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上海,久负盛名的东方巴黎,带着它辉煌的历史在21世纪的舞台上闪亮登场。尤其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更是给这座城市通往世界的道路大添一抹亮色,适值此盛况之后的今日,再来翻开我院崔淑雯教授所撰写的《上海旧事》,随她重回那曾经惊天动地,曾经神秘莫测,甚或曾经不堪回首的往日,来追忆和探索上海那些尽管已铸成历史,然而却又正在渐渐淡出人们记忆的历史,可以说,那实在是一场妙趣横生的上海的世纪旅行。
从一个宋代的小渔村在元代时演变成为一座城市,到清代又一度发展为中国最重要的海港城市,及至20世纪时,更是作为五光十色的百万人口的一个大都市登上了世界的舞台,于是,这座城市越来越让每一个亲近她的人着迷,无论是居民或游客,来自本国或外国,商界大亨或文人名流等各阶层人士。
谈论上海的书已经很多,但崔淑雯教授的书尤其吸引人,因为她是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研究和撰写了老上海租界。对于那一段历史,很多中国人仍怀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而本书却展现出了作者超越这一情结的能力,客观地呈现出租界对这座城市持久的影响,以及在更广大的中国产生的回响。今日的中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成为了不容置疑的世界经济引擎。面对中国在当今世界中不断提升的地位和声望,本书让我们清醒地回忆了那一段过去,那段被戏说甚至矮化的历史。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将艺术、人文历史以及建筑组织进同一个生动的故事。在探究过上海的中国传统建筑和殖民地建筑之后,她又转向了城市景观背后的那些令人惊叹和哀婉的故事和人物。
当我们从这一桩桩难以逝去的“上海旧事”中自拔出来之后,再来赏识而今已被视为中国现代化引擎的国际大都市上海,那已经不是万千感慨所能释然的了。
世界各地的顶尖建筑师已被吸引至此,竞相设计规模宏大、高耸入云的建筑,展现出纷繁多样的风格,城市规划人员甚至来不及绘制出其周边区域的地图。正是这一延绵曲折、充满创意的成长过程才造就了21世纪备受世界瞩目的“新”的大上海。
我向那些希望从文学艺术、人文历史甚至是建筑角度来了解上海的读者推荐这本书。它的确很有价值,适合在有阳光的午后手捧一杯绿茶静心
阅读。
引子
从一片泥泞的沼泽之地到1843年的开埠港,从传统的渔村,演变成为远东当时第一港湾的国际型城市,参差林立的建筑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沉淀着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的演变。在租界与上海县城的历史史册中,记录下来的是中国人在西方文明入侵之时的困惑、迷惘与觉醒后的奋斗。建筑、历史及其文化等在租界与上海县城并存的这个特定的城市背景之下,交融渗透、绵延流长……
前言
中国城市的风景绚丽多彩,各有千秋。
假如让我在诸多城市中,选择出能够使我心旷神怡,并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那么,我会选择: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和雄伟的万里长城;我还会选择:有着厚厚积雪的哈尔滨的松花江畔,气势雄伟的祁连山,以及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但我更会选择:上海老城厢那段残留的为抵抗外来侵略而筑起的古城墙,中西合璧的石库门里弄,林立着高楼大厦的外滩以及沐浴在和煦阳光之中曾经的沙逊大厦。
历史将思绪驰往远古。
当脚步在这里停留,你会在历史的寻访中感受到时代的脉搏,触摸到那些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走来,跨越了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古典主义,来自英、法、美、西班牙、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等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那一片片斑驳的墙壁与砖石,凝聚着中外建筑师和工匠们共同的智慧和心血;在风吹雨打的岁月流逝中,它们默然无语地见证着那逝去的无法掩饰的豪华,那似乎依稀可见的隐隐透露出的神秘……由此会使您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它昔日的主人——或历史伟人,或社会名流,或军政要员,或商业巨贾那一段段不寻常的经历和鲜为人知的一个又一个故事。
我认为大地的辽阔与时间的长久相辅相成,那么也就理所当然地存在着该看的东西、该品尝的东西、该去倾听的东西、该被感动的东西,同时,也必然存在着与此同等分量的、该避讳的东西、该批判的东西以及该反省的东西。
不过,应该说,假如让我从自己接受到的这些无止境的正负面的铭感之中,再做一次选择的话,那么,直到最后留下来的依然会是——上海!这座城市有着古老与近代的历史建筑,有着当今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建筑,古今交错、相互辉映、珠联璧合。因为这是一座被分割成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空间的城市,一个是以旧上海县城为中心的拥有700年历史的传统空间,另一个则是以“租界”为中心的只有近百年历史的近代空间。
我绝不会忘记当我一步迈进这两个空间,或从远处遥望它们时,所感受到的那种不可抗拒的振奋与激动。之所以提到了上海以及与上海有关的建筑,确切一点儿说,也许是因为自己的喜爱和兴趣所致,才来解开租界和上海县城的历史。不过,如果让我全身心地感受到中国城市的秀美风景所给予的那股凌驾于这些之上的磁力,或是精通了中国历史,通晓了这些场所和空间所具有的重大意义,那么,这种出于个人背景的尘芥也许早已不复存在。
上海老城厢那段残留的为抵抗外来侵略而筑起的古城墙,外滩上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探索中西合璧的石库门里弄,以及那座曾风靡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沙逊大厦,分别象征着过去和近代。
在上海城市的风景中体会到了诸多的感动,似乎是一眼便可看出隐藏在那其中无穷无尽的千变万化。究其根底,恐怕是收敛了东西方建筑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的缘故吧。
为什么我会以租界和上海县城作为背景来写《上海旧事》这本书呢?这其中好像并没有什么理由,其实不然。之所以要切入到风貌变化显著的旧上海城市这一主题上,是因为它既拥有举世无双的“江南”这一宏大的传统文化背景的上海县城,又拥有西方列强殖民地的“租界”,这两个背反的异质空间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同时,却又相互侵犯乃至相互渗透。那么,这个引起国内外诸多学者深深关注的旧上海滩究竟是东西方建筑文化渗透的产物,还是中国人民血和汗的结晶呢?我想将这些动荡在褒贬毁誉中的纷纷众说,在本书中,予以揭示和探讨。
因而,我开始去研究、去探讨、去查阅、去读,去写、去装订,用这些古典的撰写建筑史和都市史的手法,来作为攻略近代上海的方法。针对这个城市中各个不同的建筑人物及风景,采取各个不同的接近方法。不过,对于这个情绪极易感染的近代上海,只有理性,才能对它作出最公正的描述和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