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7卷第1期)主要刊登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及文论研究方面的论文,兼及人类学、文化研究等主题,注重学术研究的前沿性与问题意识,努力搭建中西学术研究交流的桥梁,尤其强调给本土的学术研究构建一流平台。
☆☆刊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前沿学术文章。
☆作者为国内外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
王杰,男,1957年10月生,汉族,江苏省无锡市人。1982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8年7月获广西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学位,1991年6月获山东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回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任教,历任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副校长、武汉大学哲学系外聘博导、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外聘博导、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卷编委、《东方丛刊》主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年刊)副主编。系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2000年7月与刘纲纪、钱中文先生共同主持召开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199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入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同年被评为广西先进工作者。2009年7月被引进上海交通大学,任人文学院院长。
卷首语
多维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阎国忠:
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与美学
胡显斌:
由马克思“世界文学观”看文化“全球本土化”
刘旭光:
中国早期社会主义文化逻辑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舒开智:
大众性美学原则——威廉斯与毛泽东大众文化观比较研究
周平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品格论
杜吉刚,王建美: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译介
西方美学理论研究
许娇娜:
中西方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对话的基础与启示
肖琼:
悲剧性现代性的提出与现代审美范式的转型
邓刚:
柏格森哲学中的直观和美学思想
章辉:
雷蒙德?威廉斯媒介文化理论中的几个关键词
凯文?安德森,蒙木桂:
黑格尔与社会理论的兴起――对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的一种批判性阅读
武云:
怜悯之心与理想政治——卢梭“怜悯心”与孟子“恻隐之心”之比较
陈中雨:
《理想国》的“诗论”考察
王倩:
作为意识形态的叙事:论希腊游历神话的城邦意识
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化问题
彭修银,吴震东:
微时代的亚文化生产及其价值的悖论
Andy C Pratt:
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前景
学术访谈及专论
王杰,奥特文?德?格里耶夫:
符号、阅读与保罗?德?曼——王杰与奥特文?德?格里耶夫教授访谈录
奥特文?德?格里耶夫:
乔治?艾略特最后一部小说中未来种族的阴影
域外译稿
雅克?朗西埃:
思考“歧感”:政治与美学(谢卓婷译,赖兰兰校)
君特?博格豪斯:
马里内蒂与意大利未来主义:1898--1944年的先锋派与政治(林骧华译)
路易?阿尔都塞:
论法(吴子枫 译)
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审美批评
范永康:
女性身体的规训、惩罚和消费——莫言小说《蛙》的身体社会学解读
丁薇薇:
新中国十七年红色山水画综述
研究生论坛(专题讨论)
审美乌托邦问题
赵臻:
超越乌托邦——对乌托邦的反思与重探
安宁:
宗教乌托邦与审美乌托邦的角力——以果戈理、梅列日科夫斯基为例
赵牧:
论“后革命”语境中的“乌托邦”书写
何信玉:
中国梦:乌托邦人文视域的再开拓
津辉讲坛及其他
肖朗:
一本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力作——读尤西林《心体与时间》
石甜:
没有梦想就没有未来——从审美乌托邦到“中国梦”学术研讨会综述
尹庆红:
第四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在英国切斯特大学召开
卷首语
一年一度的“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显示着当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实力的不断壮大。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们,虽肤色不同、语言各异,但是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却都怀着共同的信念。论坛因此成为研究者们彼此对话、交流的盛会,而且一届比一届深入,一年比一年盛大。今年的论坛(第四届)又如期在英国彻斯特城召开。四月的彻城,春光明媚。彻斯特大学早早地升起了中国的国旗,她以这一特殊的方式迎接远道来的中国学者。彻城一向以古建筑保存完好著称。古罗马人入侵时留下的城堡、城墙,中世纪的大教堂,以及一幢幢黑白相间的英伦老式建筑都成为这座小城的美景,它们与城市主街道所展现的现代生活交映成辉,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同时显现着存在的价值。这令美学研究者们大开眼界,深受启发。本届论坛以“资本主义的未来?”为主题,分设四个议题,它们分别是:“后殖民时期的多元文化与身份认同”、“文化经济与审美”、“宗教与文学、美学”、“中国梦与西方的乌托邦”。本届论坛的成果,将以专辑的形式在下一期刊出。
第五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将于2015年4月10—12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论坛主题是:“乌托邦与当代先锋艺术”;分议题为:(1)审美的革命与当代艺术批评;(2)后乌托邦时代的美学与艺术批评;(3)现代悲剧理论:中国与西方;(4)乌托邦与城市主义;(5)先锋艺术与社会主义;欢迎学界同仁关注和参与。
本期论文有不少精心之作。阎国忠先生积多年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与美学》一文中鲜明提出,美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自然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的确立为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哲学基础。文章对从卢卡奇开始的一批西马学者的本体论学说进行了批判地吸收和综合,特别是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的学说阐发实践本体论,回答了作为始源或基元的日常生活的基本结构、生产活动的基本模式以及人类发展的基本驱动力问题,富有新意。文章引证广博,论证细腻,虽长,读之却并不枯燥。刘旭光的《中国早期社会主义文化逻辑》一文的题目显然受到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启示,但他谈的是中国早期社会主义的文化逻辑,文章把这种逻辑归结为革命对文化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文化会产生一种应激性的变形与复原,由此形成一种自在的逻辑,加之外在的社会逻辑的影响,就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状态。文章所涉及的问题显然超过了一般反思的层面,显现了作者可贵的独立思考的精神。
自“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栏目开设以来,得到许多专家学者对它的支持和鼓励。本期又推出三篇。舒开智《大众性美学原则——威廉斯与毛泽东大众文化观比较研究》一文将威廉斯的文化理论与毛泽东大众文化思想进行比较,两者虽然没有任何影响和交流的关联,但从平行比较的角度看,在大众性美学原则上它们却具有相通性和可对话性,具体通过文化与大众、文化与生活、文化与生活等三个方面表现出来。文章通过比较进而指出了两者在各自国家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贡献。周平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品格论》一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形成过程的考察,对其概念内涵作了严肃、科学的论证,并且尖锐地指出,“毛泽东之所以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非‘马列主义中国化’,并非‘反苏’、‘反列宁主义’,而是一种‘去苏化’、‘去国际化’理论策略。”本文作者善于通过大量史实的清理,对概念的细微差异作出明确界定,发人所未发,给人以启迪。
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对于西方美学理论的关注和研究是本刊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每期我们都辟出一定的版面来反映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期共有八篇文章。许娇娜的《中西方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对话的基础与启示》一文是引入西方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与中国当下现实对于中国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再思考,指出“审美意识形态”作为一个理论范畴是有价值和生命力的,问题是如何促进它的范式转型,将文学和审美放在文化的复杂环境中,强化文学的价值维度和理想维度。肖琼的《悲剧性现代性的提出与现代审美范式的转型》探讨了伊格尔顿“悲剧性现代性”理论。作为现代性的重要命题,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的总结和发展,它深刻地指出了悲剧、悲剧精神与整个社会的统一幻象保持着一种游离,拒绝同质化和同构化。由此现代悲剧将成为文化革命、美学革命形式之一,成为阐释文化现象和现代性的新视点。此外,邓刚的《柏格森哲学中的直观和美学思想》强调了直观与柏格森美学思想的关系,唯有借助艺术直观才能揭示出绵延和生命;凯文?安德森的《黑格尔与社会理论的兴起――对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的一种批判性阅读》一文高度评价了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一书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极具开拓性”的意义,他从社会学理论的角度,为解决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关系提供了一种激进的人道主义的替代方案。
本期“学术访谈与专论”栏推出了本刊主编王杰与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奥特文?德?格里耶夫的专访,值得一读。访谈集中于讨论保罗?德?曼解构理论的价值。格里耶夫是保罗?德?曼的研究专家,访谈中对保罗?德?曼将解构思想引入文学理论作了具体而微的阐释,整个访谈主题突出,自然流畅,访主的观点对国内学界颇有启发。
最后,也请读者特别关注“研究生论坛”的一组专题讨论“审美乌托邦问题”。乌托邦说到底是指一种超越环境的思想,这种思想诚如卡尔?曼海姆所言,“具有改变现存历史和社会秩序的作用”,因此审美乌托邦也必将对改变当下中国社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参与本组讨论的是一批刚刚走上学术道路的博士生,他们的激情和敏思给刊物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一栏目创设,汇聚更多的青年学子一起来参与讨论,展现他们的风采与才情。
2014年是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走向,也直接导致了上海交大前身南洋公学的创办。甲午战争的失败与晚清享乐主义的文化风潮有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放眼今日的中国,享乐主义以各种美学的名义大肆横行,因此,我们呼吁今日的美学研究再多一点风骨和严肃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编辑部
201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