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称得上微观经济学的“典范”教材,被很多高校和社科院长期用作核心教材,深受师生们的欢迎。全书以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作为全书的主体详细展开,简洁明快地将微观经济学的全部历史发展进行了完整的逻辑展开,同时更准确地重新表述了经济学的各种命题,并且紧随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前沿,不断修订以增补微观经济学的新理论和新发展。书中由简到繁、层层深入地介绍了适宜中级水平的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技巧和分析工具,在文字阐释之外,运用数学符号、图表说明,用简易的运算和分析,深入浅出地推导出通常由高深奥秘的现代数学证明的结论,同时不失论证的严密性和一般性。除了逐步放松假定,让理论不断逼近现实外,《范里安微观经济学》还非常注重应用,大量列举具体例子,生动说明理论和方法如何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启发读者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读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怎样把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转换为能用标准的微观经济学方法处理的形式,再通过图形分析和代数求解,找出量化了的并被赋予了经济含义的答案。
本书是在我的经典教材《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中增加了数学描述而形成的,将以前分属于各章附录的数学描述重置于相应各章的正文。这样有助于掌握初等微积分方法的学生更好地适应本书的分析思路。
写作《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的初旨是阐述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使学生能自己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而不是被动地吸收书中描述的简化示例。我觉得实现这个目的的最好办法,是强调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提供基本概念的具体应用案例,而不是尝试提供一本充满术语和轶事的百科全书。
我希望,使用微积分的描述有助于具备适当数学背景知识的学生。然而,应该记住,只要知道一些关于线性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及初等代数的简单知识,也能成功地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即使没有过多地使用数学知识,也完全可能实现分析性的要求。
值得强调的是,经济学分析方法是使用严密的逻辑推理,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使用高深的数学方法。尽管数学语言必然有助于保证分析的严密性,尽可能地使用数学语言无疑也是最好的分析方法,但数学语言未必适合于所有的学生。这也是本书为何有两个不同版本的理由所在。
微积分提供了更深刻地研究相同问题的方法,当然,我们也能使用文字和图表探讨同一问题。稍微使用数学,就能使得许多论证变得更简单,所有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都应该知道这点。我发现,在很多场合,受适当的动机及有趣的经济实例的驱动,学生们将更有兴趣从分析角度观察事物。
本书还尝试了一些其他创新。首先,本书的章节一般都很简短。大部分章节同“讲义的篇幅”大致相当,从而可以一次读完。我遵循了先讨论消费者理论,再讨论生产者理论的标准顺序,使用了比正常篇幅更多的章节讨论消费者理论。这并不是因为我认为消费者理论必然是微观经济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是我发现学生觉得消费者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最神秘的部分,从而希望能更详细地阐述消费者理论。
其次,我力图列举应用本书所述理论的大量实例。学生可在许多教科书中看到大量描绘曲线移动的图表,很少看到关于这些问题的代数或微积分表述。实际是使用代数知识在求解问题。曲线图给人们以直觉,而经济分析的真正实力体现在能定量解答经济问题。每个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都应该能将经济故事转换成方程或数值,却常常忽视培养这种技能。因此,我还提供了可与教材完整配套的练习册。这本练习册是我和同事TheodoreBergstrom合编的,我们也竭力使练习中的问题具有趣味性和指导性。我们相信练习册将为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学生提供非常有用的帮助。
最后,我相信本书对各种专题的论述比常见的其他中级微观经济学教科书的论述更为准确。诚然,在难以分析一般问题时,我有时也选择特例进行分析,但在选择特例进行分析时,我将尽量如实地加以说明。总之,我尽力详细阐明每个论证的具体步骤。我相信,本书的论述比其他常规论述更为完整和准确;注重细节使得本书的论述能比其他许多书籍松散的论述更容易理解。使用说明
本书内容较多,一学期也许不能从容地教完,因此,应该仔细选择你想深入讨论的章节。如果你从本书的第一页开始,按章节的顺序进行,那么,教完全书需要太多的时间。本书的模块结构赋予指导教师在选择如何演示本书内容方面以很大的自由度,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利用这种自由度。下图显示了各个章节之间的相互联系。
黑色方框内的章节是“核心”章节——它们应该出现在每一种中级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白色方框内的章节是“选择”章节:在每个学期,我都会兼顾其中的一些但不是全部的章节。灰色方框内的章节通常不会出现在我的教程中,但它们很可能轻易地在其他教程中出现。一条从A章至B章的实线意味着,在阅读B章之前你应该先阅读A章。而一条虚线则是指阅读B章需要了解A章的一些内容,但其依赖程度并不显著。
通常,我会先介绍消费者理论和市场理论,然后直接过渡到生产者理论。另一种流行的路径是在消费者理论之后,先介绍生产者理论;许多教师喜欢这种方式,我也是在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后才确信这种方式是可行的。
有些人喜欢在消费者理论之前先讨论生产者理论,在本书的框架下,这是可行的,但如果你选择这条路径,你需要对本书的结构作出补充。例如,在讲授等产量线时,学生必须事先了解无差异曲线。
有关公共物品、外部效应、法律和信息的大部分内容可以在课程的早期介绍。我对这些内容的安排,使你可以很轻松地在你希望的任何地方介绍它们。
类似地,公共物品可以作为埃奇沃思方框图分析的一个例子来介绍。对外部效应的讨论可以排在成本曲线之后,而信息专题可以在学生熟悉经济分析方法后再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