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系《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的一本,试图在全面考察德国著名政治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主要代表人物克劳斯·奥菲(Claus Offe)的福利国家危机理论,在分析其理论历史线索与逻辑结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并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与政治社会学语境中对奥菲福利国家危机理论进行理论定位,分析其理论得失。
奥菲承继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社会理论传统,将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同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和系统功能理论结合在一起,对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矛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基于国家理论在政治社会学中的重要性以及“福利国家”的发展现状,本书对福利国家分析现状和预测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总序
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滥觞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热”。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今天我们完全有把握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尤其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之所以成为显学,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马克思主义本身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几乎可以说,在马克思以后,国际上出现的任何重大的社会思潮,都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从马克思主义那里借贷思想资源,甚至直接地或间接地用马克思主义来命名相关的思潮或学派。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其次,国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必须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尚未经历过的事情,许多国家已经经历过了。它们的经验教训是什么?这些经验教训蕴涵着哪些重大的理论问题?这些问题是否会导致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理解上的重大突破?事实上,国外马克思主义者一系列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早已引起国内理论研究者的深切的关注和巨大的兴趣。再次,作为社会主义的国家,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的,当然应该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多地致力于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探索,以便确保我国的精神生活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制高点上。
作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中的长期的耕耘者,我们也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研究领域近20多年来发生的重大变化。复旦大学哲学系于1985年建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室;1999年升格为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2000年成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该研究领域中唯一的重点研究基地,简称“小基地”);2004年,在小基地之外,建立了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国家级创新研究基地(该研究领域中唯一的国家重点研究基地,简称“大基地”);2005年又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国外马克思主义自设博士点。2006年,全国又建立了21个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其包括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以,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国外马克思主义已经从马哲史或外哲史的一个研究方向上升为独立的二级学科,而小基地和大基地的相继建立也表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经受到高度的重视。
我们之所以要策划并出版《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其直接的起因是:通过投标和竞标,我们获得了2004年度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现状、发展态势和基本理论研究》。这个课题促使我们凝聚大、小基地的全部学术力量,及博士后和博士生中的佼佼者,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做出全方位的、有穿透力的研究。这套丛书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其一,系统性。本丛书试图通过三种不同的研究进路,即“区域研究”、“流派研究”和“问题研究”来构建这种系统性。“区域研究”重点探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南美洲(包括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现状;“流派研究”主要探索国外最新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如“后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解放神学”等;“问题研究”侧重于反思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者探索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如“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性”、“市场社会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等。通过这三条不同的研究进路,这套丛书将全面而又有重点地勾勒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面貌。
其二,前沿性。本丛书对“前沿性”的理解是,把研究的焦点放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上。也就是说,重点考察在最近20年左右的时间里,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态势是什么?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发表了哪些有影响力的著作和论述?他们正在思考哪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和理论问题?当然,为了把前沿问题叙述清楚,也需要做一些历史的铺垫,但探讨的重心始终落在国外马克思主义者所面对的最前沿的问题上。
其三,思想性。纳入本丛书出版规划的著作,除译著外,都充分体现出对思想性的倚重。也就是说,这些著作不仅是“描述性的”,更是“反思性的”、“研究性的”。它们不仅要弄清新的现象和资料,而且要深入地反省,这些新的现象和资料可能给传统的理论,尤其是基础理论造成怎样的挑战?如何在挑战与应战的互动中丰富并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发展?总之,它们不是材料的堆砌,而是思想的贯通。这也正是这套丛书不同于其他丛书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我们感到庆幸的是,这套丛书在策划的过程中就得到了重庆出版社总编辑陈兴芜编审和该社重点图书编辑室主任吴立平的热情支持。本丛书的出版也得到了2004年度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现状、发展态势与基本理论研究》(课题批准号为04JZD002)的资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俞吾金陈学明吴晓明
作者简介
谢静,哲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当代德国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总序 1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续总序 1
如何理解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代序) 1
导 论 1
一、 本书的研究意义 3
二、 关于奥菲的相关研究现状 5
三、 本书的思路、创新之处 9
第一章 奥菲福利国家危机理论溯源 15
一、 社会福利制度理论思潮 16
二、 经典马克思主义对奥菲福利国家危机理论的影响 25
三、 法兰克福学派对奥菲福利国家危机理论的影响 27
四、 欧陆社会学对奥菲福利国家危机理论的影响 32
五、 英美社会学对奥菲福利国家危机理论的影响 39
第二章 奥菲福利国家危机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46
一、 奥菲福利国家危机理论萌芽 46
二、 奥菲福利国家危机理论形成 52
三、 奥菲福利国家危机理论发展 55
第三章 福利国家的结构性矛盾 62
一、 资本利益与国家政策的矛盾 64
二、 组织化权力结构的矛盾 70
三、 民主与政治的矛盾 74
四、 合法性与效率的矛盾 81
五、 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的终结? 86
第四章 福利国家危机的系统功能论诠释 91
一、 社会系统及危机 91
二、 危机管理的危机 95
三、 不可能管理性 100
四、 走向政治危机 104
第五章 走出福利国家危机 112
一、 非国家主义战略 112
二、 新社会运动 117
第六章 奥菲福利国家危机理论评价 136
一、 奥菲福利国家危机理论作为一种社会哲学 136
二、 奥菲福利国家危机理论作为一种国家理论 142
三、 奥菲福利国家危机理论作为一种批判理论 149
附 录 156
参考文献 158
后 记 166
1984年11月26日,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受邀于西班牙议会做了《新的非了然性——福利国家危机与乌托邦力量的穷竭》的学术演说。这一演说从哲学的维度探讨了福利国家的当下与未来,在报告中哈贝马斯多次引用了奥菲对福利国家的研究成果。这一年奥菲出版了英文版的论文集《福利国家的矛盾》,并借此在英美学界名声大噪,哈贝马斯对他的推崇更是使得奥菲为世人所知晓。
克劳斯.奥菲(Claus Offe,1940—),德国政治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社会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家理论、社会政策、民主理论、转型研究,以及二元分配问题,他的理论具有较为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倾向。1940年3月奥菲生于德国柏林,曾先后就读于科隆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攻读了社会学、经济学和哲学多个专业,1965年奥菲自柏林自由大学毕业后即在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和社会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68年以《绩效原则与工业劳动:工业绩效社会组织原则中的“地位”分配机制》的论文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并于1973年在康斯坦茨大学取得任教资格,1970年至1975年任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75年至1989年任比勒费尔大学政治学和政治社会学教授,1989年至1995年任不莱梅大学政治学和政治社会学教授,1995年至2005年担任洪堡大学政治社会学和社会政策研究教授,2005年退休之后又担任了柏林赫尔梯行政学院国家理论联合教授。此外,他还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从事过研究工作,并先后担任过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1974)、波士顿大学(1975)客座教授,经常前往美国、荷兰、澳大利亚讲学。他在英语世界的影响甚至超出了在德语世界。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主要代表人物,奥菲承继了该学派批判的社会理论传统,将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同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系统功能理论紧密结合,对后期资本主义
后期资本主义,德文为Der Sp tkapitalismus,英文为Late Capitalism,一般译为晚期资本主义,复旦大学王凤才教授认为该词应译为后期资本主义,本书采取了这一译法。社会福利国家的矛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早期关注于大学改革和科技进步问题,60年代中后期在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与哈贝马斯共事,深受后者对生活领域中能动作用的关注,对后期资本主义国家自我瘫痪趋势的强调,以及哈贝马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些基本观点提出质疑的影响。作为长期在德国社会学领域进行研究的学者,奥菲对德国早期社会学家如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西美尔(Georg Simmel)、莱德勒、曼海姆(Karl Mannheim)的理论和著作也曾经进行过深入研究。美国从教的经历让奥菲客观地看待英美的社会学理论,对结构功能主义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利用。奥菲的《绩效原则与工业劳动:工业绩效社会组织原则中的“地位”分配机制》(1970)、《资本主义国家的结构问题 》(1972)、《“劳动社会”:结构问题与未来视角》(1984)、《福利国家的矛盾》(1984)、《解组织化的资本主义:当代劳动与政治的转型》(1985)、《新社会运动:挑战体制政治的藩篱》(1985)、《转型的多样化:东欧与东德的经验》(1996)、《现代性与国家:西方与东方》(1996),以及《福利国家的民主:欧洲一体化张力之下的欧洲政权》(2000)等一系列著作反映了这样的思想轨迹。他对劳动市场与合理化、福利国家与失业、现代性与资本主义都进行了出色的研究,其中《福利国家的矛盾》和《现代性与国家:西方与东方》两部著作突出反映了奥菲的国家理论。除此之外,奥菲还发表了上百篇论文与报刊文章,涉及到社会政治的方方面面,其中既有经验研究的成果,也有规范研究的心得。2000年至今,奥菲仍然在学术上十分活跃,他的著作关注民主、信任、合作、权力,以及福利国家,在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方面仍然多有建树。
一、本书的研究意义
笔者之所以确定以国家理论作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这是因为:首先,国家理论是关于人类实践和社会组织的最高层次的理论。从不同哲学视角出发对国家进行研究,这些研究的侧重点就有所不同,如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研究国家理论就偏重于国家理论的批判。其次,对国家本质、职能、发展趋势的确定,无一不可以在特定的哲学中找到根据。因此,通过揭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国家批判,才能更好地理解国家理论。再次,从古至今的政治哲学史也让我们看到国家理论与哲学的关系。对国家理论在实践、组织结构和历史机制等方面的不同理解在于通过哲学剖析社会历史活动及其在组织结构中对自由和必然之间复杂关系的具体理解。通过这种理解,国家理论将超越大量的经验描述,实现问题真正的现实性。
国家作为社会政治组织形式或人的活动形式与人的社会结构、处理多种关系的活动,以及文化意识形态的机制是分不开的。因此,研究国家问题、国家理论离不开对实践活动和社会结构、历史的哲学思考。同样,若要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问题进行研究也离不开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活动、社会结构的哲学思考。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繁荣发展由于一系列经济、政治和文化危机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资本积累过程矛盾的发展,国家政策陷入了系统的和不可超越的危机之中,不可能再假定国家可以成功地维持资本积累的过程,或再承受这一过程所产生的矛盾。20世纪70年代伊始,西方学者就将目光聚焦于此,对后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展开研究,克劳斯.奥菲便是其中之一。他关于后期资本主义社会福利国家危机的理论也得到了学界的认可与推崇。这也是笔者将其福利国家危机理论作为研究重点的主要原因。
本书的立题还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二战之后,随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凯恩斯主义为宏观经济管理指导思想,进行政府收入改革,出现了以政府供给项目为主要方式的福利国家。到20世纪70年代,尽管凯恩斯主义的“微调”确保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相对充足的就业率,但是,许多福利国家却出现了经济衰退,甚至“滞涨”的状况。旨在维护市场交换关系的福利国家政策却使交换关系的存在越来越成为不可能。针对这一现象,奥菲对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国家存在的矛盾,特别是对福利国家存在的矛盾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西方理论界产生很大的反响。奥菲福利国家危机理论发端于1968年的博士论文《绩效原则与工业劳动:工业绩效社会组织原则中的“地位”分配机制》中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模式的批判。在其代表作《福利国家的矛盾》中,奥菲提出了福利国家矛盾的概念,全方位地解读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积重难返的矛盾。其后的《解组织化的资本主义:当代劳动与政治的转型》、《新社会运动:挑战体制政治的藩篱》、《福利国家的民主:欧洲一体化张力之下的欧洲政权》等学术作品,可以说是奥菲结合新的社会形势对《福利国家的矛盾》的进一步阐述与补充。因此想要更好地理解西方的福利国家、福利制度、福利政策,以及福利国家的危机都绕不开奥菲的福利国家危机理论。
奥菲的福利国家危机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国外受到极大的推崇,特别是哈贝马斯对奥菲的理论赞叹有加并多次引用,其实奥菲在国内最早被提及大都是因为哈贝马斯的引用。奥菲的作品也曾多次被译为英文出版,特别是《福利国家的矛盾》这一代表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该书的中文版由厦门大学郭忠华教授于2006年编译出版,这也表明国内学界开始关注奥菲的作品与理论。国内许多学术著作中也对奥菲及其理论进行过较为宽泛的介绍,但是对奥菲福利国家危机理论的体系性研究几乎为零,对奥菲理论的评价及分析也很少。因此,笔者以奥菲的福利国家危机理论为题,试图梳理奥菲福利国家危机理论的体系,分析该理论的学术渊源,评介其具体内容、理论走向,并据此来解读发生在西方后工业社会福利国家中的一系列问题、危机,以及相应的对策与未来的发展方向,探讨福利国家危机理论在奥菲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并试图对奥菲福利国家危机理论进行理论定位,评价其得失。同时,笔者也看到目前我国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法兰克福学派早期批判理论及其学术领袖之上,对奥菲等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第四代代表人物的研究很少,因此笔者也希望能够借此研究来完善对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最新发展的认识,确定奥菲在整个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的地位,以及对该学派理论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