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当前大学生实际与社会需求状况,详细介绍了创业与创业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创业所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创业企业与商业模式的选择、如何获得创业机会并进行项目选择、如何管理创业团队、如何获得企业运行资源并注册企业、如何管理新企业等内容。编者以丰富的案例或知识链接对创业概念以及创业实际操作进行了解析,使大学生在树立创业观念的基础上,能够对创业知识、创业过程有准确的了解。
本书可作为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教材,也可供各类对创业有兴趣的人员参考使用。
当前创业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创业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如何促进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是各国政府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往往也是各国政府提振经济形势的重要抓手。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实践表明,创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和积极的促进因素。创业活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有效的、长期的。创业是经济过程本身的主要推动力,经济体系发展的根源在于创业活动,创业活动在创新、新兴产业成长、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对国家或区域生产力提高至关重要。
但如何才能创业成功,创业需要怎样的知识和能力又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话题。许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已经证明,创业者除各自的专业技能外,还需要专门的创业意识、知识与能力,而这些创业意识、知识与能力能够在后天的学习和培养中产生,可以通过创业教育获得。
创业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1947年,哈佛大学开设了《新创业管理》课程,至今美国的创业教育已进行了60多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创业的行列,政府对创业教育更加重视,这为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到了2005年,美国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学院有1600多个,涉及2000多个创业教育课程,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至此达到相当完善的地步。
在欧洲,促进大学生创业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英国政府将创业教育纳入从小学、中学、大学的各层次教育中,建立大学生创业委员会,督促学校建立创业教育制度;德国政府则明确提出,高校要成为创业者的摇篮,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大学生开设创业课程,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够尝试开办企业,熟悉企业的管理运营以及相关的财税知识等。
在我国,系统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最早在高校进行创业计划竞赛的学校是清华大学,1997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举办了首届“创业计划大赛”。2005年8月,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在中国大学中开展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于2010年5月13日,教育部在成立大会上给出了指导意见:“高等学校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纳入教学主渠道,结合专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内容,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积极开展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要着力培养、建设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创业教师队伍,探索建立创业导师制,指导高校学生的创业实践。同时,鼓励高校从学校类型、层次、特点和所处区域的实际出发,探索形成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是在教育部领导下,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进行指导、咨询的专家组织。”
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要求》指出,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精神的具体体现。各高校要按照要求,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开展创业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求》对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做了明确要求,要求高等学校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制订专门教学计划,提供有力教学保障,并制订了《创业基础》教学大纲(试行)供参考。至此,在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正式纳入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重要的内容。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从更高的层面上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事实上,在中国的大学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源于以下原因。
首先,当前国家急需大量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我国正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必须承担起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积极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活动,与社会需求接轨,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栋梁之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
其次,化解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国高校当前无法回避的难题,教育部多次做出了通过创业促进就业的指示。创业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育大学生创业的整体氛围。通常情况下,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身就业问题,往往还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再次,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大学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人才,这种人才应具备引导社会精神风气和带领社会实践的主流作用。创业教育不仅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应用教育,而且也在塑造学生的精神与气质,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创新创业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到世界、国家,小到一个地区都是如此。而大学生是思维最具活力、最具创新能力的群体,但同时,他们也最缺乏实战经历和社会经验。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在大学期间的创业教育培训与实践活动来得以缓解。同时创业教育将对接经济的发展,告诉大学生如何认清自己、认清市场机会,如何经营管理企业,如何避免风险,如何创造价值等。因此创业教育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水平的作用来看,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希望大学生能够通过本书掌握创业的知识与技能,挖掘潜力,实现自我价值。
编者
2015年10月
第一章大学生创业和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背景与意义1
第一节创业教育的国际背景2
第二节创业教育的国内背景4
第三节创业教育的实践意义与价值6
第二章创业的意义、要素与机会11
第一节创业的意义11
第二节创业的要素16
第三节创业机会25
第三章大学生创业前的准备37
第一节大学生创业要提前做好准备37
第二节认识准备43
第三节学习的准备54
第四节大学生创业风险与防范58
第四章了解企业与商业模式64
第一节企业64
第二节商业模式76
第五章创业项目的选择89
第一节创业项目的选择方法89
第二节创业项目的选择因素97
第三节一般性创业项目100
第四节创新性创业项目104
第六章创业者与创业团队108
第一节创业者108
第二节创业团队115
第三节创业团队的组织117
第四节创业团队的组建121
第五节创业团队的管理125
第七章创业资金的来源与管理133
第一节资金来源与筹集资金的方法133
第二节启动创业资金139
第八章启动创业143
第一节制订创业计划书143
第二节确定公司名称及地址157
第三节新企业的设立162
第九章新企业的管理168
第一节新企业管理特点168
第二节新企业市场营销管理170
第三节新企业财务管理174
第四节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79
第五节新企业风险识别与防范183
练习186
附录国家促进大学生创业政策选编200
参考文献208