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在钱学森诞辰105周年之际,记录了钱学森的重要成就和获得的主要荣誉,展现了钱学森的光辉业绩和崇高品质,以及对当代和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和传承钱学森精神和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丰碑》:
随后,钱学森陪同聂荣臻到苏联进行考察。在飞机上,聂荣臻十分认真地问钱学森:“我们中国到底有没有能力造出导弹?”钱学森回答说:“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是在美国恐怕是不行的。但是换了中国就可以,因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可以聚集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做一件事情,这在自由意志的美国是做不到的。”
1956年2月1日,毛泽东设宴招待出席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部分委员。席间,他特别安排钱学森同自己坐在一起,毛主席对钱学森说:“从现在起,我们抓紧时间,埋头苦干,争取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末期,使我国在原子能、火箭等最急需的科学技术领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能不能做到?”此时,钱学森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导弹事业即将腾飞,他满怀信心地说:“只要计划周密,工作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1956年春,钱学森参与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一一《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并担任综合组组长。他还主持完成了该纲要第37项《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的规划制定。在他的倡导下,火箭和导弹研制被纳入到国家长远规划之中。
(二)开天辟地航天梦
1956年10月8日,这一天秋高气爽,碧空如洗,我国的导弹研制机构一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简称国防部五院)成立,钱学森担任院长,而这一天正是钱学森回到祖国整整一周年的日子。钱学森用行动证明了在他离开的时候加州理工学院杜布里奇先生意味深长地说过的那句话:“钱学森回国绝不是去种苹果树的。”
研究院虽然成立起来了,但当时年轻的共和国工业门类残缺不全、人才奇缺、资金困难、科研实验室几近为零,要在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的状态下发展导弹,艰辛可想而知。然而在聂荣臻提出的“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建院方针下,包括任新民、梁守槃、庄逢甘等在内的一大批科技精英组成了中国的导弹团队,戮力同心,勇敢地朝着导弹这座科技高峰攀登。30年后,提起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钱学森曾感慨万千地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大事……老人要记住,也要让后来人知道,这是很重要的事。”也正是这样一个神秘的“老五院”,为共和国的导弹研制事业拉开了大幕,从事着提高中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的神圣事业。
与此同时,中国领导人也在不断地向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国家苏联寻求帮助。几经交涉,1957年12月24日,两枚苏制P一2弹道导弹秘密运到北京。有了这两枚导弹,钱学森带领着这批中国航天事业的创业者们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在科学研究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奋勇拼杀。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到各研究室检查工作、讨论问题,每逢遇到年轻人请教问题,他总是有问必答、条理清晰。最终,技术人员们慢慢摸清了P-2导弹的设计结构和性能,逐渐消化了先进技术,为将来独立自主研发打下了基础。
基础打牢了,研制导弹的战斗很快就打响了。1958年6月,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豪迈地说:“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听到毛主席的期待,航天人恨不得不吃不睡,尽快把导弹造出来。他们精神极度紧张,脑力、体力超负荷支出,但所有人都无怨无悔,喊出了悲壮的口号:“生在老五院,死在八宝山!”
眼看导弹就要仿制成功,苏联却宣布终止援华,所有苏联专家奉命回国。在此之后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党委扩大会议上,钱学森动情地对大家说:“现在国家遇到来自多方面的困难,国外压我们,国内经济困难。但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决不会动摇对祖国、对党的信心。我们一定会在撤走专家的压力面前挺直腰杆,通过努力建立起我们自己的导弹事业。请聂帅转告中央放心,苏联压不倒我们,一定要搞出‘争气弹’!”
苏联专家撤走后,航天人的创业更加艰辛,科研人员碰到问题,专家们挨个给他们上课。夜深人静时,全体科研人员都在伏案整理笔记,办公楼的灯光总是彻夜通明。所有人都在没日没夜地苦学和苦读,以至于深夜动员大家回宿舍睡觉、休息,成为让领导每天头疼的任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系列试验,1960年10月23日,我国仿制的第一枚1059导弹从北京出发,
1960年11月5日,钱学森协助聂荣臻成功组织了我国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的发射任务。该导弹是我军武器装备和航天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向世界证明中国可以造出导弹武器运往酒泉导弹试验基地。11月5日9时2分,炽热的太阳从霞光中跃出,茫茫大漠在一片寂静中等待着,随着一声发射口令,1059导弹烈焰喷发、势如狂飙地向目标区域飞去,7分钟后,弹头落在距发射台550公里的目标区。这一天,是苏联专家撤走后的第85天,伟业自此奠基。后来按上级指示,1059导弹改名为“东风一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