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是个复杂、多面的历史人物。在大陆诸多史学者笔下,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他总是以反面的形象出现的。在中国革命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共产党经历的磨难与挫折,大都与蒋介石有关,甚或是他一手导演的。这是蒋介石的一面。
蒋介石还有另一面——民族主义者。在关乎中国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等重大问题上,蒋介石的坚定态度不容质疑,并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这一点也是不能否定的。否则,就无法解释他和国民党能够在中国大陆执政长达22年之久,曾经实现了名义上的国家统一;在他执政时期,中国作为世界“四巨头”之一,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他执政时期,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经过艰苦努力被废除了;在他退居台湾的日子里,坚守“一个中国”立场,坚决遏制“台独”、反对美国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为实现台湾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等等。
我对蒋介石这个历史人物的了解,是逐渐加深的;对蒋介石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的认识,是逐步形成的。
1997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站在万众注目的主席台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作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l世纪》的政治报告,这也是他第二次向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作政治报告。
第一次,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那次大会是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退休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大会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决策,实现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性交接。
党的十五大,是中国共产党一次跨世纪的重要会议。这年年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年中,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波及中国。处在20世纪即将过去、2l世纪即将来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江泽民在政治报告中回顾了中国人民即将过去的20世纪。江泽民指出:从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中华民族蒙受巨大屈辱,国家濒临灭亡边缘,到2000年中国在社会主义基础上进入小康,大踏步走向繁荣富强,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百年。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所讲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也是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为全世界所瞩目。
中国共产党人有理由感到自豪。在即将过去的百年里,中国人民从蒙受巨大屈辱、国家濒临灭亡,到实现民族解放,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大踏步走向繁荣富强,业绩极其辉煌。
王相坤,1963年生,河南新野人,新闻干部专业毕业,法学研究生。曾任秘书、副处长、团政委及团党委委员、常委、书记等职,2005年起供职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现任处长。研究方向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党史。参与了《一代伟人朱德》、《图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共高层决策60年》、《科学社会主义疑难问题新解》等书的编写。在党的十七大筹备期间,任《科学发展观理论问题研究》课题组成员兼联络员。近期著书有:《面向新世纪的军队政治工作》、《读懂江泽民》、《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全球视野下的中国1949》等。
写在前面的话
辛亥革命后至大革命前期:蒋介石与毛泽东共同支
持孙中山民主革命
追随孙中山:青年毛泽东、蒋介石相继投笔从戎
相聚于国民党一大:毛泽东、蒋介石颇得孙中山赏识
共事于国民党中央:毛泽东掌管宣传部,蒋介石专司于军事
西安事变前后:开启第二次国共合作新篇
蒋介石发出和平倡议,毛泽东调整“抗日反蒋”政策
张、杨兵谏“逼蒋抗日”,毛泽东确定和平处变方针
国共达成合作协议,两党军队开赴前线共同杀敌
抗日战争时期:兄弟阅于墙:埋葬日本侵略者
蒋介石倡导“持久消耗战”,毛泽东系统提出持久战理论
协力抗击日军侵略:正面战场与敌后袭扰相结合
敌后战场毛泽东指挥大反攻,在坚持与等待中蒋介石迎来日本投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后:共同面对雅尔塔协定侵犯中国权益
共同的民族情:毛泽东、蒋介石质疑雅尔塔协定侵犯中国权益
莫斯科谈判:毛泽东、蒋介石力主要回中国主权
良好的结局:毛泽东把蒋介石的梦想变成现实
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初期:毛泽东发起延安整风运动蒋介石仿效改造国民党
延安整风: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成功实践
从“鄙视”到欣赏:蒋介石潜心研读毛泽东著作和延安整风经验
学以致用:蒋介石在台湾岛发起国民党改造运动
五十年代:蒋介石与毛泽东暗中携手粉碎美国“两个中国\"图谋
从“弃蒋”、“弃台”到“保台”:美国重新确立干涉中国战略
在倚美反共与防美分裂中国间:蒋介石的天平向毛泽东倾斜
从联美反共到联共抵美:在攸关中国主权问题上蒋介石与毛泽东站在一起
五六十年代:蒋介石与毛泽东共同反对“台独”
支持“台独”:美国预谋已久
蒋介石的不变立场:“谁搞台独我搞谁脑袋”
毛泽东支持蒋介石:“台湾还是蒋介石掌权比较好”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蒋介石与毛泽东共同领导谋求国家统一的和平谈判
1950年:蒋介石放飞“和平鸽”,陈毅回应“让台湾烂下去”
1956年:毛泽东决策和平解放台湾方针,蒋介石派出第一个密使奔赴北京
1957年:毛泽东倡议国共第三次合作,蒋介石选定宋宜山考察大陆
1965年:毛泽东继续贯彻对台总方针,蒋介石同意统一六条件
1975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访问台湾,毛泽东嘱托邓小平“代
我此行”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