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济舟院士1926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母亲曾创立天津私立培育小学并任校长。刘济舟自幼立志学习工程,1943年保送至天津工商学院土木系。1947年大学毕业,正逢乱世,社会动荡不安,刘济舟谢绝了哥哥、系主任同去台湾的盛邀,留在内地,不久迎来了新中国的解放。建国后,1950年成为批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后,伴随着中国水运工程建设的兴起,刘济舟上下求索,广博撷取,终成一代宗师。历任交通部基建局副总工程师,交通部基建局副局长、局长、总工程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中国水运工程建设和水运工程学科水平整体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一种,对传主一生的学术成长、学术成就、学术贡献进行了全方位的采集整理,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研究、近现代科技史的研究和国家科技政策及科技战略均有较大的参考研究价值。
李荣庆,男,1982年1月出生于山东章丘。2009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结构可靠性研究、结构抗震研究。参与了多项水运行业科研项目和标准规范编制,发表技术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
杨林虎,男,1981年10月出生于山东聊城。天津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清华大学土木系博士后。现为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港口工程结构与材料研发、项目管理工作。主持或参与1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其中英文7篇,SCI检索3篇。曾先后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2015年荣获中交水规院海外工作先进个人。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水运人生 刘济舟传》:
礼拜一到礼拜六都是8堂课,每个礼拜的第一堂课全校都要考试。“星期考”是一项教学制度。全校学生每星期要考一门。但是,考哪一门课,却不知道。等考试卷子发下来,才知道今天考什么。这就促使学生要经常复习,努力把各门功课都牢记在心。不然,考不及格是难免的。“星期考”在学期成绩中占相当比例。而学业成绩直接决定升、留级,弄不好还可能被开除。所以对星期考大家都很重视。
这种法国式的考试制度,新中国成立前天津市的中学唯有工商附中实施。这种考试制度,要求学生上课时要专心听讲,下课后要按时作业。做到及时消化理解,经常复习巩固,以免“星期考”时捉襟见肘。
学校对学生课堂纪律要求严格。每位教师都有在所任班级的学生座次表,课上谁违反纪律,用表对照马上可以直呼其名,或当面告诫,或作个符号,扣操行分。不但教师有学生座次表,学生管理部门的职员也有各班座次表。他们经常在走廊巡视各班教室。每个教室后面都有一扇门上有透明的玻璃窗,职员巡视中,透过窗户发现学生违反课堂纪律,就可以对照座次表查出他的姓名,扣他的操行分,到学期末,操行不及格的就要留级或被开除。
教务处对所有课程、考试、化学试验、物理试验的安排与管理都制定制度加以规范。训育处对学生的德育考核、训导与处罚,要求十分严格而公正;对住校生的早、晚自习和生活管理,也都安排得井然有序。全校凡对学生的事,都是公开的、透明的、公正的,从不徇私情,暗箱操作。所有这些组织严谨而又充满生机的管理和活动,不仅有力地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而对同学们来说,教人诚信正直,严谨争强,也是活生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据校史记载,至1942年,天津工商附中中学部的学生已逾千人,教师之增,亦以数倍计。学校教学内容丰富,教育质量优良。初中、高中两部修业年限各为三年。所有课程依照部章进行,教授国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自然、科学、外国语、公民、经济等诸学科。班级课堂教学采取分组方式进行,充分考虑学生各科成绩不平衡的实际状况。譬如一个学生国文在乙组,到算学就又可能在甲组了。
学校具有一批德才兼备、造诣极深的优秀师资队伍,其中有些老师在全市或全国颇有名望。学生们对教师的评价是:“我们的师长,真是五花八门,群贤毕集”。老师们以身作则,通过自己规范的行动来启发、影响学生们。几何老师张秉真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传授工程画(机械制图)和数学知识,有条不紊,逻辑性强。他边讲边写,使用着规范的仿宋字体书法和英文字母及阿拉伯数字的工整笔法;以熟练的技巧徒手画圆,或用木质圆规、直尺、三角板在黑板上给学生们绘制出平面、立体和剖面等多样机械图形。所有这些,都激发了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的兴趣,也开阔了学生对数学应用的视野。张秉真教学生们的仿宋字体、工整的阿拉伯数字以及英文字母的笔法,使他们受益终身。
数学老师刘惠民要求学生们正确对待学习、弄清概念、熟练运用有关公理及几何关系、认真地完成作业。令人叫绝的是,刘惠民每一堂课的内容从推导到演算正好写满一黑板,这说明在课前他是做了充分而认真的准备和编排的,也是多年钻研,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做到的。再者.,刘惠民在课堂讲解中概念清楚,命题推论步骤严密,每一论证步骤都有充分的依据,并且列出所依据的已学过的原理。这些都体现了他的严谨学风,也反映出他运用纯熟的循循善诱、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由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从多方面来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使学生们能够循序渐进地很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