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玛丽·卡尔的回忆录《骗子俱乐部》(TheLiars’Club)曾在超过一年的时间里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列,该书被认为引爆了当今回忆录创作的热潮。她后续出版的另外两本畅销书《樱桃》(Cherry)与《重生之光》(Lit),也是大卖之作。卡尔在讲台上度过了三十年的写作教学生涯,并在雪城大学赢得过教育奖项。那里的写作项目曾培养出诸如谢丽尔?斯特雷德、科伦?宰尔卡斯和凯斯?格森这样广受赞誉的作家。
在《自我与面具:回忆录写作的艺术》一书中,卡尔综合自己作为写作教授、接受心理治疗的人、作家、灵魂求索者等多个身份,朝着回忆录的写作机制与艺术形式打开了一扇****的窗口,书中的观点同她自己在这一文类上的创作一样,不羁脱俗、洞见深刻且妙趣横生。
本书以卡尔自己*为推崇的回忆录片段及其从同侪作家的经历中采撷的逸闻趣事为依托,将她自己的创作历程展露无遗。她把伟大的文学回忆录敲碎分解成关键的要素,也敲开了我们对于回忆与身份的认识,并生动地阐明了反思过往的净化力量。每一个拥有内在生命或复杂经历的个人,不管是作家还是读者,都会与之产生共鸣。
在本书中,成就非凡的写作大师拉开了遮在她的手艺之上的幕布,为你亮出绝招。
从弗吉尼亚·伍尔芙为直白坦率的写作奠定基础,到那些亲历二战的老兵通过回忆录写作“把它讲出来!”回忆录写作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回忆录描写的可以是任何一种生活经历,可长可短,你不需要把所有的回忆都写下来,而只是挑选那些你不得不写的记忆。
我喜欢美国回忆录作家玛丽·布鲁关于如何选择回忆录素材的比喻,她把选择的过程比作缝制一床被子的过程。
不管你现在多少岁,相信你都有足够的素材来写回忆录了。
1 过去的活力/
2 作家与读者间的真实契约/
3 为什么不写回忆录:一项保卫洒血者并隔开老顽固的小测试/
4 一种口音创造一个人/
5 请勿模仿:邪魅而自恋的伯爵/
6 神圣的感官性/
7 如何选取细节/
8 大忽悠、受骗者和谎话大王/
9 内在性与内部敌人——内心的痛苦读起来比外部的打击更深切/
10 论天赋本性的发现/
11 耽于幻象的汤亭亭/
12 (在书内和书外)与所爱之人打交道/
13 论信息、事实和数据/
14 与虚假口音的个人斗争/
15 论书的结构与信息的顺序/
16 通往地狱的路上铺满了夸张/
17 盲点与虚假自我/
18 渴望真实的欲火:凯瑟琳?哈里森公开与私下的焚烧/
19 为熄火的新手提供一点老派的技巧/
20 发生在《樱桃》与《重生之光》中的重大反转/
21 回忆录为何会失败/
22 一张用以逃避恐惧的不完全清单/
23 麦克尔·赫尔:起点在堪萨斯,终点在奥兹王国/
24 反抗自负:修改礼赞/
你准备好写回忆录了吗?
首先,让我们来想象一件曾经发生在你身上的不太好的事——这对于每一个想着写回忆录的人来说,都不难实现。在你的想象中,一旦你动起笔来,就会“水到渠成”地写到那个最糟糕的场景。让我们直面现实:你惧怕这一场景。但是,你现在就要把它写出来了。
不要误会:你的目标不是完成这几页的写作。恰恰相反。这份草稿将封存在你的一个文件夹中。我要你在一个房间里坐上几个小时,忍受最痛苦的记忆的煎熬。但你最开始要做的核心训练,是尝试潜入你正常自我的表层之下,深入到更深的地方,离真实更近一步。
把你的屁股放到椅子上就行了(就像某位智者曾说过的那样,这是成为作家唯一的门槛),然后在15~20分钟的时间里,练习把注意力从你的头部移开,转移到下面更开阔的区域,如胸腔或腹腔神经丛——到一个自我意识没那么强的、更容易驾驭的或者不令人担心的地方。目的是撬开锁在你心灵上的螯钳。所以一开始不用在意你的想法可能到处乱窜,最终,你总会从信马由缰的思维里稍稍清醒过来,开始渐渐能够辨认出一点儿那个超离的自己。
你寻求的是足够的安静,好迎接真正的你进入你的心灵。让灵感萌生,将诉说真实的精灵导入身体,准备好带着如炬的目光穿越通往过去的大门。然后,不要睁开眼睛,靠近那个你不敢写下的记忆。以感官的方式重构场景——我的意思是使用感官印象,而非与性有关。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连无脊椎的单细胞生物也能闻到气味——也比任何事物都更能诱发情绪的记忆。如果你能召唤出所在之地的芳香——比如,刚刚修剪过的草坪或柠檬味的家具油漆——那么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触到什么、尝到什么味道?你穿着什么?衣服的布料是粗糙的还是柔滑的?如果你在海滩,时有盐雾,那么你就需要一件毛衣。如果是在一道土沟里,会有湿乎乎的蜗牛顺着你的脊柱爬下。你的嘴里该有什么味道?
我总爱把自己写作前的状态比作醒得太早而起不来床,只想找个虫洞钻进去,投入那个更诚实的地方。你需要一个清楚的感觉记忆,一个你珍视(或鄙视)的对象。重中之重是,你要找到你过去的身体。你冰冷的手环握住一个盛满葡萄汁的透明玻璃杯。那个背上有开关的敲钹的玩具猴,你一敲它的脑袋,它就会对你龇牙咧嘴地叫唤。你需要一个连接身体和心理的触点,一个你深深信赖的记忆作为起点。然后,让记忆自己运行。当然,它不会是连续的镜头,而是跳跃的剪辑和片段,零星的图像和念头。
现在,睁开你的眼睛。如果你做得没错,那么整件事都应该相当地活灵活现,或许会有一点糟糕。很多人睁开眼睛的时候,眼中都噙着泪水。
静坐一分钟,把这一切冲洗掉。你会觉得好像刚从某个地方回来。如果你足够幸运,会找到一条附身于从前的自己的途径,通过当时的面孔,看到自己年轻时的手臂。恭喜。那你就太了不起了。我们大多数人只能留下一些片段和模糊的感觉。
下面,到了小测验的环节了:你能在身临其境时,保证自己不崩溃吗?如果你肩膀颤抖着啜泣、脸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那么答案也许就是否定的了。给好友打个电话,约个按摩,出去散散步。你在几年之内都不会做好进入此地的准备。火候未到。
如果你看不到什么东西,或者没有什么感觉,那么你同样也没有做好准备。
而那些受到了过去的真实的冲击并与其产生了情绪上的联系的人,那些仿佛在某地经历了一番神游的人,和那些感觉满意甚至哭了出来但并没有被压垮的人——你们都跟我来。
现在,试着动笔写下几页,作为将来参考的笔记。不需要写下全部的背景信息,不用逐一考证年份等。这些东西只会让你陷入思考,并把你逼疯。你可以自在地写作,假设读者已经掌握了一切信息。而当你真正写到书中这一部分时,他们也将真的已经掌握这些信息了。
可是你也许会问,这是在为谁写作呢?很多人会说:“我为自己写作。”我远没有那么酷。我倾向于想象出一个我所仰慕的写作伙伴,也许是从前的一位老师,也许是我的儿子。这能帮助我理清信息呈现的顺序。打个比方,当你在午餐时和一位朋友或心理医生聊天时,你马上就会知道哪些话应该在什么时候说。
如果你的脑海中的确有一位读者,最好把这个场景以书信的方式记录下来,把你能感觉到的所有具体的细节都添加进去。同时,你还要尽力描述出你的内在心理活动。可以是现在回首往事时的心境,也可以是当时置身其中的想法,哪个视角都没关系。而如果你在翻来覆去地重访成年的自己,也把那种感觉表达出来,讲讲在现在与回忆之间的滑动是什么模样。
下面这几个问题,可能会把你向前推一小步。你本来想要达成什么,如何达成?哪些方法灵验了?哪些无效?如果对你的人物而言是一段特别糟糕的记忆,你要确保不要把它搞得比原来更糟。我们之中有很多人在糟糕的时候会把自己封闭起来,或者选择逃避,所以你也应该把这些传达给读者。回忆录作者的工作,不是在每一页上添油加醋地爆猛料,而是要想办法帮普通人进入。
最后,把它放到一边。至少有一周的时间不要去想它。你需要让它像果冻一样凝固成形。而当你重新拾起它的时候,再问问自己,我还有哪些话没有说?其中涉及的其他人会不会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最重要的是,我对自己的出镜有多少畏惧?这不仅指看上去好还是不好,而且指这里有没有装腔作势或自我意识可以进一步剪切、更正或通过坦白的方式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