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文库:王阳明全集(图文珍藏版 套装共4册)》是研究王阳明心学思想及王阳明一生*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具个性、具争议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现代人成功修身、强大个人内心的励志作品。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等命题,受到后人的广泛推崇,严复、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等都是“阳明心学”的追随者,其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影响。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宁波余姚人,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且具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学艺术造诣,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他一生仕途坎坷,然治学不倦,成就卓著,他创立的“心学”思想体系,积极追求个性解放,冲破了“理学”的传统观念,在封建社会后期产生过重要影响,堪称学界巨擘。他的教育思想,敢于反对旧道学的禁锢,有着浓烈的创新精神,他不仅文韬武略,还是一位治世能臣。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他“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1流人物”。
第一章 心学圣人王阳明
一、生而不凡
二、年少有为
三、步人仕途
四、挺身斗虎
五、绝处逢生
六、被贬悟道
七、知行合一
八、新的任命
九、肃清盗匪
十、平定叛乱
十一、良知之教
十二、病逝归途
第二章 《王阳明全集》原典解析
卷一语录一
《传习录》上
附:《传习录》上今译
卷二语录二
《传习录》中
附:《传习录》中今译
卷三语录三
传习录下
附:《传习录》下今译
附:朱子晚年定论
卷四文录一
书一始正德己巳至庚辰·
卷五文录二
书二始正德辛巳至嘉靖乙酉
卷六文录三
书三始嘉靖丙戌至戊子
卷七文录四
序记.说
卷八文录五
杂著
卷九别录一
奏疏——
卷十别录二
奏疏二
卷十一别录三
奏疏三
卷十二别录四
奏疏四
卷十三别录五
奏疏五
卷十四别录六
奏疏六
卷十五别录七
奏疏七
卷十六别录八
公移一提督南赣军务征横水桶冈三涮
卷十七别录九
公移二巡抚江西征宁藩
卷十八别录十
公移三总督两广平定思田征剿八寨
卷十九外集
外集
外集二
外集三
外集四
外集五
外集六
外集七
卷二十续编
小序
续编一
续编二
续编三
续编四
续编五
续编六
卷二十一山东乡试录
卷二十二年谱
卷二十三《世德纪》
传
祭文
卷二十四《世德纪》附录
卷二十五附录
诰命
传
祭文
其他
附:阳明先生门生及历代评鉴者名录
第三章 王阳明名言名句鉴赏
一、立志篇
二、修德篇
三、为学篇
四、交友篇
五、行孝篇
六、豁达篇
七、包容篇
第四章 王阳明心学大智慧
一、心为天地万物之主
二、志向决定人生的命运
三、智者相逢狂者胜
四、“知行合一”思想的重要性
五、“致良知”是心学主旨
六、修炼强大内心
七、面对挫折“不动心”
回京之后,他那种“经略四方”的豪气仍时时萦绕于心间,挥之不去。第二年,也就是他16岁的时候,由于连年饥荒,湖广(今湖南、湖北)、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地区发生以刘通(号“刘千斤”)、石龙(号“石和尚”)为首的流民暴动,他们以黄旗为帜,建国号为“汉”,以“德胜”为年号,一时震动京师。王阳明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突发奇想:这不正是我显现身手的时候吗?于是,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洋洋洒洒,写了个给皇帝的奏折,其中结合他对居庸关考察的实际知识发表了他的军事思想,贡献如何克敌制胜的策略,甚至想请求皇上让他来亲自带兵,对刘千斤、石和尚进行征讨。他把写成的奏折交给他的父亲王华,希望由王华转呈皇上,但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他只不过是一次又一次挨了王华的狠狠训斥而己。
王阳明独自一人研习兵法,考察边关,练习骑射,原是他将“做圣人”这一想法付诸实践的一种方式。他自以为考察了边关,并且也有他自己的想法,可以上书为朝廷贡献智慧了,结果却遭到父亲王华的一顿臭骂,如同被浇了一瓢凉水;这瓢凉水虽然不能浇灭王阳明要做圣人的心志,但却起到了使他收束身心、重新回到书本上来的作用。
明朝当时的情况是,在一般读书人当中,宋代朱熹的学说是十分流行的,朱熹被人们看做是孑L子、孟子之后最伟大的圣贤一流人物。既然如此,朱熹的书可是不能不读的,说不定把朱熹的书研究透了,自己也就成为圣人了。抱着这样的想法,王阳明就开始阅读朱熹的著作,开始对他的学说进行详细研究。
在朱熹的思想当中,有一个观点是最为著名也是最为流行的,那就是“格物致知”。什么叫做“格物致知”呢?讲起来有点不容易,因为比较烦琐,而且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解释。在朱熹那里,所谓“格”,我们不妨将它理解为“格斗”的“格”,“物”就是事物。“格斗”必须要两个人面对面,所以“格物”就是要与事物“面对面”。我们每天都与各种各样的事物“面对面”,但我们却不一定能了解这个事物为什么如此这般的道理。所以朱熹说,如果我们要想真正了解事物的道理,那么当我们与事物“面对面”的时候,就要运用我们的理性,去了解这一事物之所以如此这般的道理,去穷尽这个事物的道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对这一事物本质的了解,这就叫做“致知”。所以所谓“格物致知”,大意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要弄明白每一个具体事物的道理。通过不断积累韵方法,不断地获得具体事物的知识,最终就可以达到无所不知的境界。但世界上的事物千千万万,怎么可能穷尽每一件事物的道理呢?朱熹的观点是,天下万物,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各不相同的,但从本质上说,所有事物都是以最根本的、独一无二的“理”或者“天理”为根据的,他将这个“理”叫做“一本之理”,是最大的、最根本的、最普遍的道理;但就每一个独特的事物来说,它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别的什么样子,也有它自己的“理”,他把这个叫做“分殊之理”。简单地说,任何事物之所以呈现出独特的当前状态,是有它自己的“理”的,只要我们不停地“格物”,也就是弄明白具体事物的独特的“理”,不要停止,今天弄明白一件事的“理”,明天弄明白另一件事的“理”,那么总有一天,我们对天下事物之所以如此的“理”的理解就会达到一个豁然贯通的境界,这样就可以实现对那个最为根本的、普遍的“一本之理”完全而又准确无误的把握。做到这一点,也就到达“圣人”的境界了。
这一“格物致知”的说法是当时十分流行的观点,王阳明当时对它当然也是十分相信、没有怀疑的。按他的想法,既然朱熹说每一事物都有它自己的道理,都有天理,那么一草一木也必定是包含着这种“至理”或“天理”的。既然只要“格物”就可以“穷理”,只要“穷理”就可以成为“圣人”,那么我就开始“格物”吧!当时他有一位姓钱的朋友,两人一起商量着要做圣人,可谓是志同道合;刚好他父亲王华的官府里面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一丛竹子,王阳明就对那位姓钱的朋友说:“要格物做圣人,我们就从这丛竹子开始吧。你先去格格这竹子看,看这竹子里面包含着什么最高的天理。”于是这位姓钱的朋友就去“格”这竹子,整天与竹子“面对面”地“格”,如此这般“格”了三天,结果是积劳成疾,病倒了!王阳明心想,也许是这钱姓朋友原本体质虚弱,精力不足,所以才至于“格”了三天就病倒了,还是我自己来吧!于是他也如此这般地整天与竹子“面对面”地“格”。一天过去,没有“格”出什么天理;两天过去,还是没有“格”出什么天理;一直过了七天,他便也如那位钱姓朋友一样,积劳成疾,病倒了!于是他感慨地对那位钱姓朋友说:“看来这圣人是做不得的啊!格一物都如此困难,要格尽天下事事物物,我们哪里有那么大的力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