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叙述自孔子始,经学发展的历史。记述西汉以来的经学三大派、研究经学的重要性,以及经学史著述的分类,书末附周予同对《经学历史》一书的订正和补遗。据思贤书局原刻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及群益书局铅印本参互校勘,并加标点、注释:分经学的开辟、流传、昌明、极盛、中衰、分立、统一、变古、积衰、复盛等时期。是一部经学入门书籍。
专题史是对一个学科历史的总结,是学科入门的必备和学科研究的基础,也是对一个时代艰深新锐问题的解答,是学术研究的高点。
专题史著作中,既包含通论某一学科全部或一时代(区域、国别)的变化过程,又囊括对一时代或一问题作特殊研究的,还有少部分是对某一专题的史料进行收集的。原创与翻译并重,翻译的底本大多选择该学科的代表著作或欧美大学普及教本,兼顾权威性和流行性,其中日本学者的论著占据了相当比重。日本与中国同属东亚儒家文化圈,他们在接纳西方学术思想和研究模式时,已作了某种消化与调适,从思维转换的角度看,更便于中国借鉴和利用,他们的著作因而被时人广泛引进。
《专题史丛书》的著作是民国学者对于那个时代诸问题之探究,往往有独到之处,无论其资料、观点短长得失如何,要之在中国现代学术史的构建与发展进程中,自有其开宗立论之地位。 《 专题史丛书》收录的范围包括现代各个学科,不仅限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计有哲学、宗教、社会、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艺术、教育、语言文字、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历史、西方史、自然科学、医学、工业、交通共19个学科门类。
与目前市场已有的一些专题史丛书相比,《专题史丛书》具有规模大、学科全、选本精、原版影印的特点。本丛书选目首重作者的首创、权威和著作影响力,尤其注重选本的稀见性,因而具有很高的版本收藏价值
皮锡瑞(1850-1908),晚清经学大家。举人出身,三应礼部试未中,遂潜心讲学著书。他景仰西汉伏胜之治《尚书》,署所居名师伏堂,学者因称之师伏先生。著有《师伏堂丛书》、《师伏堂笔记》、《师伏堂日记》等。
序言
凡例
一、经学开辟时代
二、经学流传时代
三、经学昌明时代
四、经学极盛时代
五、经学中衰时代
六、经学分立时代
七、经学统一时代
八、经学变古时代
九、经学积衰时代
十、经学复盛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