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散文精编(精)》为老舍先生的散文选集,他的散文都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他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读者可以把他的散文看作他生活经历的真实记载和他的情绪及感受的坦诚相告。细读老舍先生的散文可以了解他的生平,很好地了解作者这个人。对于读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生前未曾写自传的遗憾。
《老舍散文精编(精)》由老舍研究会专家编选点评,老舍先生家人亲自作序推荐,语言大师的文学课,用幽默抗击世界的不完美。
在老舍的散文中,无论写什么,至亲好友也好,景色或对一时一事的感受也好,他都使用京味儿的文学语言。他的北京话俗白、生动、幽默,直抒胸臆。
提起老舍先生,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鸿篇巨制。可是,对于没有那么多大块儿时间且不从事专业研究的广大读者来说,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小品却是不可多得的精神佳肴!
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如他一贯追求的,把刻画人物作为创作的中心。用立得起来的人物说明人生,解释生命。他说,写短篇小说极难,非有极好的天才与极丰富的经验不能做到。写作时故事内容与人物一定要集中。他在《我怎样写短篇小说》一文中说:“要有长时的培养,把一件复杂的事翻过来,掉过去的调动,人也熟了,事业熟了,而后抽出一节来写个短篇,就必定成功,因为一下笔就是地方;准确产生调匀之美。”
创作小说的人物,主要需赋予人物性格特征。在小说里,老舍先生写出了各种不同人物的鲜明个性。这些人物有的固执迷恋、有的自私贪婪、有的孤僻愤恨、有的自卑软弱。他们历经人生的波折,走不上正确的道路。每个故事最终以悲剧终结。在刻画这些人物时,老舍先生采用了非现实主义的笔法。比如象征主义的,意识流的,表现主义的,等等。他在《文学概论讲义》中的《文学倾向(下)》一讲里说:“运用了新浪漫主义手法,直接在人心中可取到无限错综奇怪的材料…… 比写实主义还实在,因为他们是依据科学、根据的剪刀,去解剖人的心灵。” 如在小说《微神》《月牙儿》《丁》《大悲寺外》中,他运用非现实主义的方法很好地刻画出了人物的心理状态。还运用景物或色彩的变化象征了人物内心情绪的变化。这种写法使他的小说具有神秘、荒诞、奇异的格调,赋予了小说传奇性。这类短篇小说的创作风格在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里是看不到的,在他全部文学创作里也是独具特色的。
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充满了创造性。而他的散文则讲究以“真”传“情”。
首先是取材真。他的散文都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他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我们可以把他的散文看作他生活经历的真实记载和他的情绪及感受的坦诚相告。
其次是语言真。在他的散文中,无论写什么,至亲好友也好,景色或对一时一事的感受也好,他都使用京味儿的文学语言。他的北京话俗白、生动、幽默,直抒胸臆。
细读老舍先生的散文可以了解他的生平,很好地了解作者这个人。对于读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生前未曾写自传的遗憾。
最后,感谢魏韶华教授的精心编选和工人出版社出版此书。
舒济
2017年7月
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赴英国。1930年回国,历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等校教授。1936年发表的《骆驼祥子》,表现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奋斗与挣扎,为现代文学史上杰出作品之一。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1957年写作《茶馆》,为新中国成立后杰出话剧作品之一。著述丰富,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理,同时也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步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一些印象(四、五、六、七)
小麻雀
记涤洲
哭白涤洲
小动物们
小动物们(鸽)续
春风
何容何许人也
青岛与山大
想北平
英国人
东方学院——留英回忆之三
无题(因为没有故事)
五月的青岛
吊济南
怀友
宗月大师
敬悼许地山先生
滇行短记
悼赵玉三司机师
我的母亲
旧诗与贫血
八方风雨
悼念罗常培先生
观画记
考而不死是为神
避暑
习惯
读书
落花生
有钱最好
又是一年芳草绿
忙
鬼与狐
我的理想家庭
有了小孩以后
母鸡
四位先生
吃莲花的
科学救命
相片
搬家
自传难写
闲话
谈幽默
散文并不“散”
养花
白石夫子千古
内蒙风光
介绍两位画家
《桑子中画集》序
诗与散文
《泰山石刻》序
鲁迅先生逝世二周年纪念
抬头见喜
看画
怎样读小说
沫若抱石两先生书画展捧词
小麻雀
雨后,院里来了个麻雀,刚长全了羽毛。它在院里跳,有时飞一下,不过是由地上飞到花盆沿上,或由花盆上飞下来。看它这么飞了两三次,我看出来:它并不会飞得再高一些,它的左翅的几根长翎拧在一起,有一根特别的长,似乎要脱落下来。我试着往前凑,它跳一跳,可是又停住,看着我,小黑豆眼带出点要亲近我又不完全信任的神气。我想到了:这是个熟鸟,也许是自幼便养在笼中的。所以它不十分怕人。可是它的左翅也许是被养着它的或别个孩子给扯坏,所以它爱人,又不完全信任。想到这个,我忽然的很难过。一个飞禽失去翅膀是多么可怜。这个小鸟离了人恐怕不会活,可是人又那么狠心,伤了它的翎羽。它被人毁坏了,而还想依靠人,多么可怜!它的眼带出进退为难的神情,虽然只是那么个小而不美的小鸟,它的举动与表情可露出极大的委屈与为难。它是要保全它那点生命,而不晓得如何是好。对它自己与人都没有信心,而又愿找到些倚靠。它跳一跳,停一停,看着我,又不敢过来。我想拿几个饭粒诱它前来,又不敢离开,我怕小猫来扑它。可是小猫并没在院里,我很快的跑进厨房,抓来了几个饭粒。及至我回来,小鸟已不见了。我向外院跑去,小猫在影壁前的花盆旁蹲着呢。我忙去驱逐它,它只一扑,把小鸟擒住!被人养惯的小麻雀,连挣扎都不会,尾与爪在猫嘴旁搭拉着,和死去差不多。
瞧着小鸟,猫一头跑进厨房,又一头跑到西屋。我不敢紧追,怕它更咬紧了可又不能不追。虽然看不见小鸟的头部,我还没忘了那个眼神。那个预知生命危险的眼神。那个眼神与我的好心中间隔着一只小白猫。来回跑了几次,我不追了。追上也没用了,我想,小鸟至少已半死了。猫又进了厨房,我愣了一会儿,赶紧的又追了去;那两个黑豆眼仿佛在我心内睁着呢。
进了厨房,猫在一条铁筒——冬天升火通烟用的,春天拆下来便放在厨房的墙角——旁蹲着呢。小鸟已不见了。铁筒的下端未完全扣在地上,开着一个不小的缝儿小猫用脚往里探。我的希望回来了,小鸟没死。小猫本来才四个来月大,还没捉住过老鼠,或者还不会杀生,只是叼着小鸟玩一玩。正在这么想,小鸟,忽然出来了,猫倒像吓了一跳,往后躲了躲。小鸟的样子,我一眼便看清了,登时使我要闭上了眼。小鸟几乎是蹲着,胸离地很近,像人害肚痛蹲在地上那样。它身上并没血。身子可似乎是蜷在一块,非常的短。头低着,小嘴指着地。那两个黑眼珠!非常的黑,非常的大,不看什么,就那么顶黑顶大的愣着。它只有那么一点活气,都在眼里,像是等着猫再扑它,它没力量反抗或逃避;又像是等着猫赦免了它,或是来个救星。生与死都在这俩眼里,而并不是清醒的。它是胡涂了,昏迷了;不然为什么由铁筒中出来呢?可是,虽然昏迷,到底有那么一点说不清的,生命根源的,希望。这个希望使它注视着地上,等着,等着生或死。它怕得非常的忠诚,完全把自己交给了一线的希望,一点也不动。像把生命要从两眼中流出,它不叫,不动。
小猫没再扑它,只试着用小脚碰它。它随着击碰倾侧,头不动,眼不动,还呆呆的注视着地上。但求它能活着,它就绝不反抗。可是并非全无勇气,它是在猫的面前不动!我轻轻的过去,把猫抓住。将猫放在门外,小鸟还没动。我双手把它捧起来。它确是没受了多大的伤,虽然胸上落了点毛。它看了我一眼!
我没主意:把它放了吧,它准是死?养着它吧,家中没有笼子。我捧着它好像世上一切生命都在我的掌中似的,我不知怎样好。小鸟不动,蜷着身,两眼还那么黑,等着!愣了好久,我把它捧到卧室里,放在桌子上,看着它,它又愣了半天,忽然头向左右歪了歪,用它的黑眼瞟了一下;又不动了,可是身子长出来一些,还低头看着,似乎明白了点什么。
原载1934年10月《文学评论》第一卷第二期
P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