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客家的祖训家规,既是中华传统家风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客家村落社会运行中发挥了重要功能。前贤时哲对此论题有过一定的关注,但多偏重于祖训家规条文的搜集整理与解读,而对其反映的社会结构及功能缺乏深入的分析,尤其疏于从地域与族群的视角探讨其与社会运作的关系。
有鉴于此,《朝夕勿忘亲令语:闽西客家的祖训家规》试图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就闽西客家祖训家规的形式、主要内容、宣讲渠道、社会功能及其当代价值,进行比较系统全面地探讨。
传统的中国是一个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庭、家族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中国社会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形成了传承数千年的家族文化。其中,祖训家规就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祖训家规,是以祖先的名义,取材于祖上的遗言、俗训或儒家经典、乡约等文献中的有关内容,训以治家、训以育人、训以养德和规以遵纪守法、规以言行举止、规以人伦秩序的宗族规范,是传统家族、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祖先崇拜的一种形式,或口耳相传,或书之谱牒,或镌刻碑铭。祖训家规是我国传统家庭、家族教育的最重要文本形式,是治“小家”、为“大家”的经验总结,也是涵养家风、养护心灵的精神食粮。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家庭、家教和家风。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他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①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地阐明了家庭文明建设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特殊重要性。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强调了家风的重要性,又指明了养成良好家风的路径。
刘大可(1968-),福建省武平县人。历史学博士,先后在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社会历史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副校长、福建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2002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2004年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200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出版《中心与边缘:客家民众的生活世界》《传统与变迁:福建民众的信仰世界》《闽台地域社会与族群文化新探》《闽台地域人群与民间信仰研究》《田野中的地域社会与文化》等专著9部,在《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获省部级以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项,其中《传统与变迁:福建民众的信仰世界》《中心与边缘:客家民众的生活世界》分别获得福建省第九届、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绪言
第一章 祖训家规的形式
一 祖训
二 家规
第二章 祖训家规的内容
一 主要内容
二 核心要义
三 反映的社会观念
第三章 祖训家规的宣传方式
一 书之族谱镌刻碑铭
二 口耳相传宴席朗诵
三 临别赠言临终嘱咐
第四章 祖训家规的社会功能
一 村落族众的规矩乡民生活的守则
二 宗族治理的体系家国互动的载体
三 家族教育的训诫修身养性的箴言
四 姓氏认同的符号群体凝聚的纽带
五 人生经验的总结生活智慧的结晶
第五章 祖训家规的当代价值
一 形成良好家风的价值
二 引领社会风尚的价值
三 遵守政治伦理的价值
四 促进大众传播的价值
五 增进文化认同的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