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尚书》是咱们中国现存于世最古老的一部书,它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涵盖面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哲学、天文、地理、教育、刑法、军事、典章制度等重要的诸多历史资料,是研究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历史文献。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就非常重视这部书,甚至整篇引用。
《尚书》中的有些篇章是后代史官追述性的描写。各篇成文年代和具体作者,由于秦始皇焚书而造成历史资料的缺失,加之年代久远,已不可考证。
相传《尚书》最早是孔子在浩繁的历史文献中选出百篇以授弟子,但该书命运多舛,由于秦末战乱,济南有名伏生者,只保存下来二十八篇。
到了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向元帝献上一部《孔传尚书》。梅赜说这部书是魏末晋初的学者郑冲的传人传下来的,郑冲是怎样得到这部书的,梅赜没有说明。由于该书是由秦汉以前的籀文书写,故后世称该书为《古文尚书》,而称先前的伏生本为《今文尚书》。
《尚书》又称书经或称书,历代一直受到官方重视,属“四书五经”,在科举时代是必考科目。《尚书》中的语句在现在的报章杂志中还时有出现。研究《尚书》者历代不乏其人,至今不衰,可见这部书的影响之大。
该如何学些《尚书》呢?根据笔者的经验,略作介绍。备下几种不同版本的《尚书》,以相互参照,也防原文出现错讹遗漏。因该书字意古奥,初次读起来还真有点“诘屈聱牙”。可先背熟几篇,如同中学时代背诵化学元素周期表一样。当背熟以后,读起来反倒觉得朗朗上口。然后看注释,查字典,但不可全信,只能作参考。要自己独立思考,该字、词怎样解释才更恰当准确。
对《尚书》中的同一个字,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这就要看谁解释得更合情理、更符合文意。
字典是晚于《尚书》的后人所编,它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处处解释的准确无误。列入《康熙字典》对《皋陶谟》中的“载采采”就解释的不确切,把“采采”二字都当名词,释为“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也”。
因为字典也是人们通过思考编成,而不是天生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为什么字典一再改版?原因就在这里,所以要独立思考,不可盲从于书中和字典的注释。
有人对古人的注解视为法宝,对此不可取,因古人的注解也并非处处无误、完全正确。如果现在我们的朱姐有错误,将来我们也会成为古人,后人如果把我们今天的错误注解也同样视为法宝,岂不是以讹传讹、谬之又谬了吗?
古人云:“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但笔者却道:“何以解忧?惟有《尚书》。”这也算是笔者的一种长寿秘诀吧。当你浸沉其中,真是感到其乐无穷,才真正体会到这部书的魅力所在。请读者不妨一试,其中的乐趣,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得到!
对于尧帝和舜帝的寿命,包括《史记》在内,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本书以附文的形式,根据《尚书》中列出的数字,推算出尧帝的寿命为一百零一岁,舜帝为六十岁,把争论不休的年龄问题画上了句号,不知读者认同否。
从汉代的伏生、郑玄到民国时期的章太炎、王国维,以至今天,历代文人都为这部“天书”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时间越靠后,解释得越让人信服。因为只有站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才会看得更远,才会让我们看到用流畅的白话文解释的这部“天书”。
前人功不可没!
本书对《尚书》中的字、词解释,如果译文中出现,一般不加注释,读者稍加揣摩可知其意,这是读书的乐趣,也避赘文之嫌,有关释读资料,也不注出处,亦免繁琐。与他书见解相左而直抒拙见者则加注释。对译文力求做到信(准确)、达(流畅)、雅(文采)。
因学识所限,本书也可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欢迎识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