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流散中的表征与认同——徐新教授从教40年纪念文集》(Representations and Identities In the Jewish Diaspora:Essays in Honor of Professor Xu Xin)一书,系南京大学犹太-以色列研究所所长、中国犹太文化研究联盟会长徐新教授从教40年的纪念论文集,共收录国内外知名犹太学专家围绕“犹太人流散”这个主题撰写的论文30篇左右,由南京大学宋立宏教授主编。
流散是犹太文明的核心特征。早在两千多年前,犹太人的大部分就已经居住在巴勒斯坦之外,这无论在语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方面都对犹太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探究犹太流散的历程、表现和经验,对于深入认识犹太文明不可或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民族的流散社团(如海外华人社团)也日益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本文集也能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照。国内尚无专门探讨犹太流散的同类著作出版,本书可以填补汉语学界这方面的一个空白。
来自中国的iluy——代序
2006年,在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新址落成典礼上,美国犹太教改革派领袖高乔克(Alfred Gottschalk)拉比发表主题演说,称徐新教授是创建这个研究所的iluy()。
犹太传统历来崇尚学习,希伯来语中对钻研犹太教经典尤其是《塔木德》之人的称号可谓形形色色。既学识渊博又心怀造物主故而堪称楷模者叫作“圣贤的门徒”(),如果只博通群经,可称“学者”()。见解独到、思维敏捷、谈锋犀利的是为“敏锐者”(),又被形象地比喻成“拔山者”();与之形成对照的,是那些或许木讷但知识全面的“西奈山”(),此语是说这类人对犹太教经典烂熟于心,仿佛亲自从西奈山得来一般。不世出的《塔木德》学者叫“高昂”(),能心无旁骛地研习《塔木德》的则是“勤奋者”(),而早早显示出学习的天赋和毅力的神童就是iluy——含有“出众”之意。高乔克按立了美国历史上的首位女拉比,他恐怕也是首位将iluy用于一位中国学者的拉比。
就中国犹太研究而言,徐新教授是公认的开风气之先的“出众”者。1988年,中国和以色列国尚未建交之时,他便访问了以色列,并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发表了演讲。此行无疑明确了他日后学术研究的方向。中以建交那年(1992年),他先创办了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中心,这是中国高校系统中率先成立研究犹太文化的机构,继而又主编和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以色列文学作品集《现代希伯来小说选》。次年,他和凌继尧主编的两百万字的中文版《犹太百科全书》问世,这迄今仍是中文世界相关领域最全面翔实的工具书。为了进一步促进犹太文化教学和研究在国内高校的开展,他多次举办犹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从1997年起,他又自筹经费率先在国内举办了三届犹太历史文化暑期培训班,邀请国外名学者主讲,共吸引了上百位高校教师和研究生参加。暑期培训班在20年前还远远不如今天这般流行和普遍。我作为研究生有幸参加了三届培训......
宋立宏,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犹太以色列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在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在特拉维夫大学犹太史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04)。应邀到美国休斯顿纳粹屠犹纪念馆做华伦研究员(2006.5),美国重建派拉比神学院和天普大学宗教学系任访问教授(2008-09),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近东语言文明系任高级访问学者(2012-13),以色列奥尔布赖特考古研究所任研究员(2016)。担任中国世界古代史学会理事、中国中东学会理事。出版有The Image of Jews in Contemporary China (Boston, 2016)、《罗马与耶路撒冷》(杭州,2015)、《犹太教的基本概念》(南京,2013年)、《从西奈到中国》(北京,2012年)等著译多种。
犹太人与中国
认知彼此:意第绪语作家和中国人【伊爱莲】/3
意第绪语里的中国——从华沙到纽约【凯瑟琳·海勒斯坦】/14
上海犹太难民记忆里的中国人【史蒂夫·霍克施塔特】/30
汉学、犹太身份与纳粹大屠杀记忆
——对一位以色列汉学家的反思【宋立宏】/49
反犹主义与纳粹屠犹
反犹形象的社会建构及其大众化
——以“永世流浪的犹太人”传奇在17、18世纪的传播为中心【艾仁贵】/69
后大屠杀时代:纳粹屠犹的社会后果【张倩红】/85
《安妮日记》与“南京大屠杀档案”之申遗比较【卢彦名】/107
犹太宗教与文学
犹太文化是三星堆文化的源头吗?
——对犹太教史中“出埃及”的时间和“石头崇拜”的考证【陈贻绎】/123
犹太教的释经传统与思维方式【傅有德】/135
早期犹太释经【田海华】/152
犹太教中的“罪”【饶本忠】/169
摩西·迈蒙尼德哲学的当代研究路径【约瑟·斯特恩】/186
东欧犹太风情的挽歌:辛格《在父亲的法庭上》【傅晓微】/207
《爱与黑暗的故事》与以色列人的身份认同【钟志清】/218
特拉维夫街头的天使:以色列读者对奇幻文学的态度【达尼艾勒·古列维茨】/233
犹太流散与认同
犹太社团与外族统治者:以波斯时期为例【孟振华】/259
这本《哈加达》有什么不同?【大卫·斯特恩】/277
16世纪奥斯曼帝国犹太人和穆斯林的法律关系【章 波】/283
17、18世纪德意志地区的宫廷犹太人【张礼刚】/298
近代柏林犹太妇女沙龙及其困境【张淑清】/312
近代欧洲犹太人的解放与犹太社会的转型
——以法德为中心的考察【胡 浩】/329
摩西·赫斯论犹太人问题【王 雪】/352
分歧与合流:犹太复国主义道路之争【贾延宾】/364
肖勒姆青少年时代“索隐”【张 亮】/378
美国犹太教的历史与未来【乔纳森·萨纳】/387
犹太人在美国的政治影响力【汪舒明】/400
流散犹太人与以色列——兼与海外华人比较【肖 宪】/418
附录一 Praising Xu Xin【Beverly Friend】/429
附录二 徐新教授犹太研究著述目录/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