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研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实现过程展开研究,在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关系和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构建中国特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对策建议。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研究》可供高校教育工作和创新创业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者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学者和学生阅读参考。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赋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载体,高等学校不仅要承担着素质教育的责任,更具有为社会培养、输送大量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高等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就必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往往涉及跨专业、跨学院以及跨领域的深入合作,涉及校内外资源的充分整合,需要所有各方人力、资源、资本等要素的充分合作,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远比专业教育更为综合和复杂,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势在必行。但在实践中,由于观念、资源、政策体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创新创业教育并未获得如专业教育一样的发展机会,更没有形成校内外之间以及校内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机制。这就需要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厘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关系和基础理论,研究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并积极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创新和完善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
全书由课题研究团队合作,感谢研究团队的辛勤付出!本书还参考和借鉴了部分学者前期研究成果,在此深表感谢!对于本书内容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瑕疵,恳请同行不吝指教。
第1章 导论
1.1 背景意义
1.1.1 背景
1.1.2 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综述
1.2.2 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3.1 内容结构
1.3.2 主要观点
第2章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2.1 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2.1.1 创业内涵
2.1.2 创新内涵
2.1.3 创业教育
2.1.4 创新教育
2.1.5 创新创业教育
2.2 创新创业教育理论
2.2.1 创造力理论和三螺旋理论
2.2.2 创新理论和“创新人”假设
2.2.3 协同创新理论与“2011”计划
2.2.4 个性化教育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3 创业教育发展历程
2.3.1 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创业教育的整体发展状况
2.3.2 国内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3章 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内在机制
3.1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契合关系
3.1.1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特点
3.1.2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
3.2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契合的条件
3.2.1 清晰定位创新创业教育学科
3.2.2 承认创新创业教育
3.2.3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
3.2.4 依托社会实业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契合
3.3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契合的路径
3.3.1 转变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
3.3.2 整合校内资源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机制
3.3.3 优化校外环境发挥政府与社会协同力量
3.3.4 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增强其创新创业能力
第4章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借鉴
4.1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况
4.1.1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4.1.2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就
4.1.3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
4.2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4.2.1 美国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标准
4.2.2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4.2.3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配备
4.2.4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
4.3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趋势
4.3.1 教育目标定位的战略性
4.3.2 外部援助力量强大
4.3.3 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4.3.4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挑战及突破
4.4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启示
4.4.1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起
4.4.2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4.4.3 我国创业教育的未来展望
第5章 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设计
5.1 设计原则及思路
5.1.1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设计原则
5.2 “校企”教育协同
5.2.1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5.2.2 校企共建教学体系
5.2.3 校企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5.2.4 建立校企双方有效协同的机制
5.2.5 改变校企双方传统的观念与文化
5.2.6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
5.3 “三课堂”时空协作构建
5.3.1 “三课堂”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基本目标
5.3.2 “三课堂”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内容构成
5.3.3 “三课堂”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评价方式
5.3.4 “三课堂”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基本保障
第6章 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运行
6.1 管理决策机制
6.1.1 管理决策主体关系分析
6.1.2 管理决策机制的运行程序
6.1.3 管理决策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6.1.4 改善管理决策机制的对策建议
6.2 激励动力机制
6.2.1 激励动力机制的运作机理
6.2.2 激励动力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6.2.3 激励动力机制的完善策略
6.3 调控机制
6.3.1 调控机制调查评估环节
6.3.2 调控机制的协调完善环节
第7章 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保障
7.1 教育队伍保障
7.1.1 构建一支结构科学合理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7.1.2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机制
7.2 质量管理保障体系
7.2.1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组织评估
7.2.2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效果评估
7.3 制度环境保障
7.3.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环境的作用分析
7.3.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7.3.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保障体系的构建
7.3.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保障体系的其他要素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