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导临:袁安碑袁敞碑》为碑帖导临丛书之一,精选了袁安碑袁敞碑,并对其进行新的技术加工,以墨迹的形式出现,并进行放大,让学习者能较好地领略原帖的笔法及整体风貌。
《袁安碑》全称《汉司徒袁安碑》,篆书,永元四年(92)立,明万历年间出土,因移置于庙中作供案,而将碑刻字面朝下,故一直未为人知, 于一九二九年在河南偃师辛家村被发现。碑字除下部残损一列外,基本清晰完好,十行,每行原十六字,今每行皆缺损一字。
《袁敞碑》,元初四年(117)立,于一九二二年同在河南偃师出土,已残。
袁安、袁敞为父子,皆位至三公,存世及著录的东汉墓碑碑主有此威望者甚少,而以规正篆书刻,更是亘古未有。二碑均未署书人姓名,但从二碑之字法对照,为同一人所书。
袁安位至司徒,当时外戚窦氏擅权,和帝与朝臣皆倚重袁安,其卒后数月,窦氏即败。和帝追思袁安,葬礼隆重。袁敞官至司空,因触犯了外戚邓氏而自杀,后朝廷又以三公之礼葬之。此二碑可能都是特命宫廷尚书、令史所书,当然也不排除像一般官僚的墓碑由门生故吏中善书 者所书的可能。
通篇碑文宽博流美,齐整生动,线条浑厚流畅,笔势强健遒劲,用笔均带弧形,起落提按有序,是汉篆上乘之作。启功先生评曰:“字形并不写得滚圆,而把它微微加方,便增加了稳重的效果。这种写法其实自秦代的刻石,即已透露出来,后来若干篆书的好作品,都具有这种特点。”
临习时应注意其点画雄浑大气中不乏精致,起收笔的方圆不同。方向感要明确,线条均以弧线为主,但不滑嘯,收笔不可过早提笔以免浮滑; 造型精致又不乏质朴,重心依字形或上或下,沉稳和谐。
编者按
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汉字的书体经过多次演变,从诡谲奇崛的甲骨文逐渐发展到苍茫浑厚的金文、再到规整匀净的篆书、严整肃穆的隶书、端庄成熟的楷书和连绵飞动的草书、不拘不放的行书等多种书体。每种书体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行草书具有更为广泛的实用价值,能快写,又易识别,同时优秀的行草书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孙过庭的《书谱》就分别是用行书和草书书写的,它们不但形体优美、而且意境高远。书家以娴熟的用笔技巧、精妙的笔法、塑造出完美多变的字体造型,营造出幽雅的意境,给人以美的感受。行草书在我国的书法艺苑中和书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历史上各个时期出现了许多的行草书名家,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艺术技巧是书法创作的必要条件,它不仅是书家自身本质力量的一种外化和对象化,而且能充分体现创作者才能智慧的高低和创作能力的大小,影响着作品整体美的构成。书法学习的主要任务,一是学习范本的用笔技巧,二是学习范本的结字布白方法。我们学习笔法不仅仅是起、行、收笔处的运笔程式,笔法的目的是塑造线条质量,体现笔法自身的表现力,连接点画线条,使其间关系合理,以调整笔锋的状态。笔法的选择与线条质感直接相关,通过对笔触的分析,线条质感的判断,原作工具材料等客观因素的考查等为背景,通过点线轮廓将笔法还原到笔触面的笔锋着纸状态及决定笔锋的运笔动作层面,这样才能实现笔法的全过程。结构作为线条的框架,决定线条质量的有效程度,结构的审美是书家风格、品味、格调的反映。结构因时相传,更因时、因地、因书体风格而不同,但还是有其内在规律可循的。
本丛书选取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篆、隶、楷、行、草书法帖,采用高科技最新数码还原专利技术,进行放大处理,放大而不失真。并有简体释文,供临学者和书法教学工作者作教学辅导和参考,对于书法教学工作者和具有一定基础的书法爱好者及初学者研习都不失为一本好书。对于书法教学工作者而言,由于原帖字普遍较小,对各种笔法和结构往往不太容易看清和理解,放大后,对帖中字每一个笔画的用笔细微之处如提按顿挫、方圆藏露、转折映带等的丰富变化都能清楚地看到,可以通过对笔画线条外轮廓的分析,还原其用笔过程。同时,对结构的比例、轻重,大小、疏密等也更为直观,更易分析和讲解。对学习者来说,一帖在手,不仅增加对帖的感性认识,而且对进一步理解技法有较大的帮助,让初学者少走弯路。
每种书体都有各自结字规律,每种帖都有自已的结字特色。我们对篆、隶、楷、行草书的结构规律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出每种书体十二种结字原则,同一种书体中不同书家和碑帖又有自已的个性。十二种法则包括大部分的共性原则(对比原则)和少量个性特征。每个结构原则又选用字帖中的十二个字来『图说』这个结字原则。这些原则均出自历代书论经典著作,归类总结后集聚起来,根据每种帖的特征进行举例讲解,深入浅出,帮助出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