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透视人际背后的心理秘密
我们为什么需要人际交往
生活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较之过去显得更为紧密和复杂,但那些基本原则却始终没有变.哲学家约翰·杜威曾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他人的认同会让人们逐渐建立起自我价值,所以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
剥夺人际交往机会的后果
有这样一个实验,你愿意参加吗?即每天给你100元钱,让你一个人待在一间房子里.这间房子没有窗户,房间里也没有钟表、电话、收音机、电视、书报、笔纸等,只有一盏油灯、一张床、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以及洗漱设备.传送带会按时给你送饭.在这样的一间屋子里,请问你能待多久?
先别急着说出你的答案,让我们看一下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等人进行的一项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戴上一副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给其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用夹板固定住腿脚,限制其触觉.
被试在被隔离12、24、48小时后,分别做了简单算术、字谜游戏和组词等测试,结果发现,被隔离的时间越长,被试的测试成绩就越差.有的人变得很难集中注意力,并容易激动,还有的人表现出紧张焦虑、情绪不稳、思维迟钝等症状,奇怪的是,有的人还出现了错觉和幻觉.仪器显示他们脑电波的活动速度比隔离前明显减慢.有的人在被隔离24小时之后,就因为无法忍受而退出了实验.
贝克斯顿的感觉剥夺实验表明,与外界环境保持广泛的接触是维持人们正常思维活动、生活状态的基础.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和外界的联系,人才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动物心理学家曾用恒河猴做过一个同样著名的社交剥夺实验.心理学家将猴子喂养工作全部自动化,隔绝猴子与其他猴子或人的沟通.实验结果表明,与有正常沟通的猴子相比,缺乏沟通的猴子明显缺乏安全感,不能与同类进行正常的交往,甚至连本能行为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在人的智力发展方面,沟通也是必要的前提.人们在对因战争而独居深山数十年的特殊个案进行研究后也发现,沟通的缺乏对人们语言能力及其他认知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对儿童来说,缺乏沟通机会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智力发展.心理学家还发现,增加与早产儿的沟通,有助于他们更快地实现正常的发育.
丰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在被剥夺感觉后,人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人是社会性动物,其自我意识和各种智能都是社会性的产物.人只有置身于社会环境中,通过社会获得支持性信息,才能不断修正和发展.反之,如果剥夺其与别人交往的机会,这个人的身心就会受到极大的伤害.
恐惧和不安引起亲和动机
放寒假了,在开往家乡的列车上,李娜一个人静静地坐着,但她并不孤独.因为半小时之后,她就和坐在对面的男孩聊上了.对方同她一样,是某高校的在读学生.交谈中李娜知道对方也喜欢文学,还曾在某家杂志上发表过几篇文章.共同的话题让漫漫的旅途不再孤独.11个小时之后,当李娜要下车时,男孩帮她把行李拎下车,并和她交换了电话号码……
在生活中,人们之间交往的发生大部分是因为人们害怕孤独或深感力量单薄,有需要与他人在一起的渴求和愿望.人们希望通过交际获得心理上的平衡,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交际心理的亲和动机.它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最主要的动机.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保持往来、建立联系、获取爱情和友谊的需要,都有与他人和与群体保持关系的愿望.但这些需要和愿望并不都是亲和动机.有些是一个人处于高度不安的恐惧状态时,希望同处境、地位、能力等与自己基本相当的人取得协作、建立友好关系的内心欲求.
在研究亲和动机的研究者中,沙赫特最为著名.他在研究了像囚徒和修道士那样长期处于和他人隔绝的孤立状态的人遗留下来的日记后,发现其中记载着许多他们难以忍受的精神的痛苦和心境的不安,由此他提出了不安亲和假说,认为经历过不安的人会有强烈的亲和行为倾向.为了证实这一假说,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沙赫特以62名女大学生为被试,并将她们分为实验组(32人)和控制组(30人)两组.
对实验组的被试,主试先让她们看一些令人生畏的仪器,并告诉她们将用这些仪器在她们身上做实验,实验会有电击,能使人痛苦但无伤害.
对控制组的被试,既不让她们看见仪器,也不告诉她们电击之类的事.
然后告诉两组被试,实验开始之前要提前几分钟到实验室等候,可以独自到实验室等候,也可以与别的同学结伴到实验室等候.
每个人都需要做出选择:独自等候还是结伴等候.
实验到此结束.
实验结果是,实验组32人中有20人选择结伴,占62.5%;控制组30人中只有10人选择结伴,占33.3%.这个实验结果说明,越是在焦虑、恐惧的情境下,人们合群或亲近他人的倾向越强烈,处于高度恐惧中的人比低度恐惧的人亲和需要强烈.
由此似乎可以推断出,人们合群是为了减少恐惧.由于这一实验本身并不能直接证实这一点,沙赫特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这一实验和前述实验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一条指令,即选择和他人一起等候的被试不许和他人交谈,目的是剥夺被试通过交往消除恐惧的机会.结果,当被试被禁止和别人交谈时,他们大都选择了独自等候.这充分说明,人们确实是为了消除恐惧感而和他人在一起的.
那么,为什么不安和恐惧容易引起亲和动机呢?沙赫特认为,这与人处于不安和恐惧状态时对自己的评价有关.当一个人处于不安和恐惧状态时,往往不能对自己做出适当的评价,于是希望通过与处境、地位、能力相当的人的比较来对自己做出适当的评价,从而选择适当的应对行为.
沙赫特等人的研究还发现,出生顺序与人亲和动机的强度也有关.长子、长女、独生子女的亲和动机的强度较大,在恐惧情境中愿意更多地亲近他人,排行老二及以后者其亲和动机的强度较小.
人类在整个社会活动中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亲和动机倾向,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扶持和帮助.亲和动机强烈的人,对朋友、家庭、团体充满向往,并渴望同人们建立一种充满友情的关系,渴望成为一个群体中的一员,渴望友谊、被别人关爱、不受排斥.
实践证明,我们从事任何工作,或者实现个人的某种目的,都离不开他人的支持,都需要与他人的亲和行为.
成就动机与人际成效
小周现在是一所师范学院公共英语课的老师.大学期间,为了能留校,她一直勤奋学习,积极锻炼口才,努力充实自己.同时,她积极处理与各位院领导以及任课教授的关系.周末时,总不忘给教授们打电话问候一声;逢年过节,总不忘拎着礼品看望各位领导.学校老师对她的印象不错,她很快进了院学生会.在学生会,她继续自己一贯的表现,受到了大家的好评.领导非常器重她,把她当作重点对象培养.毕业那年,由于领导的大力推荐,她终于如愿以偿留了校.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小周的行为并不为过.她的交际动机不乏广结朋友的动因,但更多的是受到了成就动机的影响,结果她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心理学家认为,动机影响行为,有成就动机的驱动,就有成功的可能.
心理学家麦克莱兰为了测量人成就欲望的高低,运用了主题统觉检查法,即TAT法.如将3~6张图画逐一拿给被试看,然后让被试根据画面展开联想,编成故事.他要求被试讲述如下内容:画中的人物是谁,他在干什么,在此之前发生过什么事情;画中人物考虑过什么,有何愿望;今后将会发生什么事情.通过分析被试编造的故事,看其是否包含着麦克莱兰所需要了解的问题,如是否有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奋斗的愿望,并据此来判断被试成就动机的强弱.
实验结果表明,成就动机强的人,在学习中能够不断进步,而成就动机弱的人,在学习中则没有取得明显的进步.成就动机对人们的交往也有明显的影响.成就动机强的人,为了取得事业的成功,乐意与人交往,特别是与学有所成、富有才识的人交往;并且在与人交往中首先会明确告诉对方与之交往的目的,毫不隐讳地向对方提出自己的希望和要求,从而实现追求成功的愿望,满足自我发展.但是,这类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过分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难免有个人至上的思想意识,表现在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有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不利于成就个人的事业,也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
在人际交往中,如何才能培养和激发成就动机呢?
(1)要树立信念和理想.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因此人的动机也有等级性.成就动机的最高等级是信念和理想.每个人都必须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并以此来激发自我的成就动机,支配自己的一切行为.要培养和激发成就动机,就必须从这个根本问题开始.
(2)要拓宽视野,博采众长,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我们不能拘囿在狭小的天地里,将自己变成井底之蛙.卓有成就的人,除了有较好的修养,还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极强的能力.要成为这样的人,就必须努力学习、多方交际.通过学习尽可能多地掌握新的知识,通过横向、纵向多方位的联系,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同各种人交际,从别人那里获得丰富的有价值的信息,改变自己陈旧的观念.开阔视野、掌握自己、发展自己,这样就能激发成就动机.
(3)创造有利于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的人际环境.环境对人成就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有的能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有的则会使人萎靡不振.良好的环境就像一座熔炉,可以融合人的动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不好的环境会引起人的惰性,中断新的追求.如果能同目标远大、知识丰富的人交际,就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强化自己的成就动机,造就崇高、慷慨、睿智的美好品格,成就事业就大有希望.
从追求成功的观点而言,一般人所设定的追求目标不外乎两种:一个是学习目标,另一个是表现目标.
惯于设定学习目标的人,他的追求目标事实上有两个层面:一是追求工作的成功,二是追求自我成长,从工作经验中学习到知识与技能.在面临选择成败未知的工作时,这种人倾向于选择较难的工作.困难的工作成功了,自然会有成就感;即使失败了,仍然能从中学到知识与技能.通常以失败乃成功之母自励者,正是此意.
惯于设定表现目标的人,在心理上追求的并非工作的成功,而是意在借工作表现博取别人的好评.在面临选择成败未知的工作时,这种人倾向于选择最容易或最困难这种两极性的工作.因为最容易的工作只有在保证成功后,才能获得别人的赞许;最困难的工作成功率极小,成功了将成为英雄,即使失败了也会获得别人的原谅.因此,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是挑战还是保守,不能仅以成就动机高低判断.
赞许动机对人际活动的影响
赞许动机,是指交往的目的是得到对方的鼓励和称赞,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人的赞许动机有强弱之分.美国心理学家克劳斯和马斯洛创造了一种测试人赞许动机的方法:他们让被试用25分钟时间去做一件奇怪的事情,即把12个卷轴机一个一个、机械地放进小盒子,然后再把小盒子倒空,重新再放.试验结果表明,赞许动机强的人,常常为了取得他人或集体的欢乐、赞赏而努力工作或顺从他人.
赞许动机对人际交往活动的成败有直接的影响.赞许动机实质上是一种取得同伴、组织及社会承认、尊重、赞扬的需要,是一种激励机制.
心理学家赫洛克曾做过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实验:他把106名能力相当的被试分为4组,第一组为表扬组,每次练习后都给予表扬和激励;第二组为批评组,每次练习后都严加训斥;第三组为忽视组,每次练习后都不予评价,只是在一旁静听前两组所受到的批评与表扬;第四组为控制组,既不给予任何表扬与评价,也不让他们听到前两组受到的表扬与批评.然后让被试做一组难度相等的练习题,每天做15分钟,共做5天.之后分别检测四组被试的学习效果,结果发现受表扬组的被试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其他组,其次是受批评组,再次是被忽视组,最差的是被控制组.
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了赞许动机的作用.在社会交往中,恰当地运用赞美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常常能体会到这一点,那些经常受表扬和鼓励的人,赞许动机强,相对潜能发挥就大、劲头就足,工作就会不断地取得成就;受到恰当和善意批评的人也会迎头赶上,获得次之于受表扬的效果;如果一个人不为他人所了解,被组织忽视,受到冷遇,那么他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对集体漠不关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们无自主意识,无论干什么都由别人来支配.
在生活中,人人都喜欢被别人赞美、赢得别人的重视和恰到好处的赞许,因为它可以满足人们得到理解、信任的心理需求,使交往双方产生好感、喜爱和吸引,使人接近和合作,并取得一致行动.赞美得当,能够增强人的上进心和责任感,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情感.赞美不得当,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还使人生厌,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开展.
近代画家张大千先生留了一把漂亮的胡子,人称美髯公.因而有人只知赞美他的胡子,反而不提他在艺术上的造诣,为此他甚感不悦.有一次,一群慕名者又在大加赞美他的胡子,他终于忍不住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三国时期,孔明六出祁山,希望找一位主帅.张飞的儿子张苞与关羽的儿子关兴争相为帅.孔明难以决定,便要他们二人各自称赞自己父亲的功劳,以为标准.张苞说:我父亲大呵长坂坡,斥退曹操的兵将,义释严颜;在百万大军中取上将首级,更如探囊取物.关兴因为口吃,一直想说父亲关羽的事迹,但又说不出来,只结结巴巴地说:我父亲的胡子很长.这时关羽在云端显灵,生气地大骂:小子,你父亲过五关斩六将,诛文丑,斩颜良,一世的英名,你不知道赞美,只说胡子很长.
看来赞美还真是一门学问,因为赞美不当,才有此笑话.所以,赞美要适时适地、合乎时宜,否则就会令人生厌.
赞美无须刻意修饰,只要源于生活、发自内心、真情流露即可.但要更好地发挥赞美的效果,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赞美要注意适度
过度的赞美、空洞的奉承,会令对方感到难以接受,甚至感到肉麻、讨厌,结果适得其反.只有适度的赞美才会令对方感到欣慰.适度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异,需要不断摸索积累,逐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