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品质育种学》系统论述了杂交水稻品质育种的原理和方法。一章、二章详细介绍了稻米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生理过程;第三、四章介绍了稻米品质性状的表述、品质的评价和品质性状的测定方法;第五、六章论述了稻米品质形成的内外因素,即起决定作用的遗传因素是内因,有重要影响的光、温、水、肥等外部因素是外因;第七章到第十章详细介绍了杂交水稻品质育种的技术理论和具体方法,包括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品质改良、以及各种不同品质特征杂交水稻的配组技术;第十一章指出了杂交水稻品质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品质育种进行了展望。
第一章 稻谷和稻米
第一节 稻谷的形态结构
一、谷壳
二、糙米
第二节 稻米的主要化学成分
一、碳水化合物
二、含氮物质
三、脂类
四、维生素
五、矿物质
六、主要化学成分在稻米中的分布
第三节 水稻品种间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
一、品种间直链淀粉含量的差异
二、品种间蛋白质含量的差异
三、品种间氨基酸含量的差异
四、品种间维生素、矿物质含量的差异
第四节 稻米的特殊成分
一、稻米的色素
二、稻米的挥发性物质
第二章 稻米品质形成
第一节 胚乳组织的形态建成
第二节 物质在胚乳内的累积
一、贮藏物质向谷粒内运输
二、物质在胚乳内的累积
第三节 胚乳组织中的淀粉粒
一、淀粉粒的累积
二、淀粉粒的发育
三、淀粉粒的性质
四、淀粉粒的结构与稻米品质
第四节 胚乳组织中的蛋白质
一、蛋白粒的发育
二、糊粉粒
第五节 米粒成熟
一、稻米品质与灌浆特性
二、米粒成熟的田间表现
第三章 稻米品质性状
第一节 稻米品质概述
第二节 稻米的碾米品质
第三节 稻米的外观品质
一、粒形
二、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垩白度
三、透明度
四、白度
五、阴糯米率
第四节 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
一、概述
二、直链淀粉含量
三、糊化温度
四、胶稠度
五、米粒延伸性
六、香味
七、米饭质地与食味
第五节 稻米的营养品质
第四章 稻米品质评价与测定
第一节 稻米品质的分级与评价
一、我国对稻米品质分级评价的探索
二、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NY/T-593-2002,NY/T-594-2002)
第二节 碾米品质测定
一、样品处理
二、糙米率测定
三、精米率测定
四、整精米率测定
第三节 外观品质测定
一、长宽比测定及粒型评定
二、垩白测定
三、透明度测定
四、油分测定
五、白度测定
……
第五章 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
第六章 稻米品质的影响因素
第七章 “三系”不育系的品质改良
第八章 “两系”不育系的品质改良
第九章 恢复系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
第十章 不同品质特征杂交水稻的配组
第十一章 问题与展望
附表 英文缩写中文对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