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典大讲堂》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将中国历史分为“远古文明”、“钟鼎之声”、“争霸图强”、“九州一统”、“离析与交融”、“流金岁月”、“积贫积弱”、“马上治天下”、“重塑辉煌”、“最后的帝国”等几大部分,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民族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五千年的风雨历程铸就了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史,这是祖先留给后人的一笔巨大财富,其中不仅蕴含着无尽的经验与真知,更可以照亮前方未知的路途。对于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中外名人多有论及,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而蔡元培先生下面这段话则更为精到:“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
学习历史,从历史的兴衰演进中体会生存智慧,从人物的叱咤风云中感悟人生真谛,小到个人,是修身齐家、充实自己头脑、得到人生启迪的需要;大到国家,是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换个角度讲,在今天,掌握必要的历史常识已然成了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一个人若没有必要的历史知识储备,不仅会使工作、事业受阻,生活上也可能处处遭遇尴尬。事实上,博古通今一直是中国人的不懈追求,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们无不注重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得名来自于宋神宗“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御批,司马光亦将编写此书的目的确定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乏得失”,足见前人对研究历史的高度重视。
为了帮助读者更方便、更轻松、更快捷地了解和掌握必要的中国历史常识,为走向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编者对纷繁复杂的中国历史资料做了精心的梳理,选取其中最重要、最实用、读者最感兴趣的内容,推出了本书。全书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将中国历史分为“远古文明”“钟鼎之声”“争霸图强”“九州一统”“离析与交融”“流金岁月”“积贫积弱”“马上治天下”“重塑辉煌”“最后的帝国”等几大部分,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民族等各个领域,勾勒出中华五千年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使读者能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历史,窥斑知豹,进而从中揣摩与品味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本书化繁为简,在一个严谨科学的框架体系内,将所有历史常识以词条的形式一一呈现,简明扼要,脉络清晰。另外,本书还精选了数百幅与正文内容紧密契合的精美图片,包括出土文物、人物肖像、历史遗迹、现场照片等,与文字相辅相成,将中国历史的丰富与精彩更直观、更真实、更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中国人注重学习历史,更善于治史,从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从《史记》《汉书》《三国志》到《明史》的二十四本官修纪传体史书)到各类其他史书,史学著作堪称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成为历史文化的最佳传承载体。但毋庸讳言,在经济、文化发展日新月异的21世纪,那些凝重的皇皇巨著对今天的普通读者来说已太过艰深、晦涩,因此,如何更好地将历史典籍中的精华部分发掘出来,并以科学的体例、通俗生动的语言加以呈现,就成了我们面临的课题,也正是我们编写本书的宗旨。
总之,本书堪称一座浓缩了中国历史全程的知识宝库,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既是一本精华版的、方便的历史工具书,又可以作为日常生活中一道别有风味的文化快餐——为读者提供其最想知道也应该知道的中国历史常识。衷心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广大读者轻松自如地获得历史知识开辟一条捷径,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第一章 远古文明
旧石器时代(800万年前~约1万年前)
1.旧石器时代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
猿人
直立人与智人
元谋人
蓝田人
北京人
北京人头盖骨
金牛山人
丁村人
许家窑人
2.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智人
下草湾人
资阳人
左镇人
柳江人
山顶洞人
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一4000年前)
1.母系氏族公社
早期原始农业
天象观测
河姆渡文化
半坡村遗址
2.父系氏族公社
磁山文化
裴李岗文化
良渚文化
仰韶文化
大溪文化
马家窑文化
红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
卡若遗址
锻造技术
陶器文化
阶级出现
部落
……
第二章 钟鼎之声
第三章 争霸图强
第四章 九州一统
第五章 离析与交融
第六章 流金岁月
第七章 积贫积弱
第八章 马上治天下
第九章 重塑辉煌
第十章 最后的帝国
《中侨大讲堂:中国史典大讲堂》:
1.政治
商代以盘庚迁殷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从汤建国到盘庚迁殷,共历9世19王,是商王朝初步巩固到中衰时期。后期,从盘庚迁殷至帝辛(纣)亡国,共历12王。盘庚迁殷后,商朝走向鼎盛。到祖甲后,日益衰败,传至纣,被周武王攻灭。商代共31王,历时554年。
汤
汤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或称成唐,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商朝建立者。原为商族首领,一度被夏桀囚于夏台。获释后,重用奴隶出身的伊尹为相,励精图治,积蓄力量,准备灭夏。陆续攻灭邻国葛(今河南宁陵北)、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今河南许昌东)等国,成为强国。其后,以吊民伐罪为号召,率军讨伐夏桀。夏桀败退鸣条,又遭惨败,遂仓皇东逃,汤大胜而归。汤回师亳(今河南偃师县西),即位为王。三千诸侯来朝,表示臣服。至此,商朝建立,时间为公元前1600年。
盘庚迁殷
盘庚是商代第20个帝王,汤九代孙。商代中期,多次发生内乱,王位纷争不已,政治腐败,国势衰落。盘庚即位后,为摆脱困境,避免自然灾害,不顾贵族臣民的反对,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扭转了殷王朝颓势,走上了中兴道路,此即历史上著名的盘庚迁殷。迁殷成功后,出现了“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史记·殷本纪》)的政治局面。从此商王朝结束了动荡岁月,进入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因此,盘庚迁殷是商王朝由中衰到全盛的转折。
武丁中兴
盘庚迁殷后,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武丁时达到强盛时期。武丁少年时,曾在民间居住,体察人民疾苦。约公元前1250年,武丁即位后,思索复兴殷道之法,在傅说和甘盘等众大臣辅助下,国家日益兴盛。武丁中兴,国力强盛,于是军事上不断征战四方。鬼方是殷代北方草原地区的游牧部落,曾频频出动骚扰商的统治区,武丁亲自率军征讨,三年平定;邛方是北方另一游牧部落,在盘庚迁殷前,邛方趁殷王室“九世之乱”之机,迅速扩展势力,不断向南游移,骚扰商朝属国。武丁于是命武将禽和甘盘率军征伐,通过十几年征伐,终于平服邛方。武丁在征伐邛方过程中,用二三年时间消灭了土方,土方居住地也成为商朝领土。羌族是西部地区的古老部落,或称西羌,武丁对西羌多次进行征伐,所获战俘,多作“人牲”,充作祭祀鬼神的牺牲。随着战争的不断胜利,商王朝的势力在西、北、东、南急剧扩张,达到商代的顶峰。
纣
纣商代最末一位帝王,中国历史上的暴君之一。纣天资聪敏,体格魁伟,勇力过人,能言善辩,恃才傲物。帝乙死后,纣即位为王。纣王好酒色,喜淫乐,广建苑囿台榭,宠爱美女妲己,唯妇言是听,厚敛赋税,高筑“鹿台”,命乐师作“北里之舞”“靡靡之乐”等,又“以酒为池,悬肉为林”,通宵达旦地饮酒作乐,不理朝政。纣王昏淫无道,致使百姓怨恨,诸侯叛离。为重振天子威风,纣作“炮烙之法”:用青铜制成空心铜柱,中间燃木炭,将铜柱烧红,凡有敢议论是非者,一律绑在铜柱上,活活烙死。这激怒了朝臣,但他们敢怒而不敢言。鄂侯仗着是王朝三公,与纣激烈争辩,指责其无道,纣当即将他处死。纣的叔父箕子对暴政不满,佯装疯子,纣发现后,命武士将其囚禁。纣的叔父比干亲眼见微子逃隐,箕子佯狂为奴,非常伤感,于是以死相诤,苦苦劝谏纣王。纣恼羞成怒,下令杀死比干,剖腹取心。纣王昏乱暴虐,愈演愈烈,终为周武王所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