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
马克思主义与主体性:抗战时期胡风的“主观论”研究 本书从历史框架出发,对胡风的主观论及其引发的论争进行了梳理和辨析,认为不管是胡风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强调,还是郭沫若对儒墨问题的研究、乔冠华和胡绳等对生活态度的强调,都与民族主义等思潮诉诸人们的情感、用民族的标准挤压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的、国际主义的标准有关,是左翼知识分子自觉的理论努力,试图发展马克思主义中主体性、情感性的一面。论争各方都借鉴了马克思主义中的不同理论资源,来强调马克思主义中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是要通过人的主观因素起作用的,以对抗当时直接诉诸人的主体性和感性层面的新儒学、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共同表达了国统区左翼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中的主体性问题的探索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