一节 文化适应能力
第二节 社交与同伴关系
第七章 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亲子关系
第一节 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青少年父母关系对孩子行为的影响
第八章 偏差行为
第一节 暴力行为
第二节 财产类偏差行为
第三节 轻微偏差行为
第四节 物质滥用(使用)
第五节 欺凌(霸凌)被害
第九章 评价与展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