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首次阅读彭怡平作品时便喜欢上这位作家,我欣赏的是她的视野。行旅天涯而写作的人很多,美食好景、人文风情……早已目不暇给,但彭怡平的视野很怪,她仿佛以她的眼眸抚摩可及的世界,于是能带着我们触摸这世间的凹凸不平。在《安格尔的小提琴》里出现的每一个人物,均是作者微观巴黎的一个角度。如果说《她的故事》展现了彭恰平辽阔的视野,则《安格尔的小提琴》里,描画了巴黎的地下管道,收集了所有的气味、声音、传说、鬼魅……
中央编译出版社“图文馆”书系:选题独特,汇集名家名作;图文一体,追求精编精印。丛书宗旨:让书成为精美的礼物。已出版《美的历史》《丑的历史》《时间的故事》《圣经的历史》《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零ZEЯRO:世界符号大全》《圆与方》《阅读的女人危险》《写作的女人危险》《女人与珍珠》《她的故事》《安格尔的小提琴》《钱的历史》《发明的历史》《这是什么意思?符号学的75个基本概念》《世界宗教艺术图典》《书店风景》《业余书店》等,广受欢迎。希望这些书能成为您送给朋友的精美礼物。
推荐序
巴黎的地下管道宇文正
我的对面坐着一位斜戴呢帽、刚从巴黎回来的女子,侃侃说着她对《副刊》的看法──大部分是批评。边听着,我脑里莫名浮出刚读完《她的故事》那本书上一位站在骆驼前、面纱掩至鼻尖的埃及女子,我迸出一句:“你要不要帮《联副》写点关于巴黎文化、生活的东西?”
她是《她的故事》一书的作者彭怡平,那个耗费十年时间,跋涉欧、亚、非洲,写作、拍摄“世界女性群像”的女子,那是我与她第一次见面。在我读了《她的故事》之后,写email给她。我还记得书里那幅戴面纱的女人照片上的标题是“女人隐身的国度──埃及”;而我知道眼前这位女子,绝不隐身,她非常“勇猛”地四处闯荡,但另一方面,没有半点“流浪者”常见的邋遢,她的打扮时髦、好看。
于是有了彭怡平在《联副》上陆续发表的“当埃菲尔铁塔塌下来”、“丝袜鸡尾酒爵士俱乐部”、“㎡平方米”……并且以“印象巴黎”为栏目名称,带引读者穿街走巷,寻访千奇百怪的人与故事,这些篇章我是第一个读者。
我在第一次阅读彭怡平作品时便喜欢上了这位作家,并主动寻找她,倒不是因为女性主义之类的思考,也不是着眼于旅行文学的时尚感,我知道她还写美食,那更不是我的兴趣,我欣赏的是她的视野。行旅天涯而写作的人很多,美食好景、人文风情……早已目不暇给,但彭怡平的视野很怪,她彷佛以她的眼眸抚摩可及的世界,于是能带着我们触摸这世间的凹凸不平。《她的故事》是如此,新作《安格尔的小提琴》更是如此。
在《安格尔的小提琴》里,出现的每一个人物,均是作者微观巴黎的一个角度。“圣诞快乐”以巴黎的边缘人、穷人、生活简朴者、圣诞不快乐的人……点出反消费主义者的单纯生活想望。“拉雪兹的幽灵”里以一座墓石雕像,冷冽地冻结了生之欢愉。“当埃菲尔铁塔塌下来”里的巧克力大师让-保罗·艾菲,令我想起电影《浓情巧克力》里的茱莉叶·毕诺许,他们调制的,都是人生。
而“一个关于书与人的故事”里的“知识拾荒者”提耶、杰哈,“㎡平方米”里开二手相机店的越南移民讷顾炎,“拉丁区的教皇”里随口能评论巴尔扎克与雨果的游民贝诺瓦,“周四二十一点三十分”里在夜间来到恶臭扑鼻的地下室里上写作课的人们……则都隐身在曲曲折折的巷弄、角落里。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地铁故事”,那喊着“我要一个座位,我是残障!”的歪嘴斜眼女人、随手拍乘客后脑勺痛骂“你们这群懦夫!”“我蔑视你们!”的雷鬼暴男等种种人物;与经常有人“将高速前进的火车头当成迎接他的天使而纵身一跃”的月台、有人卖专为失业者而办的慈善报纸的广场站等种种场域,交织成一幅不同于几米画笔下静美哀愁的地下铁,更迥异于喧闹却又极其明亮干净的台北地铁,那是古老巴黎的倒影。如果说《她的故事》展现了彭怡平辽阔的视野,《安格尔的小提琴》则描画了巴黎的地下管道,收集所有的气味、声音、传说、鬼魅……
我与彭怡平的第二次见面,我们再度相互打量对方,她指着我颈间黑皮绳穿着的银色环戒说:“你外表很温柔,其实叛逆,你很适合做一点朋克的装扮。”我笑出来,约略可以揣想她在国外四处探奇,如何凝视、想象、解剖她所邂逅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企图探掘对方的故事,或可能,随手拉出的是一则荒诞突梯的人生。
彭怡平,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巴黎索尔本大学电影电视系博士候选人结业。通晓法、日、英、德、拉丁文,是个热爱电影、欣赏艺术、崇尚旅行、喜爱美食与音乐的“生活艺术家”、专业影评人、旅游文学作家与文化评论者。专攻剧本、纪录片拍摄与电影艺术的研究,对日本文化与法国文化做过深入的探索,发表专书数本与专文数篇,探讨日法文化。应邀至日本京都现代艺术Gallery Sowaka以日文举办专题演讲。应邀至法国里昂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举办摄影个展,出席台湾电影专题圆桌会议。与Epson及ttoopp合作,于2009年11月底将作品以线上摄影艺廊方式长期展出。应Nikon School之邀,成为旗下女性专任讲师,自2010年4月起,开办女性摄影系列课程。巴黎国际专业摄影艺廊Hautefeuille旗下长驻艺术家。结合电影与美食的《Marianne的橱柜》在300多名候选者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得到法国Esec电影学院1995年度短片剧本奖。《名厨的画像》荣获1998年12月诚品选书。《巴黎·夜·爵士——Jazz Club in Paris since 1917》荣获法国2002年度艺术家奖金。《她的故事》被法国《Marie Claire》评为2006~2007年度报导,书中摄影作品荣获2008年第四届TIVAC365传统摄影奖入围。
巴黎的地下管道
关于巴黎与巴黎人的故事
人物介绍
第一部分 激情 迷恋 痛苦 偏执
当埃菲尔铁塔塌下来
丝袜鸡尾酒爵士俱乐部
文学酒吧。
拉雪兹的幽灵
一个关于书与人的故事
巴黎涂鸦
第二部分 启蒙运动思想 人性之光 光明
圣心大教堂与巴尔雕像
m2平方米
地铁故事
拉丁区的教皇
周四 二十一点三十分
圣诞快乐
卖报的男子
罗马尼亚女子前脚刚在意大利广场(Place d'Italie)下车,一位眉清目秀,肤色如吸血鬼般苍白的男子已上场。身形瘦削的他,背着一只沉重的帆布包,手里抓着数份专为失业者而办的慈善报《巡游》(Itinerant),以腼腆却执着的声音说着:“我不是小偷,也并非好吃懒做,只是个悲伤的人。很不幸,我失去了我的工作;如今,我走投无路,居无定所。卖《巡游》报所得使我免于饥饿,也让我不致沦为乞丐。而且,这期内容特别扎实,不但囊括了相当实用的餐厅信息,还有最新的住宿情报,只卖十法郎!仅区区的十法郎,你就可以帮助一位不幸的人。”
在意大利广场这站,车厢内涌进大批旅客,就连原本坐在弹簧座的乘客,也只能起身以腾出空问来容纳新乘客。他在拥挤的走道上奋勇前进,而L班族不是埋首于手中的报纸,就是沉迷于方块文字游戏的世界。至于年轻一代,颈E挂着心爱的苹果随声听,整颗脑袋随着音乐节奏上下抖动、左摇右晃,压根儿就听不到他的演说,因为他们的耳朵全给超高音质的耳机塞住了;科技音乐取代了真实世界里各种让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在他们与这个世界之间,竖起一道有如盾牌的隐形之墙。
男人奋战至最后一寸土地,眼中残余的火光,在抵达这节车厢尽头的那一瞬间,终于完全熄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