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忠于内心情感的文字记录者的自白——
我们都谈再见,但实际上有多少离别,来不及道声再见。
我们都没有学好该如何道别,我们也没有为再见练习过台词。
我们既没有办法让相遇早早到来,也没有办法让告别理所应当。
如果这种再见和相逢不是一种特例,我不会气急败坏,反而会感动落泪,我一定会郑重向你道歉,因为这个世界上,终于不再有物是人非。而我,也终于可以心安理得地期待,期待属于自己的从头再来。
我对说再见这回事一点都不含糊,我也对重逢依然怀有希望。
如果未来的我们终将有各自归去的远方,
那不如趁现在就和过去做一次彻底的告别......
这里有让自己捧腹大笑或者感怀流泪的桥段,也有文字都无法描述的无厘头和小荒诞,但更多的是让自己也不愿意再回忆的情感。
17个戳心故事,17种情感合集,都在这里,它叫做再见。
写给这路上所有无法重逢的告别——相聚不如相忘,离别不如永别。
这么远那么近
本名贾文宇。
广告人、畅销书作家、电台主播,古器物爱好者。
出版作品:
《爱上一个人的花开》《最后一个夏天》《无尽意》《自然而然》《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我知道你没那么坚强》《不喧哗,自有声》
策划畅销合集OUR书系。
自序
都说习惯了告别,但我们没有
第一章
我的世界你已早退
远在远方的远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我又没有很想你
第二章
一座禁城
3012号房间
扶桑和安泽
雨夜出租车
含泪活着
第三章
一把匕首
胜者为王
你走之后就别回来
时间会筛选出你想要的人
第四章
霸道少年你如风
如风的霸道少年——《霸道少年你如风》番外篇
不同向的风
相聚不如相忘,再见不如永别
后记
我还是想再努力看看
都说习惯了告别,但我们没有
我不喜欢深夜,是因为沉重,但我写文章的很多时候,都是在夜里。
打开文档看了一眼,写下这本书的第一个故事,是2014年的9月,转眼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有些时候我会回想起这些故事中的某些细节,想着什么时候能够把它们重新放在这一篇篇的故事里,可过了一段日子,就忘记了。
我们的生活远远比故事要复杂,这里面有的是让自己捧腹大笑或者感怀落泪的桥段,有文字都无法描述的无厘头和小荒诞,更多的是让自己也不愿意再回忆的情感,所谓的感同身受,大概就是你们看到我写的故事,然后回忆起自己的往事。
所以此时此刻写下这篇序言,只能算是为回忆打开一个匣子,算是一种喃喃自语吧。
反正,这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正如我们都谈再见,但实际上有多少离别,来不及道声再见。
感同身受不等于完全理解,而再见,也不意味着就一定会重逢。
记得前几天,我一个朋友对我说:你知道吗?其实大家都在背后议论你,议论你为什么有些时候很暖心,有些时候又狠心。
我有些奇怪,问道:这很矛盾吗?朋友摇摇头:不是矛盾,而是你把这两面都表现得太过明显,让自己的善恶都那样的昭然若揭。
想了想,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或许作为白羊座的我实在不善于把情感掩饰在心里,我妈曾经就说我,任何的喜怒哀乐都在脸上,看一眼就知道了。
但大人们都教育我们说,真正的长大,是将自己的喜怒不行于色,不要让别人一眼就看穿你,尤其是看穿你此时的心情。
坦白说,我还是没有做到。
我们已经站在了成人的世界里,却依然没有学会成人的规律,没有学会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我们总是觉得有好多时间,总是以为凡事都可以从头再来,但正如这个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指纹一样,这个世界上,也同样没有可以从头再来的一模一样的道路。
我没办法做到隐藏自己的情绪,我曾想过,这或许就是我不太擅长写故事的原因吧。
我见过的好的作家,他们用一篇篇精妙的故事和写作技巧,构架出一个个异常精彩的世界;他们用自己的脑洞和情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得放置于一个个虚拟的故事里,依托于自己笔下的“乌托邦”。
我尝试过了,我真的认真尝试了。我看许多故事,我读写作技法的文章,我研究那些故事中的套路,但毫无例外的,我都失败了,我始终都想从这些看似冷漠的技巧里,看到作者所蕴含的真实情感,都想从他们虚构的一个个人物上,找到属于作者真实的蛛丝马迹。
有些时候我很沮丧,没办法啊,我就是写不好故事啊。
或许,我不是一个善于遮掩的人,或许我也不是一个好的写作者,但我出了一本又一本的书,我写随笔、写鸡汤、写散文;同样,我也写故事,在这一本故事集里,我写下了这十几个故事,又是我不擅长隐藏的情绪合集,它叫作再见。
嗯,确实是这样子的,这些你即将看到的故事,都有关于告别,都在说着再见,而我们时时刻刻,不也是如此吗?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印象深刻的,往往都是一些不重要的事以及其中的细枝末节。我高中离家时,车窗外飞驰而过的树木和绿葱葱的田野,旁边是一个中年的大叔大声地用我听不懂的方言打电话;上大学时送别家人,妈妈拉着我不停地嘱咐,而我一脸不耐烦的表情让她最终放弃,走的时候一步三回头地看着我;姥爷去世后我哭着跪在灵前,磕头烧纸点香,在送别的道路上泪眼婆娑地回忆着曾经的点点滴滴。
有时,我实在是羡慕那些停留在一个地方的人,我也渴望自己一直站在同一片熟悉的土地上,有熟悉的风景和熟悉的人,有我的童年、少年、青年,甚至直至我死去,都在这里。
可我正如父亲说的:你不是一个可以停留在原地的孩子,你的心就是你的翅膀,注定要飞起来,飞得越远越好。
那时我将这句话当作一种夸奖,我以为飞得越高越远,就越能证明自己的能力,我曾将父亲说这句话时的落寞表情当作是不舍,后来过了很多年我才想通,那不是不舍,而是无奈。
因为我已经明白,有些人事,一旦说了再见,就再也没有办法回头了,无论是曾经遇到的人,还是我们所谈的那个故乡。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问答,问题是:与人道别后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而且还解释了问题,不是要谈再见,而是谈再见后自己的状态。有一条回复让人伤感,他写道:告别后,我时常都在和陌生人打交道,而且没办法熟络起来,害怕下一次的告别如之前一般的伤心。
在那些过去的成长的时光当中,我们多少次和陌生人打交道?我不止一次用冷漠的表象来拒绝旁人的微笑和善意,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养成了表面嬉闹却不走心的习惯,学着不去当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又在一次次的再见后落寞失望,很多时候我都问自己,这样做是否得不偿失。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都没有学好该如何道别,我们也没有为再见练习过台词,我们只是学会了铭记,记住那些转身离开的背影,记住他们最后一刻的笑容和眼泪,记住我们曾为相遇付出的真心,也记住了那些伤害和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