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贾平凹生于1952年,我的父亲和母亲与他是同代人。
父亲幼小失怙,寄人篱下,体味人间的世态炎凉,也饱尝生产力低下、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中各种劳作之累,物质贫穷之苦。对这些经历及其细节,父亲从未在我们面前提及甚至吐露半字,倒是母亲会给我们说起初见父亲时的光景,还有结婚后过得紧巴巴的那些年,由此推断他从前的日子。他老实,拙言,最常见的日常生活场景之一便是坐在堂屋一角抽烟,很多个夜晚,我看着那些忽明忽暗的小小光亮,总会猜想,父亲在腾腾的烟雾中是否会想起过去的晦暗时光……母亲生于小知识分子家庭,再加之地主成分背景,“文革”中我的外公外婆被停职,被批斗是少不了的,郁郁寡欢,终染疾病,平反后没几年就相继去世。那时母亲的兄弟姐妹众多,要么被剥夺上学的权利,早早回家操持家务,干农活;要么寄居异乡读书,或者去外地工作。母亲早婚,远嫁他乡,跟社会及家庭的境况不无关系。她常提及自己的憾事:外婆病退之时,想要让母亲回来顶职,信已写好,还没来得及发出,就已离世。
我相信,父亲母亲的经历也是那样一个年代众多人的一段人生。而他们在日后更漫长的农村生活中所历经的,比如很长时期的繁重税收,经济的艰难,乡村的城镇化……辛苦劳累是常有的,血腥与暴力、欺侮与霸权也并不陌生。我在看贾平凹的《我是农民》《秦腔》《古炉》《带灯》等等作品时,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们所遭遇的,还有那些我从未见过的亲人。这是我选择作《贾平凹论》的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