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野外地质教学指导书/“互联网+地球科学”教材系列
定 价:28 元
丛书名:“互联网+地球科学”教材系列
当前图书已被 1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周江羽,丁振举,胡守志,汪小妹 编
- 出版时间:2018/6/1
- ISBN:9787562543237
- 出 版 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P562.13
- 页码:164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周口店野外地质教学指导书/“互联网+地球科学”教材系列》是继大一学生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后,针对大二学生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使用的参考书。为了加深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的理解,也为了大三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准备,加强学生野外和室内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新一轮教学计划修订,在已有周口店地质教学实习指导书的基础上,针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教学和课程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教学内容,增加了大量图件、照片和多媒体信息,拓展了中生界路线剖面,完善了与能源和矿产资源密切相关的地质背景、海平面变化和沉积环境恢复等内容,以期达到能够适应不同地质类专业野外地质实践教学的需要。同时,也能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大三学生配合“江夏—通山野外创新教学实习路线”,开展扬子地台和华北地台地质、矿产和能源资源地质特征类比提供新的视野。
周口店,地质学家的摇篮,以其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独特的大地构造属性、典型的地质现象而举世闻名,是我国重要的地质学科普和野外地质实践教学基地。
《周口店野外地质教学指导书》是继大一学生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后,针对大二学生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使用的参考书。为了加深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的理解,也为了大三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准备,加强学生野外和室内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已有周口店地质教学实习指导书的基础上,结合新一轮教学计划修订,针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教学和课程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教学内容,增加了大量图件、照片和多媒体信息,拓展了中生界路线剖面,完善了与能源和矿产资源密切相关的地质背景、海平面变化及沉积环境恢复等内容,以期达到能够适应不同地质类专业野外地质实践教学的需要。同时,本指导书也能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大三学生配合“江夏通山野外创新教学实习路线”开展扬子地台和华北地台地质、矿产和能源资源地质特征类比提供新的视野。
本教学指导书是在针对当前基础地质、能源和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中的具体应用及需求上,在总结大量前人研究成果以及我校多年科研和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我校地球科学学院和资源学院历年带队老师们为此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地质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提高学生的野外地质观察和实际应用技能。该实习指导书参考和引用了谭应佳等(1987)《北京周口店地质及地质教学实习指导书>,赵温霞等(2003)《周口店地质及野外地质工作方法与高新技术应用》,赵温霞等(2004)《周口店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王根厚等(2010)《周口店地区地质实习指导书>,袁晏明等(2010)《周口店双语野外地质学指南>,王家生等(2011)《北戴河地质认识实践教学指导书>,赵俊明和袁晏明(2011)《周口店野外实践教学基地——经典地质现象图册》的部分成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同时衷心感谢秦松贤教授、章泽军教授、陈能松教授、洪汉烈教授、袁晏明教授、张雄华教授、姚春亮教授等提供的野外视频和多媒体教学资料。
《周口店野外地质教学指导书》由周江羽担任主编,负责教材体系的设计和统编。全书共分为6章,其中第一章、第二章由周江羽执笔,第三章由周江羽、丁振举、胡守志、汪小妹分别执笔,第四章由汪小妹执笔,第五章由周江羽、丁振举执笔,第六章由胡守志执笔。
本指导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专项基金、教育部“资源勘查特色专业”建设基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十三五”精品教材建设基金和“矿产(能源)资源勘查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基金的共同资助。同时,该指导书也得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赖旭龙教授、副校长王华教授,教务处处长殷坤龙教授、教务处庞岚副处长,周口店实习基地的张志毅站长、袁晏明教授、王国庆副教授、傅春喜老师,以及资源学院院领导、各系领导和相关老师的鼎力相助。本指导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大量的国内外专著、教材、公开出版文献、内部资料和多媒体专业网站,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一并表示真诚感谢!本指导书初稿完成后地球科学学院谢树成、龚一鸣、朱宗敏,资源学院李建威、石万忠、焦养泉、解习农、朱红涛、吕新彪、孙华山、陈红汉、梅廉夫、叶加仁、任建业、姚光庆、关振良等老师进行了审阅和指导,提出了很多有益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衷心感谢上述单位和个人的无私奉献!研究生郑运杰、王彩霞、赵谦、严聪聪、Ehsan Khalaf参与了野外_丁作,在此表示感谢!
衷心感谢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在教材出版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周口店野外地质教学指导书》是一本“多媒体”教材。该教学指导书涉及内容较多,编撰体系也处于尝试阶段,因为时间紧迫,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一定存在许多不足及错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实习基地简介
第二节 实习区人文和自然景观
第三节 实习目的和教学程序
第四节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五节 实习注意事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节 地层
第二节 构造
第三节 岩浆岩和变质岩
第四节 矿产和能源资源
第五节 区域地质演化史
第三章 野外地质教学路线
第一节 实习区踏勘
第二节 八角寨-拴马庄元古代地层路线
第三节 黄院东山梁早古生代地层路线
第四节 太平山南坡煤炭沟晚古生代地层路线
第五节 太平山北坡古生代地层路线
第六节 车厂中生代地层考察路线
第七节 磊孤山东山口侵入岩体路线
第八节 车厂-龙门口房山复式岩体热动力变形路线
第九节 164背斜褶皱构造路线
第十节 孤山口复杂褶皱及小型构造路线
第十一节 萝卜顶煤炭沟叠加褶皱构造路线
第十二节 官地羊屎沟变质岩路线
第十三节 房山西断裂构造路线
第十四节 东山口乱石垄变质岩、岩浆岩路线
第十五节 黄山店断裂、褶皱路线
第十六节 孤山口十渡旅游地质及区域地质考察路线
第十七节 长流水-上寺岭登山地质考察路线
第四章 实测剖面教学实践
第一节 实测剖面的分类及目的
第二节 教学要求、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第三节 实测地层剖面图编制方法
第四节 实测地层柱状图和综合柱状图编制原则及方法
第五章 独立填图教学实践
第一节 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教学要求和工作方法
第三节 独立填图区地质简介
第四节 数字填图教学内容和基本工作方法
第五节 地质图编制方法
第六章 实习报告编写
第一节 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报告编写要求
第三节 报告格式和提纲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