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89 元
丛书名:《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人类学文萃·名家文选/谢尚果,秦红增主编
- 作者:王文光 著,谢尚果,秦红增 编
- 出版时间:2018/10/1
- ISBN:9787520128759
-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K28
- 页码:270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为表彰一部分忠实作者为刊物作出的贡献,进一步推动人类学在中国的繁荣发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在国内人类学者中挑选出一些知名学者,资助他们出版人类学文集,并将这套丛书命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人类学文萃·名家文选”。
《中国民族史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是“名家文选”系列的第二部,收录了云南大学王文光教授的21篇文章,这些文童反映了作者在中国民族史研究中的相关思考和学术实践,读者可从中看到一位中国民族史研究者走过的学术道路。
在《云南志略·云南总序》中对细奴逻的具体记载是:“蒙氏名细奴逻,城蒙舍之龙于图而都之,国号大蒙,自称奇王。云南建国称王始此,唐贞观三年(629年)也。在位二十一年。”①唐高宗时代,南诏国蒙氏细奴逻就派遣使者到过长安,唐高宗曾经赐给他锦袍。
关于细奴逻是如何成为南诏国的第一个国王的,《焚古通纪浅述·云南国记》记载:“细奴逻,自在襁褓,至于蒙舍,日渐长成,娶蒙织,生男逻晟(按:《南诏野史》作逻盛炎)。既长,父子一日耕于巍山,妻炊麦饭将馇之。观音所化梵僧来家乞食,蒙织以饭饭僧。再炊而馌夫、男,僧又至。蒙织喜而复斋之。夫、男饥而放牛卧于树下,问日:‘何晏也?’妻告以饭僧之由,细奴逻甚悦。正食间,前僧又至。细奴逻见其貌像非常,趋而迎之。僧日:‘今日得汝家斋多矣,不必再饭。我此一来,为救民除罗刹,请汝为王。’细奴逻惊惧。僧乃取刀砍犁耙已,数有十三痕。僧日:‘自汝至子孙为王一十三代。我乃观音化身,奉天命受记汝也,汝其勉哉!’僧遂去。”②这个故事在南诏国国王舜化贞中兴二年(889年)的《南诏中兴图卷》当中已经有记载,这应该是在强调南诏国的政权是观音授予的,表达的是君权神授的文化观念。
虽然观音进行了点化.但是还有一个权力交接的过程,当时洱海地区的政治首领是白子国的张乐进求,《焚古通纪浅述·云南国记》说:“焚国酋长有张乐进求者,为云南诏(按:即云南王,诏即王也),都白崖,闻观音命细奴逻为国王,其心不怿,乃嘱诸部酋长,同约细奴逻,具九鼎牺牲,诣白崖铁柱观效于天,卜其吉者而王之。众皆悦而从之。祭毕将卜,忽有布谷飞在细奴逻右肩,连鸣大鸣于细奴逻者三,返于白檀香树上。众皆惊服,不复占卜,而咸顿首,请细奴逻登国王位。时张乐进求知天命有德,遂避位于罗,而以女妻之。”③对此《焚古通纪浅述·蒙氏世家谱》又说:“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年),张乐进求率三十七部酋长,以云南国诏逊位于细奴逻,谦之再四,不得已,告于天地山川、社稷宗庙而即国王位,号大封民,以张乐进求为国老,无言和尚为国师。”①张乐进求逊位于细奴逻后,细奴逻以大蒙国为国号。但是,倪辂的《南诏野史·大封民国》说:“奇主蒙氏,唐贞观初,灭南诏,号大蒙国,称王僭号自此始,伪谥高祖。”②即细奴逻在贞观年间的国号是“大蒙”,不久之后又改国号为“大封”。倪辂的《南诏野史·大蒙国》又说:“细奴罗,因居蒙舍,以蒙为姓,伪谥奇王。唐太宗贞观初,蒙氏灭南诏。永徽四年(653年),蒙受唐封,即位改元大封。先是奴罗与张乐进求相让,奴罗日,如我为君,砍石剑人。砍之人三寸,名日盟石,今存。”③关于倪辂的《南诏野史》说的改元“大封”的事件是需要做进一步讨论的,因为是谁改元为“大封”在时间和人物上有差异。
倪辂的《南诏野史·大蒙国》说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细奴逻改元大封,这是错误的,《新唐书·南蛮传》记载说:“酋龙恚、发疽死,伪谥景庄皇帝。子法嗣,改元贞明、承智、大同,自号大封人。”④《资治通鉴·唐纪》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记载说:“酋龙卒……子法立……国号鹤拓,亦号大封人。”注引《考异》:“徐云虔《南诏录》日:‘南诏别名鹤拓,其后亦自称大封人。’是以‘封’为国号也。”
王文光,历史学博士,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中宣部、***“马工程”《中国民族史》教材首席专家。长期致力于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对中国南方民族史、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领域格外关注。主要成果有《中国古代的民族识别》《中国民族发展史》《中国南方民族史》《中国西南民族通史》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第一编 中国古代民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哀牢研究三题——以历史人类学的视角
南诏国国王世系考释——以历史人类学的视角
南诏国境内外的望蛮、扑子蛮、三濮研究——以历史人类学的视角
国家权力与历史记忆:东汉时期中南各民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史记·匈奴列传》与匈奴社会——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
两汉时期乌桓、鲜卑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第二编 中国正史中海外民族史志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二十五史中的海外民族史志与中国的文化边疆、政治边疆
中国正史中的古代海外民族史志研究
两汉时期的倭人研究——以历史人类学的视角
三国时期倭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汉晋时期朝鲜半岛“三韩”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第三编 民族、国家与“多元一统”格局
地域、民族、国家:“中国”一词作为国家名称的历史过程述论
“大一统”中国发展历史与中国边疆民族发展的“多元一统”
“多元一统”格局与南诏关系史
第四编 民族发展历史与历史文本书写
《汉书》《后汉书》民族列传与汉代边疆民族历史的文本书写
后汉武帝时代北部边疆汉匈民族关系述论
试论汉代的边疆民族观与治边策略——以《汉书》为中心
历史文本书写与历史悬案的辨析:再论“庄蹁人滇”
第五编 对中国民族史学科发展的反思
中国民族史学科的形成、发展、异化与学科融合
中国民族史学发展述论
继承与突破:中国西南古代民族史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前景及其可能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