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当代中国美学思想形态转变过程的历时性扫描,指出当代中国美学一方面在努力克服先前美学思想弊端,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对美产生新的误解,把美要么等同于认识,要么看作实践活动,甚至认为美是人的全部生命的至高表现形式,出现了遮蔽美、悬置美和放大美的“非美化”现象。康德以先验批判的方式检视了人类的认识原则、伦理原则和情感原则,揭示出美与认识、美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为美划边定界,成为后来西方美学的规范与方向。
序
20世纪中国美学走过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其特殊性在于现代中国美学形态的确立处于中国社会变革、思想意识形态重塑的艰难时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政治印记。美学在遵循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非美学自身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这迫使中国美学在某些必然的政治命题下深度开掘,发展出具有中国本土价值、能够反映中国人生存经验、解决中国人美学问题的现代东方美学体系;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偏离美学学科核心、遮蔽美学本根问题的现象,限制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多元化发展。
没有反思,就不能总结过去;没有批判,就不能更好地发展。批判和反思是学术体制开放的表现,也是学术思想发展的途径。因而,从尊重历史事实和思想生产需要的角度来说,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线索、发生机制、理论指向以及问题缺陷等进行梳理和总结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20世纪中国美学史的研究成果丰硕,有的以著名美学家为对象,通过介绍其美学思想,反映中国现代美学概况;有的以时间为线索,描述中国现代美学各形态的发展状况;也有的以美学论争、美学批判为红线,概括中国现代美学的主题变迁;等等。这些研究,运用多种视角,采取多种方法,全面展示了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成就,同时也不回避美学自身的发展困境,对当下中国美学发展极具启发意义。
但是,如果回到美学学科上来,从“美自身”的视角去审视这百年来的中国美学,则会呈现另一番思想景象。“美自身”首先不是“美本身”,不是柏拉图所说的那种“加在任何一件事物上,都会使这件事物变成美的那个东西”,不是那种具有普遍意义、超越现实存在的理念性东西,也不是已经被西方美学追问了一千多年的美本质的问题,而是美自身的领域,即我们在审美时,人的专注、情感、经验、心理、主观性、想象力、形象、物我关系以及审美中的道德、欲望、魅力、刺激等一些在审美经验中可以感知的东西。这些东西在当代中国美学中有些被遗忘,有些被我们选择性回避,甚至有时罔顾事实,为了机械屈就某个政治概念或某个思想需要而牵强附会。比如出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简单理解,把哲学中的唯物、唯心思想与人的阶级立场、政治立场相对应,在讨论美学问题时,否定了审美中的主观情感等因素。
这就导致当代中国美学的先天性不足,即习惯于从美的某种不证自明的属性出发,把该属性上升到本质的高度,再依据经典理论,对之进行逻辑架构,建构起系统的、完善的理论体系,然后再回过头解释具体的审美现象,或解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就好像我们研究汽车,首先不是从人的需要出发,而是从大地的表面结构入手,从地形特点出发,认为陆地有山地丘陵,道路有高低崎岖,所以汽车要装配减震,于是最终把减震作为汽车的根本特性,再依此去解释汽车的其他现象,如汽车颠簸时的样式、人坐在汽车里的舒适感受,等等。看起来逻辑天衣无缝,实际上忘却了人的存在,忽视了人的安全需求、享乐需要等。
美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这个属性可以在美学学科中展开说明,形成美学话语,但这不是美学学科的全部任务,不需要再倾尽全部精力,进行单独的体系架构和逻辑论证。因为人本身就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生活中的一切,从物质产品到精神思想,再到我们的生活方式,哪个又不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呢?而当代中国美学,不管是客观派、社会派,还是主客观统一派,都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找到依据去论证美的客观性和社会历史性,然后再由美的社会性、历史性来解释审美过程中的一切问题,致使当代中国美学缺乏解决美自身问题的意识,把美学当成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社会、历史等理论、方法的一种印证事例,美学学科观念相当孱弱。当代美学因此显得宏大有余,针对性不强。
当代中国美学的这种缺陷,一些学者也曾撰文剖析,但没有做系统的清理工作,因而有必要深入美学发展内部,寻找各美学形态建构的内在逻辑,指出他们之间的区别、联系及转换动力。事实上,中国当代美学从认识论到实践论再到本体论,每一种形态都是对前一形态的批判与反驳,都在努力消除一些非美因素的制约,都在努力地向美回归,这是中国美学的活力与价值所在,也是我们高扬“回到美自身的领域”大旗的历史依据。另外,西方美学发展规律也给我们以极大的启发。西方近现代美学之所以思潮汹涌、精彩纷呈,原因在于康德对审美先验规律的提示,在于美学家们从康德美学,或者说从美自身出发,结合社会时代需要,结合当时的哲学思潮,围绕人的生存发展而展开,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如实用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分析美学等,都是从康德美学中获取营养、滋润成长的。由此,当代中国美学应该在认识论美学、实践论美学所提供的强大的历史资源基础上,以当前生命本体论美学、“后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的转向、修正为契机,真正地实现向美自身领域的回归,向人的审美需要、主观想象、生活情感和艺术本体形式回归。
那么回归之后的美学应当如何出发?这当然不是一篇论文或者某本专著能够解决的问题,因为它不是一个具体的问题,而是历史展开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当代美学发展的两个现象。第一,原先的那种以逻辑推演来实现的本质主义美学在黑格尔之后已成颓势,到今天已走向终结,美学由形而上向形而下位移,由原来关注宏观的宇宙和人的本质问题,转向关注具体的现实生存问题。如马克思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以及海德格尔、克罗齐等,都是以艺术问题来讨论人的问题,而不像本质主义美学那样先回答人或宇宙的本质是什么,再由此落实到艺术是什么的问题。第二,当代艺术由原来的模仿走向表现,由注重形式、技术走向观念和创造,努力实现由形而下向形而上的位移。如蒙克、康定斯基、达利、毕加索、波洛克等的绘画艺术,突破传统绘画以呈现为目的,而走向心灵性的反思;就艺术形态来看,杜尚倡导的现存物艺术、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波伊斯的行为艺术等,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哲学,把庸常变成非常,由平凡进入非凡。这样一来,美学与艺术哲学、艺术美学相交汇,携手走入生活。
在此语境下,传统中国美学隐含了当代价值。传统中国美学是立足于中国人的生存经验、最具生活化和人情味的美学。中国诗学扎根于真实的生活,讨论艺术美或生活美的问题,把人伦道德、社会规范、个性修养、品位修炼融入其中,为建构当代中国现代的生活美学或者生存美学提供了强大的资源。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文化自信,以一种开放的胸怀,立足于中国人的审美智慧,吸收西方美学科学精神,建构起具有民族气派的本土美学。同时,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大,而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清醒的自信。因为传统美学也存在着超越性和理想性不足的缺陷,在话语方式上多是点评式、感悟式的警语碎片,必须在美学学科意识的指导下将其科学化和系统化,这是对传统美学最有效的继承,也是让传统美学进入当代生活,进入当代艺术批评,解决当代艺术问题的最佳方式——这就是文化自觉意识下的自信,是文化自信后的自觉。唯此,当代中国美学才能够在反思自我的基础上成为世界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才能够与世界接轨,进而影响世界美学。
梁光焰,湖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曾在《社会科学战线》《学术交流》《文艺争鸣》《船山学刊》《美术》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绪 论
第一章 认识论美学的发生及其误区
第一节 在主流意识形态的祭坛上
第二节 在哲学认识论的框架里
第三节 误区:美被遮蔽
第二章 实践论美学的反拨及其歧途
第一节 对认识论美学的反思
第二节 实践论美学的奥秘
第三节 歧途:美被悬置
第三章 本体论美学的超越及其迷误
第一节 超越实践美学的努力
第二节 陷入本体论的漩涡
第三节 迷误:美被放大
第四章 一个向度:回到美自身的领域
第一节 康德何以成为源头
第二节 美何以有“自身”
第三节 “美自身”的美学决断
结 语 主潮之外的异质声音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