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年度最佳商业书籍
畅销书《维基经济学》、《数字化成长》作者唐·泰普斯科特 重磅出击!
《商业周刊》、《华尔街日报》专题推荐
中国知名新媒体观察家、北京大学副教授胡泳 倾力推荐!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百思买、戴尔、联邦快递、埃森哲CEO联合强力推荐!
数字化时代来临了,N世代长大了,见识一下未来吧!
《数字化成长》3.0版的问世是受到一个400万美元的私人研究项目而激发的,书中细致地展示了网络一代的魅力,趋势大师唐·泰普斯科特在研究了11000多个年轻人之后,看到的不是一群注意力不持久、不会和人交往、被宠坏了的“对屏幕上瘾的年轻人”,相反,他发现了一个个用革命性的新方法去思考、工作以及社交的新鲜生命。
传统上,儿童在成长为青年的过程中,需要面对三个世界。第一个是日常生活的世界。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待父母、家人以及所有的他人?怎么表达自己?怎样学会生活?这些都要靠家庭和社会一点一滴熏陶出来;第二个是知识世界,这是学校发挥作用的场域,所有和知识范畴有关的都要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第三个是心灵世界,它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世界。心灵的世界等于人性的世界: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人喜怒哀乐的情感为什么会产生?有关人性的东西不像知识那样,通过从无到有的教育可以完成,它是启发性的,需要激发出内在的人性因素,理解怎样做人。
在这三个世界之外,今天的青少年还需要面对第四个新的世界:虚拟世界。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通讯技术突飞猛进,飞速发展的电脑、移动通信、多媒体、因特网等,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人们的生存方式,由“比特”组成的信息世界和符号化空间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生存”空间。这一空间所建构的虚拟世界,其范围既与传统的三个世界有所交叉和重叠。
唐·泰普斯科特,他是全球著名的新经济学家和商业策略大师。被誉为“数字经济之父”以及“趋势大师”。
他是世界上最受追捧的商业演讲人之一,《财富》500强企业中超过半数的CEO曾聆听过他的演讲。其中包括许多重要人物,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lBM总裁郭士纳、微软前总裁鲍尔默、Google公司CEO施密德等。
他是网络新生代创新网络的总裁、多伦多大学约瑟夫·罗特曼管理学院的兼职教授,著有11本全球畅销书籍,其中包括《维基经济学》、《数字化成长》和《数字化经济》等。
你可能是一个老师或者经理,已经有了下一代,你可能认识一个11~31岁的年轻人。你见过他们同时处理5项工作,和各种媒体互动(比方说在一个两英寸的屏幕上看电影)。你用手机打电话,发邮件;他们不一样,电子邮件对他们来说太过时了。他们不停地用手机发短信、上网冲浪、看地图、拍照片、拍视频、和别人协作。哪怕是上班的时候,好像他们也一逮到机会就上Facebook,还在电脑上同时运行着即时消息软件和skype,还有网络游戏,他们怎么能一口气玩5个小时的《魔兽世界》呢?
当然,你上网购物,用维基百科,一天到晚黑莓手机不离手,和年轻人一样精通网络。但奇怪的是年轻人天生就对于科技驾轻就熟。他们想交流、理解、学习、查东西或是干什么事的时候,总是出于直觉地去求助于网络。你卖车或是租房的时候,用的是分类广告:他们用的则是克雷格列表(Craigslist)。晚上看场电影不错吧?你翻开报纸,看看影院有什么片子上映,他们却在网上找电影看;你看电视新闻,他们则用RSS订阅了自己最喜欢的资讯源,或是干脆在网上瞎逛的时候随便看看;你有时候会欣赏一下音乐;他们的iPod一整天都开着。
你“消费”着网上的内容,但他们似乎在不断地创造和改变着网上的内容;你听说了一个视频后会到Youtube上找,他们则一天到晚都在泡在Youtube上找新鲜事;你买了个新玩意儿之后会拿出使用手册看,他们直接就上手用了;你坐在车上的时候,会和车上的人聊天,你的孩子们则在后座上给彼此发短信。就算有的数字产品让人摸不着头脑,他们也甘之如饴,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乐趣。
关键不是他们是怎么运用科技,他们的举动甚至本质都和我们不一样。如果你是个经理,你就会注意到新进员工彼此协作的方式、出发点以及对事业的观念似乎都和你大相径庭;如果你是个市场营销人员,你就会注意到电视广告对年轻人没用了,他们好像能老道地看穿你是在胡说;如果你是个老师,你就会觉得年轻人的注意力不怎么持久了,听你讲课的时候尤其明显。事实上,有迹象表明,他们的学习模式已经变了,他们中的佼佼者比过去的那些好学生更厉害了。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你会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做着你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如果你身居政坛,你早就会注意到他们对于政治进程漠不关心,但你又不由得感叹巴拉克·奥巴马是怎样调动并驾驭了这些年轻人的积极性,把自己推上了总统的位子。
你会不禁想起鲍勃·迪伦(Bob Dylan)的那句歌词:“这里发生了些什么,你却说不清是些什么。”
这里就是发生了些什么。N世代成年了,在数字化里的成长经历深深影响了这些年轻人的思维方式,甚至改变了他们大脑的构造。他们沉浸在网络里,这引发了很多棘手的问题,比方说怎样处理大量涌入的信息,或者怎样保持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平衡;但是总体来说这对他们没什么负面影响,还是有好处的。这代人对种族差异更宽容、更聪明、更敏捷。他们重塑了职场、市场、政治、教育、家庭的基本结构和其他各种现代生活中的制度习俗。
他们是这样改变的:
历时几个月,终于完成了《数字化成长》的翻译,这种感觉就像是把一个新鲜的生命带到了这个世界上。
作为原著作者在这本书里着力描绘的N世代的一员,我翻译起这本书自然也有着不一样的特殊感受。就像作者所写的,我们这代人在数字化的世界里长大,对于身边的数字科技习以为常,有时似乎感到世界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不知道没有了这些科技是什么样的。所以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科技让我们如鱼得水,而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的父辈们接受起来却这么慢。也是基于相似的原因,我们的父辈和年纪更大的长辈也理解不了为什么科技对我们来说有着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甚至连我们自己有时候也不能清楚地意识到为什么科技这么重要,更是很少有人意识到科技怎样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了我们和世界接触的方式,进而改变了未来世界运转的方式。作者从一个社会科学家和两个N世代年轻人家长的角度,为各个年龄层的读者解读了这代人和科技之间的关系,以及科技怎样通过这代人影响了世界。
翻译的过程有苦也有乐。在我为自己的译文不能原汁原味地体现作者的意图而懊恼时,我的好朋友李琳耐心地聆听了我的苦恼,为我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意见,帮我渡过了难关;在我为了译稿废寝忘食的时候,我的父母是我最坚强的后盾。还有我的朋友熊颖哲、黄莹、李大伟也和我一起分享了翻译过程中酸甜苦辣的心路历程。少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我都不可能顺利完成这本书,衷心地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