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历代名家碑帖临习技法精解》丛书,精选我国古代传世精品碑帖来深入解读其中的书法技艺和魅力。丛书共30种,31册,所选名家作品以楷、行、草、篆为主,基本上贯穿整个书法发展历史,书法家也无一不是极具深厚传统技艺,同时又能够开宗立派、自有风貌的一代大家。
丛书特别邀请著名书法家及书法理论家周世闻先生主持编写。他集结了一批在当代书坛卓有成绩的书法家,对每一本书有代表性的例字都进行专业解读、反复推敲,力求将碑帖中的艺术精髓更细致、精准地普及给读者。
本套丛书的出版以其宏大高远的视野,严谨细致的态度,全面多维的内容,准确通俗的分析,势必会为书法的传承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
宣传语——
答疑解惑,学书津梁。
揭示诀窍,金针度人!
柳公权(78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元和三年进士,任三朝侍书,官至太子少傅,又称“柳少师”。
柳公权以楷书见长,他的字体初学王羲之,后承颜真卿、欧阳询之风。他上追魏、晋,下及初唐诸家笔法,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创造了自己的独特书风。柳公权集名家笔法之优,用笔干净利落、棱角分明,结构严谨、筋骨开张,形成了自己的“柳体”。苏轼曾说:“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康有为也评价道:“诚悬则欧之变格者。”由于其遒美劲健的书体可以与颜书的雄浑宽裕相媲美,后世便对其有“颜筋柳骨”的美誉,范仲淹在所做的诔文《祭石曼卿》中说:“延年之笔,颜筋柳骨。”也形象地概括了这两位书法家在各自字体上的特点,颜体略丰满,柳体则更骨感,而柳体在骨感的同时筋骨并存,笔画瘦硬。
柳公权的楷书代表作有《玄秘塔碑》《金刚经碑》《神策军碑》等。本书所选的《玄秘塔碑》(三井版)更显劲瘦,为柳公权晚年之佳作,全文总共二十八行,每行五十四字,石碑现存于西安碑林。诚如清代王澍在《虚舟题跋》中所言:“诚是极矜练之作。”高度评价了柳公权在《玄秘塔碑》中所达到的艺术成就。用柳公权曾劝谏唐穆宗的话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柳公权的书法也一直谨遵其道,骨力劲健,观其字犹如见其人。柳公权虽一世为官,但他为官清明,不畏强权,敢于向皇帝谏言,这也是形成柳公权字形风骨自傲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柳公权已经六十四岁,楷书用笔和规范化方面已经达到极致,书风已经极具个人特色,不仅字体笔画结构严谨,劲瘦有力,端正俊美,而且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柳体”特点。其笔法矫健,老而弥坚,筋骨自开;结字瘦长,仙气从笔触间自然流露,点画间如同刀切一般。全碑气势浑厚,笔力充沛,无一懈笔,可谓精绝,是柳公权代表作之一,也是后世临帖的典范之作。后世王世贞评为“遒美劲健,固自不乏”。临帖时需要注意,笔画间多是逆锋起笔,中锋行笔,要注意两种不同笔触间的转化,笔力的轻重也是重点,柳公权笔画瘦硬,筋骨自显。要在临帖的同时悉心研究柳公权在一笔一画间用笔的神韵。
中国书法历史源远流长,后世有云,“唐人尚法”,柳公权的楷书就是法度森严的典范之作,诚如米芾所赞:“柳公权如深山道士,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因此书法入门先习柳书可以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为自己的书法探索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