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各个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提倡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推进特色小镇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特色小镇建设已经成为未来规划、建设的重点,也成为社会广泛讨论的热点话题。
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周边重点布局了固安、廊坊、香河等地的地产项目,在雄安新区成立之初,一举成名,成为地产界的一匹黑马。这本书是前华夏幸福产业小镇总经理孙文华集特色小镇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研究成果。
在这本书中,作者详细阐述了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的概念、缘起和发展形势。他把特色小镇划分为通勤小镇、产业小镇和产品小镇三类,并从开发商与投资者等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在选择特色小镇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还详细阐述了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的商业模式以及PPP模式等重要问题,勾勒出了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在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推荐序
位于城市郊区和农村的小城镇属于城市之末、农村之首,是城乡过渡带的主体和代表。小城镇既是沟通城乡区域经济的桥梁和枢纽,也是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区域。目前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 57.35%,特大城市、大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已成为我国人口的主要集聚地,但是还有几亿人口仍然生活在农村,因此下一阶段我们必然要进入城市郊区和农村统筹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时期,进而实现城乡居民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的战略目标。
为此, 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特色小(城)镇的建设。
特色小(城)镇包括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两种形态。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特色小城镇是指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特色产业鲜明且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相得益彰、互为支撑,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既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也不是产业园区。它只是行政建制小城镇中的一部分,相对独立于市区之外,有明确的产业定位、历史文化内涵、旅游风貌特色和社区服务功能。特色小镇的重要功能特征就是它具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和充满活力的机制体制等。
田园综合体作为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在有资源优势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的,让农民充分参与并受益的,以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为基础产业的,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综合体。它是一种乡村综合发展的模式,其核心是让农民充分参与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并从中受益。田园综合体概念的提出推动了新一轮城镇化的进程,使该进程在空间上从城乡结合部进一步拓展到广大的农村区域,因而具有前瞻性的意义。
党的*报告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层面强调“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谈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提出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并重点强调了“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这本《特色小镇》的出版恰逢其时。它引人入胜的一个特点是援引了较多国内外成功运营的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的范例,直观地论述了特色小镇的基本概念,特色分类(通勤小镇、产业小镇、产品小镇),风貌特点,商业运营模式和应避免走入的误区。对实施新一轮城镇化建设来说,这本书具有他山之石的功用和积极的指导意义。另外,仍需指出的是,在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过程中,还应强调力戒浮华之气、奢靡之风,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循环农业基础上,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切不可本末倒置。
这本书内容翔实,章节安排合理,概念严谨清晰,图文并茂、条理有序,是一本值得同行业者参考阅读的专业著作。
李宁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城市与乡村统筹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
孙文华
前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小镇总经理,现任金恪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特色小镇集团总裁,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园区分会副会长,全国工商联农业商会常务理事。他曾担任过国内**农业科技园区孙桥农业园区的书记,*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名镇上海新场古镇的总经理,*工业园区上海临港开发区的招商五部副总。
他还是同济大学管理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MBA中心企业导师、南京农业大学MBA兼职导师、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委员会专项评审专家库专家、浦东新区科委项目评审专家、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会专家,著有学术专著《治理城市病的规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