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中国文论转型:接受研究的视角》选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论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文学的本质、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边界、中国文论的身份,对它们进行深度的挖掘,讨论了二十世纪最后十年间中国文论演化或日“转型”的过程,并将自身置于历时与共时的坐标中。在历时轴上,顾及八十年代甚至此前的中国文论;在共时轴上,紧密联系同一时期的西方文论,通过比较的视角,用自己的观点,论述这一“转型”并构建它自身。
庆祝的博士论文即将发表,他约我写序,从什么角度切入呢?我踌躇。
庆祝在硕士阶段读的是文艺学,理论是他的专攻,博士阶段转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来,在我的名下,但理论的探索依旧是他的方向,因此,他做关于文论的题目就十分自然了。
由于他这篇论文关涉文论,这使我想到了一些有关文论的问题,或许可以借这篇小序稍微申说一下。
所谓文论,当然是指关于文学的基本理论。记得大学时读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好像觉得什么是文学、什么是文学理论之类的基本问题已经弄清楚了,可这些问题现在却又重新成了问题,变得面目模糊了。这好像并非我一人的感觉,不少学人似乎都有同感。什么原因呢?我想大概可以作两面观。
陈庆祝,安徽泗县人,副教授,现任教于东莞理工学院。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获文艺学硕士学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学位。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化理论研究。先后在《文艺研究》、《文艺争鸣》、《当代文坛》、《外国美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
序
第一章 解构与建构、接受与利用——90年代文论转型的话语策略
第一节 90年代文论转型的思想背景
一、“转型”与“范式革命
二、“现代性”终结?
三、“反思的审慎的现代性
第二节 90年代文论转型的生成语境
一、90年代的社会和文化的“转型”
二、90年代的文学转型
三、审美主义文论的困境
第三节 90年代文论转型的话语策略
一、现代文论的生成路径
二、90年代文论的话语策略
第四节 文化接受中的阐释和接受研究的方法
一、文化阅读中的阐释及客观性
二、文化接受的分类
第二章 文学本质的播散
第一节 后现代在中国及其对文论本质问题的影响
一、貌合神离的复数后现代主义
二、选择的意义:我们需要何种“后现代”?
第二节 后现代语境中的“世界文学
一、“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的前设目标?
二、回到原典:歌德和马克思的“世界文学”的内涵
三、差异性与“世界文学
四、全球化时代的文学/文化交流
第三节 解读审美型文论:一个后现代的视角
一、话语中心:真实/幻象?
二、审美型文论的有限性
第四节 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话语选择
一、关于“文学的本质”问题的争论与对话
二、反本质主义能走多远?
三、视角主义与有限本质论:文学理论选择的可能性
第三章 松动的边界——文化研究的兴起及文化批评对审美批评的挑战
第一节 意味深长的“边界”之争
一、盟友的出位
二、文化研究与文艺学之争:从几个相关概念谈起
三、简短的评价
第二节 文化批评对审美批评的补充和拓展
一、文化批评的政治性诉求
二、文化批评的大众化转向
第三节 大众文化的中国形态与文化研究
一、西方对“大众文化”的界说
二、大众文化的中国变体及大众文化研究
三、中国的文化研究的限度
第四章 中国文论身份的想象性建构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身份建构
一、“身份/认同”释义
二、文化身份/文化认同为何成为一个“问题”?
三、全球化时代文化身份的建构逻辑
四、90年代的中国文化身份/文化认同问题
第二节 “失语”与“转换”:中国文论身份的建构努力
一、“失语”的诊断及对诊断的质疑
二、“失语症”的医治:“转换”与反驳
第三节 文论功能:文论身份建构的逻辑起点
一、文论何为?
二、90年代文论的功能缺失
三、“转换”中的错位
四、文论身份建构的几点反思
结语:文论转型、学术论争与共同话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二、90年代的文学转型
按照前文对90年代转型文论“反思的审慎的现代性”的定位,“现代性”也可以成为考察与文论转型相关的90年代文学的一个关键词。在西方社会,“现代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而文学是形塑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的最早也是最有力的媒介。在20世纪的中国,“现代性”也是中国文学的一个主要话题,而文学的“民族/国家叙事”的变化则反向地折射了文学中“现代性”的变迁。因此,90年代各类文学中“民族/国家叙事”的变化成为我们考察90年代文学转型的一个途径。
按照一种通常的构成性分类,文学可以分为主流文学、精英文学、大众文学。从80年代到90年代,这三类文学中的“民族/国家叙事”显示了不同的变化轨迹。
主流文学是国家权威意志和利益、国家正统意识形态在文学上的代表,是“民族/国家叙事”的主要承担者。在80年代的文学格局中,主流文学一度处于绝对主导的位置,这从80年代的各种文学思潮命名(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中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即可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