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书画精品集》涵括了宋徽宗存世的二十来件绘画作品,十五件左右书法作品,可谓目前比较完整的宋徽宗存世作品的汇集本。通过这些历劫幸存的标本高清还原,供读者一起去窥探宋徽宗的书画世界,宋徽宗的审美情怀,和他看得比家国更重的艺术世界。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
刘建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雅好丹青的帝王不在少数,论及成就和影响宋徽宗赵佶当属之最。赵佶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在位二十六年,他因书画艺术上的非凡才华而青史名留。在宋徽宗的直接推动下,宋代的文化艺术迎来了历史上的高峰,他的书画创作及审美理念对其后中国书画的发展更是影响深远。
宋徽宗赵佶(1082—1135)自幼喜好笔墨丹青,未及帝位时便常与当时的书画名家交游,如赵令穰、王诜、吴元瑜等。南宋邓椿《画继》中记载,赵佶即位不久,曾在一次宴会上对近臣说:“朕万机余暇,别无他好,惟好画耳。”赵佶本无意于政事,这种对丹青艺事的痴迷在他当上皇帝后,便由个人喜好上升为国家意志,而他在书画上倾注的精力远大于国政。他广收天下书画名迹于内府,授意编撰了《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宣和睿览集》等。其中,仅《宣和画谱》所收录的魏晋以来名家画作就达六千余件。此外,他还改革内府画院,兴办画学,甚至参与其中亲自教授绘画,一时间名家能手汇聚,蔚为大观。
宋徽宗之所以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是由于他以皇帝的身份不遗余力地推动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因他本身就是一位开宗立派的艺术大师。赵佶善书工画,人物、山水、花鸟诸体皆精,尤以花鸟画成就最高;在书法上自创“瘦金书体”,俊逸挺拔,气度非凡。宋徽宗还开创性地将诗、书、画、印融汇于画作之上。这种新的形式前所未见,对后世的绘画创作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
宋徽宗名下流传至今的书画作品约有三十余件,其中书法风格较为一致,以“瘦金书体”为主,而绘画大体呈现朴拙和工致两种面貌。关于宋徽宗的书画源流,宋蔡絛在《铁围山丛谈》中写到:“(祐陵)时亦就端邸内知客吴元瑜弄丹青。元瑜者,画学崔白,书学薛稷,而青出于蓝者也。后人不知,往往谓祐陵画本白,书学薛稷。凡斯失其源派矣。”(祐陵,宋徽宗,因其陵名永祐陵,宋人亦以“祐陵”称徽宗。)蔡絛是权臣蔡京之子,徽宗一朝所得见闻多是亲历,因此他对徽宗书画源流应有相当的认识。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蔡絛认为吴元瑜的师承对宋徽宗早期书画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宋徽宗书法早年学薛稷、褚遂良两家,结体笔势得褚遂良之舒展秀雅,用笔瘦挺则得于薛稷,不同的是他将二者的特征更加强化,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书法成熟较早,从他二十三岁时所写的《楷书千字文》可以看出其“瘦金体”风貌已初具形态,自成规模,已然显露出超凡脱俗的艺术才华。此卷书法体势瘦直挺拓,用笔劲挺,点画重提按而少使转,横竖皆以露锋起笔,以点顿收笔,撇捺舒展开张,竖钩细长,笔画映带多以游丝相连。由于是徽宗早岁所作,用笔较之成熟时期书作更为收敛,点画风貌学习褚遂良的痕迹也十分明显。
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较多,其中以《楷书千字文》及大字《秾芳诗帖》较为著名。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流传甚广,影响颇大。他在位时便喜爱将自己的书法题于各处,如当时所用钱币上的字也是他御笔亲题。
此外宋徽宗在草书上也是成就斐然。他四十岁时所书《草书千字文》,笔法精熟、气势飞动,十余米长卷一气呵成,犹如江水奔腾,堪称旷世杰作。徽宗草书笔法体势与唐代怀素狂草一脉相承,但在用笔上加入了自己“瘦金书”意味,起收笔处皆以露锋为之,因此比之怀素多了几分俊丽。
与宋徽宗书法作品风格统一较易辨识相比,其绘画作品面貌多样,既有雍容典雅的重彩工笔,也有古拙朴茂的粗笔水墨。所以历来对其真伪归属多有争论,一般认为工丽细致的院体风格是他人代笔或是御题画,而朴拙一路则是徽宗亲笔真迹。但笔者认为宋徽宗看似迥异的画风背后其实并不矛盾,回顾当时的绘画发展,其实不难发现徽宗是有存在两种绘画风格的可能性的。
宋代院体画传承了五代花鸟大家黄筌的精工典雅风格,对于物象的描绘力求逼真,对四时草木、飞禽走兽观察细致入微,再作于笔下。南宋邓椿《画继》中说:“宣和殿前植荔枝,既结实,喜动天颜。偶孔雀在其下,亟召画院众史令图之;各极其思,华彩烂然。但孔雀欲升藤墩,先举右脚,上曰:‘未也。’众史愕然莫测。后数日,再呼问之,不知所对。则降旨曰:‘孔雀升高,必先举左。’众史骇服。”从中可以看出宋徽宗对于画院画师写生的要求近乎严苛,同时本人的观察能力也十分了得。赵佶在绘画上非常注重写生,《祥龙石图》就是很好的例证。从此画中的题赞上可以看出祥龙石确有实物,它所处的“环碧池”在蔡京的《太清楼特宴记》中也有记载。图中所绘湖石静穆典雅,气势雄浑,其表面的鳞状石凹肌理给人一种触摸式的真实感受。
这种从黄筌那里继承下来的极致“写生”传统成为宋代院体画百年来的主流。而黄筌所使用的技法正是传之久远的“双钩填色法”,其精工的绘画风格正是基于这种技法之上的。“双钩填色法”作为一种古以有之的成熟绘画技法,在宋代无论是画院还是民间都被广泛使用,宋徽宗成长在那个时代,掌握这种被普遍使用的绘画技法当无疑问。《芙蓉锦鸡图》和《腊梅山禽图》就属宋徽宗工丽风格的代表性作品,画面色彩典雅华贵,笔致细腻,是典型的黄筌画派风格。
前文提到蔡絛记述宋徽宗书画的源流时,谈到吴元瑜对徽宗的影响非常关键。吴元瑜是绘画大师崔白的弟子。崔白是元丰时画院待诏,绘事诸体无不精绝,尤长于写生,故所画之物逸趣生动。而在绘画的技法上创造性地将工致与粗放的笔墨并存,传神的笔致打破了当时内府画院盛行百年之久的“黄家富贵”的局面,全新的面貌引领了一代新风。而宋徽宗正是通过吴元瑜而深受崔白画风的影响,其朴拙一路风格主要源于此。根据《宣和画谱》记载,内府所藏崔白画作竟然多达二百四十一幅,足见徽宗之重视。此外,宋代画坛兴起的“仕人画”,追求萧散古雅的审美意趣,重视笔墨境界的表达。而当时引领此风潮者,诸如王诜、米芾、李公麟等与宋徽宗都有密切的关系,这对宋徽宗的影响不言而喻。受此影响,宋徽宗融合了黄筌的工致画法与当时文人墨戏画法,形成了一种用笔古劲拙厚,迥异于当时院体花鸟画的独特风格。如《柳鸦芦雁图》《竹禽图》《枇杷山鸟图》便是宋徽宗这种朴拙风格的代表之作。
众所周知,宋徽宗以花鸟画名于画史,山水画古来罕见。《雪江归棹图》是宋徽宗极为少见的山水作品,所描绘的是寒林意境幽远,雪景用笔娟细松动,所画山水楼阁以意为之,无院体界画之工致,点画勾勒常有意到笔不到之处。点景人物着笔不多,身形动态跃然纸上。画中山石皴法与王诜似有渊源但更为萧散,此种意境董其昌认为或受王维山水画的影响。宋徽宗的人物画也不多见,传世的《听琴图》《文会图》工整清丽,用笔纤巧遒劲,同样表现出了精深的绘画功力。宋徽宗人物画的风格不同于前代吴道子的厚重朴实,呈现出一种清雅雍容之态。这种明丽的画风被后世宫廷人物画所继承。
在中国书画史上,宋代是一个绚烂光辉的时代,画法、理论齐备,更因宋徽宗的全力推动将绘画提升到一个空前的文化高度。宋徽宗对中国书画发展的贡献非简单的探讨可以讲清,其丰富的内涵还有待人们进一步深入发掘。
绘画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 1
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2
摹张萱捣练图…………………………………………………… 12
听琴图…………………………………………………………… 24
文会图…………………………………………………………… 30
芙蓉锦鸡图……………………………………………………… 37
五色鹦鹉图……………………………………………………… 38
瑞鹤图…………………………………………………………… 42
竹禽图…………………………………………………………… 50
腊梅山禽图……………………………………………………… 52
柳鸦芦雁图……………………………………………………… 54
枇杷山鸟图……………………………………………………… 58
梅花绣眼图……………………………………………………… 61
桃鸠图…………………………………………………………… 62
梅竹聚禽图……………………………………………………… 65
红蓼白鹅………………………………………………………… 66
腊梅双禽图……………………………………………………… 69
鸜鹆图…………………………………………………………… 70
写生珍禽图……………………………………………………… 72
祥龙石图………………………………………………………… 86
雪江归棹图……………………………………………………… 90
池塘晚秋图………………………………………………………100
溪山秋色图………………………………………………………108
书法
草书千字文………………………………………………………120
楷书千字文………………………………………………………158
行书蔡行敕卷……………………………………………………167
恭事方丘敕卷……………………………………………………170
秾芳诗帖…………………………………………………………172
欲借、风霜二诗帖………………………………………………176
牡丹诗帖…………………………………………………………178
夏日诗帖…………………………………………………………179
怪石诗帖…………………………………………………………180
闰中秋月诗帖……………………………………………………181
棣棠花诗帖………………………………………………………182
笋石诗帖…………………………………………………………183
掠水燕翎诗纨扇…………………………………………………184
欧阳询书张翰帖跋………………………………………………185
女史箴图卷跋……………………………………………………186
李太白书上阳台帖跋……………………………………………187
唐十八学士图卷跋………………………………………………188
仰望宋徽宗………………………………………………………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