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河流》,通过对日常“浮尘”、“光影”、“流年”、“镜像”的记录和描写,围绕个人精神在日常中的发散和渗透,以看得见的“河流”为隐喻,甚至以寓言般的形式,真切地、深入地再现了一个人在理想与现实、清晰与模糊、释然与纠结之间的生活情态,揭示了当下普遍沦陷于日常的精神困境,有效还原了生命的“原罪”与“原爱”,堪称作家自己的一部心灵史和对当下社会下某部分思想情态的观察史。
李天斌,贵州关岭人,生于1973年,黎族。散文作品刊载于《人民文学》《民族文学》《北京文学》《天津文学》《西南军事文学》《散文海外版》《作品》《红岩》《鸭绿江》《雨花》《山花》《四川文学》《散文百家》等40余家正式期刊。作品入选多种选本,有作品选作高考模拟阅读题。获贵州省首届专业文艺奖、贵州省高端文艺平台奖,《人民文学》《民族文学》征文奖等。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安顺市作协副主席。
序:我的兄弟李天斌
第一辑 浮尘
围炉夜话
秋天的孤独
日常的呼吸
夏天的经历
风吹日常
落在古镇的时间
在冬天经过这座城市
草生于角落
第二辑 光影
孤独者说
旅途
破碎的风景
看得见的河流
梵净山记
寂寥红螺寺
残剩的古道
清寂,红尘花自开
第三辑 流年
季节乱
疼痛的青春
冬天,身体与俗世
孤独,燃到灰烬了
父亲的尘世
我的初中履历
忧郁,如花盛开
一家人的生命刻度
第四辑 镜像
迁徙者手记
内心
剩下的不仅仅是时间
时间的皱纹
火车穿过的村庄
虚构的怀念
旧屋或者尘埃
只剩下三天
从日常出发,到孤独止步(后记)
《看得见的河流》:
残雪之下,是画也是诗。在古人那里,残雪似乎总跟明月、斜阳、箫声还有梅花并肩而立。古人似乎都很幽怨,比如纳兰性德,“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不说惆怅,似乎便少了份情致。在他而言,落寞与忧郁是残雪中盛开的花朵,能温暖浊世与心灵。再如明清之际一个不太出名的诗人,因思念董小宛而吟唱:“寻到白堤呼出见,月明残雪映梅花。”一杯香艳之下,哀婉之情冷彻千古。
平素的经验里,残雪所承载的哀怨,已是一件熟视无睹的事情。
我之于残雪,却不喜也不悲。深夜围炉,万籁俱寂。听雪一点点化去,声音隐伏在即将到来的春天里,我能想象一棵小草此刻深埋的欢愉。一个生命消失的时候,另一个生命却蓬勃起来,此消彼长之间,便有了生命的更替和季节的流转。对我来说,这便是真实、是存在。不像庄子,只爱做梦,还梦中化蝶,虚幻之中,不经意就忽悠了别人。也不像上面那些诗人,愁心寄予残雪,落个虚名,不朽之下,却让人讥笑一生的痴和傻,似乎那补天遗下的顽石,空留笑柄。
深夜围炉,那残雪,还应系着一个深深庭院。想那庭院,雪落雪化,正如花开花落,见证的是一份倏忽而去的旧时光。一卷古书,一个人,在那时光里一点点下陷,美人迟暮、青灯黄卷的细节却凸显出来。再多年后,人去楼空,只有一院残雪,固执地留在这里,像最后的影子,也像一座香冢,更像一声叹息——我想,这或许就是人世与时间的深了。在那深处,残雪制造的荒芜,彻骨的冷,也彻骨地让人怀想。
我的庭院,不深也不大。约百余平方米,一道矮矮的围墙,围墙上是常青的爬山虎,细细的藤蔓一根根向高处攀爬,绿叶覆墙,四季不消。围墙下有一水池,缺三五座假山和两三条游鱼。水池两边植有美人蕉、冬青、芦荟、万年青,还有一株玫瑰、两棵兰草、三盆仙人掌,它们安静地立在那里,心事隐退,面目沉静。透过一扇小窗,我能窥见残雪铺在它们身上,细薄如莹。天边一片灰白,亦似一层淡淡的雾,看得清它们移动的身影。庭院上下,浮着一层浅浅的光晕,仿佛月光的纹理。但实际上是没有月亮的——雪落之时,月亮与星子,怕是已藏进梦里了。所谓残月映雪的说法,我很疑心是诗人的想象。尘世和心灵的美景,极有可能是被夸大的诗化甚至讹传。
突然就羡慕起古人来了。在这样的残雪之夜,我总是想,要是有一个故人来访,然后敲敲棋子;再或者提一扫帚,喷茶扫雪,再加上一碗读书之灯的照耀,必将古趣盎然了。而这样的古趣,必将让肉体安抚、灵魂飞升。我也终于明白,先前对古人的诘难,是有些不慎了。人在尘世上走,有时确是需要用诗意点缀和装扮的。对心灵而言,诗意是一种遮蔽,也是一种呈现。于是忍不住哑然失笑,及至有些愧疚起来。
残雪掉落,窸窣有声。只可惜看不见它们的身影。也可能,那最后的下坠,定是衣袂飘飘、白衣胜雪的独舞了?下坠的过程,也充满了决绝?终于忍不住就有了些怜悯,也有了几声嘘唏——人生不就这样吗?一捧残雪,早已暗喻了生命的过程和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