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新传》讲述,他抓住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浪潮——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需要新的渠道来出售产品,为国内众多中小企业搭建了一个平台,这就是阿里巴巴。
他捕捉到国内迅速兴起的消费力量,先后创办了淘宝与站,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网购狂潮,也一次次刷新了交易总金额的数字。
被问及阿里巴巴成功的原因,马云说:“我创业10多年来*大的心得体会是永远去思考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因为成功有很多的要素,有很多的东西你是没办法学的。但失败却是可以学习的。”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马云一跃成为中国新任首富,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再一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也就是十五年的时间,马云带领着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市值高达上百亿美元。这似乎正印证了马云的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是,马云的梦想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而马云又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马云,其貌不扬,个子瘦小,从小就不是一个安分的小孩,学习成绩总是叫家人和老师不省心,打架更是家常便饭,人生重要的考试也总是波折不断,中考两次才考上一所普通高中,而高考更是经历了三次才步人大学。在上个世纪80年代,拥有稳定的大学老师工作的马云是让人羡慕的,但是他却选择下海经商,而创业的路上更是起伏不断,就算是今天电商世界里的领头羊——阿里巴巴公司,也并不是马云一开始的创业打算。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马云就是中国最早一批接触互联网的人,但是他的互联网之路却走得不是很顺畅,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被人当做骗子、疯子,大家不理解他的想法和行为。但是今天,互联网真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了网购,淘宝网成为了大众趋之若鹜浏览的页面,网购成为了一种时尚,可以说马云的阿里巴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他也站在了国际电子商务的顶端,成为了这个行业的灵魂人物。
但在那之前,马云曾经历过每个月都入不敷出的日子,钱全部投入到了公司中去,而温饱有时都成了问题。大家的士气当时很低落,马云便会想尽办法鼓舞大家,而当时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免费为大家发放快食面。为了省钱,马云甚至都舍不得吃快餐,而办公室里经常是弥漫着泡面的味道。总是面对这样的日子让员工很烦躁,马云就会用电影中的台词安慰大家:“快了,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创业很艰难,但是马云不曾放弃,因为他知道这是一场持久战,不能在半途就放弃。因此他用积极乐观的精神鼓舞着大家,激励着大家,他在用自己的信念和自己打赌,赌自己的选择肯定会影响世界。
能成为这样的互联网龙头,你肯定会以为马云是一个网络高手,但是让人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马云对于互联网绝对是一个门外汉。不懂电脑、不懂管理学、不懂广告,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管理学教育,但是马云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公司管理经营之道,有着一群对他死心塌地的队友,他们在马云最苦难、最无助的时候,依然选择站在马云的身后,在技术上、金钱上支持着马云。而阿里巴巴的团队作战能力也真的让业界刮目相看,超高的办事效率,精准的市场分析,这些人才的聚集靠的便是马云的用人之道。是马云的个人魅力也好,是马云的人性化管理也好,总之,马云没有墨守成规,没有按着固有的管理方式经营公司,而这反而让阿里巴巴成为独一无二的大公司,让阿里巴巴的管理体系日臻完善。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马云还是一个武侠小说迷,他最爱看的就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他最爱《笑傲江湖》中风清扬这个角色,给自己取的网名也是风清扬,他甚至还在杭州西子湖畔组织了互联网的“西湖论剑”。互联网的五大掌门人汇聚一堂,一起讨论互联网的未来发展,他们热情高昂,思想活跃,语言犀利,而这些正是推动中国互联网前进的动力。不得不说马云的这一创举是对于中国互联网事业的极大助力。
马云经历了很多,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是成功的马云,中国首富,家产上千亿元,公司是行业龙头……我们看到的都是他的光环,我们羡慕的都是他的成就,但是他背后付出的汗水和泪水,他所承受的压力是不被大众所知道的。
如今的马云,在过去的岁月里究竟都经历了什么?他是一个天才吗?还只是一个幸运儿?他的过往顺利吗?他又经历了哪些离合悲欢?本书将逐一拨开谜雾,让你认识一个更加立体全面真实的马云。
王拥军,山西昔阳人,畅销书作家。继承晋商传统,游刃职场、商场多年,深谙观人、读心之术,潜心于中国历史的研究。代表作《秦始皇可以学》《曹操最实用》《女人应学点武则天》等。
第一章 西湖边上不甘寂寞的教书匠
1.侠义少年,风华正茂
2.三次高考,风雨求学路
3.精彩的大学生涯
4.“铁嘴”大学讲师
5.为了承诺,甘做六年教书匠
6.可贵的阿甘精神
第二章 单枪匹马闯天下,历经商海沉浮
1.身陷骗局,赴美国周旋
2.次创业梦想破灭
3.做“中国黄页”
4.杭州起步,困难重重
5.独闯京城,初显王者风范
6.在北京卧薪尝胆的日子
7.重新起航,二次创业
第三章 赤手空拳打造阿里帝国
1.在互联网寒冬中绽放
2.50万元起家,草根缔造的神话
3.不靠控股掌控企业
4.淘宝网一鸣惊人
5.支付宝,电子商务里程碑
6.淘宝与易趣
7.“雅巴联姻”打造商务里程碑
8.互联网大佬不懂网络
第四章 商业模式:马云想的和你不一样
1.免费是*有价值的商业模式
2.用户口碑才是王道
3.“客户”不是口号
4.诚信是互联网的重要竞争力
5.创新首要就是忘记条条框框
6.经历打击的团队才有实力
7.不贪心,只做信息流
8.价值观是阿里巴巴*宝贵的财富
第五章 开拓阿里版图,进军搜索领域
1.做电子商务生态链
2.与众不同的站内搜索产品
3.并购雅虎中国,高调进军搜索
4.天才的构想——电子商务+搜索
5.与谷歌激战
6.娱乐营销,马云又出奇招
7.打造全新的中国雅虎
第六章 电商寡头的互联网金融野心
1.“诚信门”冲击
2.转移支付宝股权
3.“淘宝商城”事件再掀狂澜
4.“聚划算”横空出世
5.“”再续淘宝辉煌
6.再押一宝——余额宝
7.“双十一”变身“剁手节”
8.马云又一杰作——阿里妈妈
第七章 与生俱来的“互联网思维”
1.以诚为本,一流的做事能力
2.义字当先的“现代侠”
3.有梦想有激情的“带头人”
4.*棒的融资——我不要钱
5.擅长在绝境中寻找机会
6.做物流,“菜鸟”不容小觑
7.起步就有做大公司的意识
8.CEO的作用只是企业的“守门员”
第八章 美国上市,马云问鼎中国首富
1.构建新秩序,谋阿里百年发展大计
2.倡导多元化战略
3.在美国高调上市
4.阿里高管调整,马云用心良苦
5.解读支付宝用户过亿的秘诀
6.成立“新富贵兵团”
第九章 自我颠覆,尽显王者之风
1.颠覆式构想,改变现代商业模式
2.执行力比伟大的构思更重要
3.直觉想象与超转思维
4.“二马”战争,转危为安
5.“退休”是另一番起航
6.网商银行:阿里下的“金蛋”
7.台湾行:给年轻人干事的机会
《马云新传》:
2014年9月19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一只代码为BABA的股票,首次发行价格就达68美元,一共发行3.2亿股,融资额*多高达250亿美元,刷新全球*大IPO融资纪录。这一奇迹的创造者,不是别人,正是其貌不扬的中国人——马云,而马云也因此身价倍涨,一跃超过王健林,成为新任中国首富。
这位五十岁的中年人,按照中国老话来讲,应是知天命之年,但是却依然精力充沛,潇洒昂扬地站在美交所的舞台上,向世人展示着一个神话的诞生。
可是时间倒退到三四十年前,那个时候的马云,不过是一个热衷金庸武侠小说的少年,没有人能够预料到他能成为中国首富,连马云自己也不曾幻想过。
当年风华正茂的马云,一身侠义,注定将成就一番大事。
1964年10月15日,马云出生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家庭很普通,马云长得也很普通,小脑袋,小身子,大眼睛,高高的颧骨。美国的《福布斯》杂志曾这样描述马云:“深凹的面颊,扭曲的头发,淘气地露出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这个描述真是再贴切不过了,“顽童”二字更是点出了马云的性格。从小马云就不是一个安分的孩子。小学、初中、高中,马云上的都并非一流学校,他的学习成绩也很一般。但是他却酷爱金庸的武侠小说,也是个十足的积极分子,热衷于参加各种校内校外活动,脑袋里也总是有许多奇思妙想。可能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年少时的马云是个不安分的捣蛋鬼,但是这也充分体现了马云的朝气和活力。
中学时代的马云,正处叛逆期,调皮捣蛋的功夫可了不得,经常是带着一帮孩子在外面打群架,最严重的一次他被打得缝了13针,为此他还受到了学校的处分,被迫转学。因为这样的事,马云的父亲没少教训他。这里的教训可不是吹胡子瞪眼睛说两句就没事了,那可真是拳打脚踢。也许你们会觉得马云太调皮了,真是让家长不安生,就会给学校惹麻烦,不是个好孩子。但是每一次马云参与的打架,从来都不是因为自己,而都是因为朋友受了委屈。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马云十分讲义气。也许是因为太过于钟爱金庸武侠小说,马云从小身上就有一股侠之大气,喜欢见义勇为,拔刀相助。但是打架毕竟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杀敌一千,也会自损八百,是替朋友“报了仇”,但自己还不是被迫转学了?这不是得不偿失吗?可能我们会这么劝马云,不要再为兄弟出头,到处打架惹事了,可是马云偏偏不这样认为。马云曾说自己是个快乐至上的人,他觉得打架也很快乐。这看似谬论,但着实符合马云那侠义的少年情怀。
马云的侠义之情从小时候就有了。马云出生的上世纪60年代,那还是一个对家庭出身抱有很大成见的时代,而不幸的是,马云的爷爷曾是国民党的保长,所以马云就被划为了“黑五类子女”。从小马云就是在父亲的拳打脚踢和同学们的蔑视中成长起来的。那个时候马云*好的朋友就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了,他对于书中的大侠,像郭靖、令狐冲、杨过等等很是崇拜,小说中的为兄弟两肋插刀、见义勇为都深深地鼓舞着年少的马云,侠义之心也就在那个时候埋下了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